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WTO挑战与中国银行业(2001.04.11)
作者:贺力平    发布:2004-06-23    阅读:4883次   

WTO挑战与中国银行业

贺力平

  (50人论坛·北京)以银行业为中心的中国金融业在过去的20年中获得了快速发展,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巨大支持。但是,中国银行业也日渐暴露出许多问题。美国学者尼古拉斯·拉迪(1999)基于90年代前半期的文献对中国银行业存在的各种问题做了一个详细的综述。近年来,中国政府对国有制的国内银行机构进行了许多改革,包括重新补充资本金、实行债转股、强化内部经营管理责任制,等等。同时,国内银行机构也纷纷转变经营思想,积极运用新技术,增加和改善银行服务,重视成本控制和经营效率,人才意识进一步增强。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即将完成,国内银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经济部门将随入世而对外开放。过去,中国国内许多经济问题的解决办法和体制改革或多或少是在一个不对外开放或未对外开放的环境中进行的,“中国特色”十分突出。今后,包括银行业改革在内的许多问题的解决办法和体制改革将会是在一个不同的、日益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因此,对改革和发展的评价标准也会出现相应变化。银行业改革和发展的根本评价标准将会是开放和竞争环境中国内银行机构的可生存性和竞争力。
  本文以下依据国内研究者的近期文献来概述中国银行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并对中国银行业已经预感到的加入WTO所带来的几个重大挑战进行一些分析。

