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我国的民营经济和就业(2001.03.30)
作者:茅于轼    发布:2004-04-17    阅读:4481次   

我国的民营经济和就业

茅于轼

  (50人论坛·北京)今年年初由亚洲开发银行组织了一次对我国民营经济的研究,这是继去年国际金融公司同样题目的研究之后的又一次比较全面的对民营经济的了解。这次研究得到的最主要的结论是民营经济对人民收入、经济增长和就业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从我国31个省市人均 GDP和民营经济所雇用的人数占总就业人口中的比率来看,这二者有密切的相关度。(相关系数为0。9074)民营经济雇用人数的比率越高,经济就越是发达。这一规律非常明显。31个省市的回归结果说明,民营经济所雇用的人数(占总就业人口中的比率〕每增加百分之一,人均GDP可以增加1640元。这并不是说,这百分之一的人为全省市每人创造出1640元的产值,而是说明了民营经济是一个综合指标,它表明了一个地方经济上的政策环境,经济的活跃程度,资源配置的法则都密切与此有关。一些省市的领导常常问我们经济学家,怎样把当地的经济搞上去。现在答案已经有了,那就是发展民营经济。从直接的观察也给人很清楚的感觉,国营经济越多的省市,当前面临的困难也越大,下岗失业的人数也越多。相反,民营经济越是发达的地方,基本上就没有失业问题,它们还雇用了许多外地打工者。这个规律对我国经济今后的发展方向有极为重要的政策意义。
  经济增长并不是我们唯一的目标,公平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如果每年百分之七的增长都被少数人所占有,大多数人生活水平没有提高,甚至还遭受下岗失业的痛苦,这种经济增长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尤其在当前贫富差距扩大,引起“拿起筷子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普遍不满情绪增加的情况下,公平的目标应该更受到关心。从宏观层次看,我们不能剥夺富人的财产,所以增加就业是改进公平的最重要的政策措施。而民营经济在就业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在1996年和以前,每年增加的就业人数大约为1600万,而且只有1994年有400万人下岗。但是到了1997到1999的三年中,由于国企改革和政府机构精简出现了总数达4700万人的下岗(其中包括1998年的1500万集体企业的下岗),这三年中新就业的2200万人中几乎完全是民营经济所吸收的。而外企、集体企业、政府都未能增加就业。这一事实说明了在未来的经济结构调整中、必不可免的就业流动是流向民营经济。我们的政策措施必须适应这一即将来到的变化。
  要发展民营企业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首先民营企业本身有不少缺点,阻碍了自己的发展。家族经营是极为普遍的。把企业交给外人去管理,重要决策不是自己人作决定的,不到百分之十五。这可能是我国民营企业长不大的一个重要原因。企业经理人员教育水平偏低,经验不足,法治观念差,信用不够好,劳资纠纷多,许多假冒伪劣产品都是民营企业生产的。民营企业做假账,逃税的是很多的。这也害了它们自己,因为财务不透明,很难拿到大的合同,更不容易融到资。
  但是更主要的是民营企业的环境不利于它们的发展。普遍对民营企业的歧视,缺乏公平竞争的环境,禁止它们进入许多行业,国家政策上偏向国营经济,使得它们不得不在一个扭曲的环境中生长。采用戴红帽子,挂靠国营单位,或者争当政协委员、人民代表等办法以求政治上的安全。国企脱困的三年中,国家剥离了上万亿的国企债务,每年减少了上千亿的利息负担,光去年又有1400多亿元的资金入了股市,其中百分之九十五都进了国营企业。即便如此国企一时脱了困,但是能否持久,大家都还十分担心。事实上在财务上国企是脱了困,但是在就业上国企还在继续下岗。脱困虽然提高了经济效率,但是可能加重了公平问题。设想如果把资金用来帮助民营企业,不但可以使得国企改革和下岗更容易安排,同时又有利于人民收入的提高。对公平和效率都有好处。
  研究表明,民营企业人均占用资本是最节省的。个体户的人均注册资本仅为五千元,私营企业的人均注册资本为五万元,大大低于国营企业和外资企业。我国是一个资本不足的国家,要解决就业必须用节约资本的就业方式。从这方面看,发展民营企业也是必要的。事实上我国现在并不缺乏资金,银行里有上万亿的款没有贷出去,政府手中每年也有几千亿的钱可供调用。让这笔钱发生作用,既有利于发展,又有利于公平,用在民营企业上是最明智的办法。为了解决宏观的总需求不足,采用了强有力的财政政策。如果财政政策瞄准在发展民营经济,可能产生的效果要大一些。
  发展民营企业应该是未来几年中经济政策的重要方向,为此必须进行一系列相应的调整。首先是建立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国企民企要一视同仁。我国今年有可能会进入世界贸易组织,外企能享受国民待遇,民企也应该有同样的权利,这是不言自明的。其次是要在融资方面调整方向。这一点是很难的事。因为民企需要的资金量大多比较小,办理这种贷款的成本很高,大银行往往不肖于此。所以要发展中小企业银行,专门为当地及附近的民企服务。它们有信息上的优势,成本不至于那么高。浙江的一些民营信用合作社,用它们多年运作的经验证明了中小企业银行的可行性。再就是要很好地保护公私财产,不但在法律上,尤其在司法,观念等方面都要作巨大的努力。最后是更多依靠中介组织改善民营企业的素质。发展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审计所、商会等。这些组织能够从外部促进民营企业的运作,提高它们的经营水平。 

(中经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