  一、中国银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一个角度看,银行业所面临的问题可以分为互有联系的两类:资产平衡表问题和经营管理能力问题。资产平衡表所表现的是银行机构资产负债的结构关系,累积的赢利水平和资金流动性,等等。它们都是银行机构过去经营行为和业绩的反映。经营管理能力则是决定资产平衡表结果的“原因”,尽管它本身是不可直接观察到的因素,隐藏在各种指标的背后。在一个国有制盛行并有大量上级干预的框架中,银行机构的经营管理能力并不完全是银行机构的一个内部问题,它与政府部门的行为也有密切关系。
  中国银行业存在的资产负债表问题和经营管理能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不良贷款、低资本金和低赢利
  国内银行机构在过去多年的经营中累积起来的不良贷款或者说呆坏帐可能已经达到一个巨大规模,但迄今为止尚未见到准确的估计数字或来自各个银行机构的正式披露(胡祖六,2000)。四家大型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准备通过债转股方式处理的不良贷款合计可能超过一万亿人民币元,但这仅限于在近几年以前已经形成的不良贷款,不包括新出现的不良贷款。四大国有独自商业银行之外,中国十余家股份制商业银行据估计也有900亿元不良贷款(龚浩成和戴国强,2000,第120页)。此外还有近百家的城市商业银行和数以万计的城乡信用合作社(现在主要是农村信用合作社)分别有数目不详但规模肯定不小的不良贷款。
  从中外金融机构的竞争角度看,首先需要考虑的对象是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问题。但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合作社的问题也是相关的,因为它们的行为和业绩不仅影响到中国银行体系乃至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而且也关系到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能否顺利进行结构调整。一些大型国内银行机构为增加赢利、减少亏损近来进行了网点布局上的调整,这种调整部分地表现为地域覆盖范围的缩小。如果没有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和城乡信用合作社在内的其他金融机构的相应发展,那么,大型银行机构的这种调整虽然有利于其改善业绩,但对国民经济的一些地区和行业的支持会不可避免地出现削弱。
  大量坏账的一个直接后果是银行资本金的损失,并可能由此而引起银行资金安全系数的降低和公众对银行机构信心的削弱。针对这个问题,几项重要政策措施先后出台。(1)1998年借助银行储备金率的调整而发行了2700亿元特别国债,用于补充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资本金,一下提高了这几家银行资本充足度2个百分点左右。这属于“一次性的”措施,很难再指望政府财政继续给国内银行体系以大规模资本金支持。(2)2000年前后,两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先后上市,分别筹措40多亿元股份资金。虽然还会有一些商业银行陆续上市,甚至在海外市场募集股份资金,但由于中国银行机构规模巨大,其补充资本金的需要不太可能通过股票市场而得到充分满足。(3)1997年以来,一些中小金融机构从不同政府部门获得援救资金并进行了整顿。许多这类金融机构的呆坏账问题继续存在,资本金也未得到有效补充,经营制度尚在调整之中。(4)通过新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帮助四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将不良债权转为股权并回收资产,是所有举措中涉及规模最大的一项。多达6000亿元的银行债权据报道已经在2000年底划拨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来处置和回收资产。这项措施对改善银行机构的资产负债表意义重大。但这项措施本身并未涉及银行新增不良资产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会后如何变化。
  面对已经出现的大量坏债,关键任务是如何控制坏债的继续增加并逐渐降低坏债率(坏债对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假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银行信贷将保持与国民经济同步增长速度,年增长6-8%,坏债率的降低要求每年坏债发生不超过信贷规模的6%。目前中国信贷增长速度显著超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因此,每年坏债发生对信贷规模的比率必须显著低于6%才能确保坏债率的逐渐降低。这对中国银行机构来说显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银行机构增加赢利和减少亏损也是补充资本金和降低坏债率的一个有效途径。但是,在这方面,国内银行机构近来遇到相当多问题。在1996和1998年期间,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不仅出现了利润率下降,而且出现了利润额绝对数的减少(李萱,2000)(其中也许包含信息披露真实性程度提高的因素)。研究者们提及了许多银行内外的因素,包括各种税负和摊派,成本控制松弛,管理能力不足,等等(冯宗宪等,2000;课题组,2000;李萱,2000;李元旭等,2000;郑良芳,2000;王聪2000)。
  (二)流动性问题
  资产平衡表所反映的问题一方面是清偿能力,即企业的有效债权是否足以抵偿其债务,另一方面是流动性,即企业的当前资产是否足以应付到期债务的提取。满足了清偿性要求的企业机构不一定能同时满足流动性要求(反过来说也成立),这在银行业中是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对中国许多银行机构来说,大量坏账的发生,不仅会损害其清偿性,而且也会影响其流动性。
  近年来许多国内银行机构(主要是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商业银行)事实上都维持了流动性。两大因素在这方面起了重要作用。首先,国内居民保持了高储蓄倾向,源源不断地增加他们的银行存款,使银行存款增长率高于贷款增长率,客观上帮助了在银行机构自有资本相对不足的情况下保持当前支付能力。其次,从90年代中期开始的银行机构业务的大规模整顿促使许多银行一方面甩掉流动性较差的投资活动(例如房地产),另一方面增加了对流动性较高资产的持有(例如国债)。
  中国银行机构中曾经实行过的高额储备金制度(法定准备金率达20%)本意是维持银行机构的流动支付能力,但在实践中法定储备金并不用于清算目的,银行机构往往通过中央银行的再贷款来解决短期支付困难(谢平,1996,第3章)。也许正因为如此,1998和1999年两次下调准备金率(同时伴随着中央银行对大型商业银行再贷款或债权的减少),对国内银行机构的流动性似乎没有产生显著影响。但这些变化预示着银行流动性问题在增大的程度上取决于有关银行机构的自我努力和流动资金管理。
  快速发展的国内货币市场本来也应当起到增强银行机构流动性的作用。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国内货币市场活动与国内银行机构的流动性管理是脱节的。国内货币市场曾被不少银行机构(包括它们的分支机构)用做筹措投资资金(尤其是股票炒作)的一个来源,导致货币市场利率高于普通商业信贷利率(郑先炳,2000,第216页)。银行与股市关系的整顿,有助于“恢复”国内货币市场的正常功能,为银行机构的流动性管理提供一个有效工具。近两年来国内货币市场利率的快速下降至少表明这种转变取得了一定成功。
  随着社会成员选择性意识的增强,一些中小银行和金融机构在吸引储户存款资金方面显露出一些不利因素,并因而面临较多的流动性问题。这类机构所遭遇到的流动性问题,部分原因可能是它们缺少专业化经营优势,在经济上并在现行体制下不能以较高利率吸引客户。这类经营机构可能需要更为激进的体制改革和经营方针的战略性调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流动性以及生存问题。
  (三)服务差距
  近年来,许多国内银行机构都大大改善了它们对国内银行客户的服务。它们大规模地运用新技术,增加营业时间,提供信用卡服务、消费贷款服务和转帐服务等等,显著地改变了它们的历史形象,即:只为居民提供存款服务,主要为国有企业提供贷款服务,仅仅为机构客户提供简单的支付服务。
  但是,服务差距继续存在,而且非常明显。首先,银行面向全社会的支付服务尚不普及,而且品种不全,客观上促使国内居民和企事业机构大量使用现金支付手段。一个证据是中国目前是世界上使用现金最多的国家(以现金流通量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为指标)(贺力平,1999)。其次,大中型银行机构继续以国有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尤其在信贷服务方面。据估计,1997年底,中国国内金融机构的全部贷款中86%流向国有企业,同时,国有银行全部贷款中超过91%流向国有企业(樊纲,2000,第31页)。另一项估计表明,到1999年底,国内银行全部贷款中超过80%流向国有企业(龚浩成和戴国强,2000,第103页)。这种客户分布格局给中国银行机构带来了广泛的、相当多不利的影响,包括坏债形成、风险过于集中、银行独立决策性降低、银行追求市场差异化发展战略的动力削弱等等。第三,银行业务高度集中于存贷款服务,使银行机构的收入来源过于狭窄,对利率政策变动十分敏感。利息差收入现在仍然占国内银行机构主营业收入的绝大部分,四大商业银行平均在90%以上,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均在80%以上(李萱,2000)。同时,按照现行利率体制,银行机构的存款利率调整慢于贷款利率,促使银行机构在利率向下调整时期中面临付息支出增加多于收息收入增加(汪小亚等,1999,第106页)。
  (四)竞争性和竞争力问题
  到目前为止,中国有十余家可在各地开设分行的全国性银行机构,上百家地方性银行机构,以及几百家其经营业务较为复杂多样的信托投资公司等等。在这些业务互有交叉、客户群体接近的机构之间,应当说存在相当的竞争关系。国内银行机构近年来在提供新型银行服务方面,例如信用卡和消费贷款等等,常常是在一种竞争性气氛中展开的。但是,总的看,竞争在中国银行业中尚不是充分的。首先,尽管已经出现若干家银行机构的关闭或倒闭,但几乎没有一家可称得上是由于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的原因。其次,银行之间基本的价格竞争手段 – 利率 – 目前仍受到高度管制,变相的利率竞争在一些地方或一些时候是存在的,但经常被监管当局宣布为违法犯规而加以制止(“高息揽存”事实上也往往被发生在那些具有欺诈性质的、高风险的金融机构)。这样,许多银行使用边缘性竞争手段,其效应的表现是相对缓慢的。第三,银行机构管理干部的命运开始与其经营业绩挂钩,但“党政不分”、“政企不分”的现象依然存在,旨在提高银行企业竞争力的人事制度(包括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远未形成。第四,规范、充分的竞争需要相应的信息披露,中国银行机构在这方面可以说才刚刚起步。第五,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机构在数量上不少了,但在经营业务上受到许多限制,与绝大多数国内银行机构之间没有竞争关系(李晓峰和陈光,2000;Moor,2000)。
  国内银行机构之间的竞争性不充分,如何能指望它们将提高竞争力摆在首要位置上?每个机构都关心自己的生死存亡,但如果竞争不是一件关系到生死存亡的事情,提高竞争力的任务理所当然不在首要位置上。可以说,许多国内银行机构的竞争力和可生存性尚未经历考验,幻觉还笼罩着一些人的头脑。

  二、入世会带来什么样的挑战?
  银行业对外开放,外资银行机构进入中国国内市场,被普遍地认为会给中国银行业带来广泛影响,中国银行业乃至整个金融业都可借此机会寻求更快速的改革和发展(焦瑾璞,2000;王元龙,2000;易纲,2000)。在加入WTO给中国银行机构带来的所有可能的不利影响中,三大挑战特别值得关注:市场转移,人才流失,资本外流。
  市场转移主要指存贷款客户从国内银行机构转移到外资银行机构,外资银行在中国国内银行服务市场中的份额扩大,国内银行机构的市场份额相应缩小。人才流失主要不仅指国有银行机构现有优秀人才向外资银行机构的流动,而且也涉及外资银行机构吸引新加入到银行业的优秀年轻人才。资本外流指国内货币资金首先以本币形式流入外资银行机构,同时在外资银行机构进入中国国内市场业务客观上可促使本币资金兑换为外币资金的背景下,随后出现资金从国内银行体系的流出。
  三大挑战都是严峻的,但都只是可能性。这些挑战究竟会在多大程度出现,在什么时候出现,以什么方式出现,主要取决于国内银行业的进步和政府政策。一些国家的经验说明,如果国内改革严重滞后,对外开放若不能加速国内改革,危险就会增大(Artus, 2000; Caporale, et al, 2000)。另一方面,如果国内机构能够对竞争的新环境作出积极反应,不利影响便可能被化解,冲击也可避免。就人才流动而言,外资银行机构的进入在初期不可避免地会吸引一部分成熟人才,促使人才资源某种形式上的重新配置。但如果国内银行机构也提高它们对人才资源的重视和利用程度,在中国出现对银行业人才需求的持久性增加,那么,这些人才的供给也会增加。人才供给的长期曲线是有弹性的。问题的关键是国内银行机构对待人才资源的使用方式。
  中国在对外开放国内银行市场的同时继续实行资本流动管制,有助于防范大规模资本外流。但从更加长远的观点来看,难以指望资本流动的管制措施会保持不变。管制的真正目的为自己赢得改革和成熟起来的时间,而不是推迟问题的解决。优化宏观经济管理,维持公众对银行体系的基本信心,保持国内经济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是开放经济条件下防止出现资本外流的关键所在。就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而言,它在过去依靠了对政府财政支持能力的信任,但在今后只可能在日益增加的程度上依靠公众对银行机构本身的健全经营的识别和信任。
  面对加入WTO,面对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中国银行业必须加快改革和业务发展。银行业改革和业务发展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但必须继续下去,不应当停顿下来。建立和完善以推动银行机构稳健经营和增强竞争力为宗旨的人事组织结构应该是核心工作,同时,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也可以起到进一步强化银行经营者竞争意识的作用。在这些改革中,增加信息披露、完善会计监督、建立适当的存款保险制度等等是改革获得成功必要补充条件。

(中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