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谈当前经济形势 (2000.08.18)
作者:李晓西    发布:2004-04-17    阅读:5329次   

谈当前经济形势 

国务院研究室  李晓西

  (50人论坛.北京) 一、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出现重要转机。
  今年前5个月形势与去年前5个月比较,可以更乐观一些。
  去年6月,我在《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高级研讨会上的》上,以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特点与体育产业发展机遇为题作过一个发言。那个发言中,我对宏观经济特点作为分析,讲了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的结合,讲了国际形势和扩大开放的政策措施,还讲了99年前5个月的形势,概括为“当前形势运行基本正常,但需求不足问题严重”。
  1999年1至5月经济形势从平均数上看,尚可算正常。4、5月份各项指标反映出经济发展又开始下降的苗头。99年经济走势看,已出现了通货紧缩趋势。
  2000年的经济形势开局不错,经济发展出现了多方面的积极变化。
  1、经济增速提高,效益明显改善。一季度GDP增长8.1%,上半年增
  长8%,增速均高于去年后三个季度。1-5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比去年同期加快1.5个百分点。1-5月,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1254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利润692亿,同比增长306%。按大中型国有企业利润为957亿元,同比增长150%。亏损企业亏损额620亿元,同比下降近8个百分点。1-5月集体企业利润159亿元,同比增长26%。外商企业利润370亿元,同比增长69%。1-5月,财政收入较大幅度增长。全国财政收入501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6%。
   2、内外需拉动强劲。1-5月,出口、商品零售增速分别比去年同期提高42.1和2.5个百分点。同时,消费市场价格止跌回稳,工业生产资料价格逐步上升。,协议外资明显回升,实际利用外资可望增加,人民币贬值压力得到缓解。出口、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增强。今年前5个出口增长36.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
  3、供给全面转旺。重要物资生产量回升。一是发电量和货运增长。能源生产总量在持续13个月的负增长后,今年3月转为正增长,1-5月增速比去年同期提高7.5个百分点;1-5月发电量、货运量分别增长9.5%和1.9%,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4.6和1.5个百分点。二是一些上游原材料产量大幅增加。1-5月钢材产量增长9.9%,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增长17.9%,烧碱产量增长18.3%。
  4、库存明显下降。1997年新增存货占资本形成总额的比重为11.6%,1998年、1999年分别下降为7.0%、5.6%。今年以来库存增速继续下降。1-4月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产成品仅增长1.4%,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产成品出现近年来的首次下降,为-2.4%。扩大内需政策由消化“存货”转为拉动生产,是经济形势重要转机的标志之一。
  5、经济回升到1996年景气水平。,是从1993年1月到2000年5月的主要
  经济指标月度图表上看,经济已出现景气,进入绿灯区。景气指数、一致合成指数和先行指数三种指数均现示从98年二、三季度开始,就有了回升的迹象。所表明的一致性,说明经济回升有其内在的规律,不能完全说没有体制和机制性因素支撑。股市:两市股指一直上升,上半年交易印花税两市均完成全年计划。反映人们信心在提升。
  二、经济回升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主要三方面:
  国际方面因素: 发达国家经济超预料的增长,东亚经济的恢复,促进我出口增加。1-5月,工业出口拉动工业增长3%。原油价格上升,拉动国内油价上升,使石油企业盈利大增。
  政策因素方面:A、投资:国债3100亿元,截止6月底下达计划2370亿元,涉及项目5500个,金额共2万亿元,在建项目3330个。
  B、提高收入政策:99年财政540亿元涉及8400万人。
  C、出口支持:三次大规模提高出口退税率,出口一美元退税4毛钱。
  D、给银行注资2700亿提高资本金比率;资产公司帮助解决不良资产;债转股政策刚开始,给企业很大支持。
  体制性和机制性因素方面(含起中性作用的政策):
  A、总量控制、结构调整、关闭五小等,起了一定作用,比如,纺织压绽、冶金限产、石油石化取缔5600个小土炼油厂。
  B、关于刺激消费方面:消费信贷政策,假日延长等制度性安排
  C、财力对社会保障支持:99年250亿支持;
  D、住房制度改革,住房信贷制度推出,促进了住宅投资,上半年增长21%;
  E、民营投资恢复:上半年私营企业户数增加20%,注册资金增长10%,投资增长8%。
  三、经济加快增长的基础比较脆弱
   1、出口高速增长势头难以持久。一是去年出口增速前低后高,今年出口增幅将可能前高后低;二是退税政策效应将递减;三是部分出口商品的原料价格开始上涨,比如石油等产品涨价推动成本上升的影响,出口增速将放慢。四是当前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拉动出口大幅增加。出口商品竞争力和附加值仍然不高。全年出口形势将好于去年,全年净出口大体维持去年290亿美元的水平。与去年净出口下降145亿美元相比,外贸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将好于去年。
  2、制约城乡消费的主要问题仍然存在。去年下半年以来实行的提高城镇中低收入居民的收入水平、第七次降息、延长假日天数、实行储蓄存款实名制等,对刺激消费增长起了重要作用,预计这些政策效应在下半年将逐渐减弱。农村市场一时难有大的起色。去年一季度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3.1%,农村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居民对住房、汽车、电子通信类等商品消费的快速增长。今年城镇下岗职工可能增加较多,有部分职工尚未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一季度末全国约有60万),这将不利于消费增长。拖欠工资问题更加严重,去年底全国有779个县累计拖欠公务员工资113亿元,住房、社会保障、教育等改革对居民支出预期仍有较大影响。初步估计,全年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速度难以超过去年增长10.1%的水平。
   3、投资增长后劲不足。今年基建投资虽有国债资金拉动,但增长仍然乏力,5月份只增长3.7%,比1-4月低1个百分点。重要的是,非政府投资仍然低迷。近两年,全社会投资增长对国有单位投资增长的依赖度、国有单位投资增长对国家预算内投资增长的依赖度仍然较高,1999年新增预算内投资占全社会新增投资的比重达101.3%,国有单位新增投资占全社会新增投资的比重达到89.6%。今年以来这种局面没有多大改观,虽然全国投资增长有所恢复,但一些沿海东部地区投资仍然不振。1-5月,北京负增长0.6%,上海负增长3.1%,海南负增长0.7%,广东也只正增长3.8%。这些地区市场化程度比较高,投资增幅缓慢或负增长,表明集体、个人、外商投资仍然乏力。
  地方资金配套能力越来越弱;企业自筹资金能力不足,投资意愿不强;受前两年合同外资减少等因素的影响,今年外商直接投资难以超过去年;非国有投资的资金来源困难;由于金融体制深层次问题没有解决,今年对投资贷款增长的期望值也不能过高。技改贴息项目由于企业资本金不足,有的项目市场前景不明朗,配套贷款落实难度较大,项目进展缓慢。中小企业和县以下集体及个人投资增长乏力。
  4、结构性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在统计局统计的35个工业行业中,8个行业前5个月盈利923亿元,占整个工业利润总额1254亿元的3/4。
  过剩生产能力的压缩,传统产业的升级,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第三产业的加快发展等,虽已取得一定进展,但还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结构调整的任务十分艰巨。
  5、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完成,经济增长就没有持续的动力
  国民经济增长潜力和实绩,固然是引人注目的,但国民经济是否充满活力,才是更重要的。货币政策是正确的,全面的,但是,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并不是很通畅的;管理体制方面,投融资体制改革没完成,使财政政策的投资对整体投资的拉动效应受到影响,使民间、社会投资没能形成投资高潮;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使国有企业改革中,政企分开中存在难以解开的矛盾;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正在过程之中,而这与方方面面改革与发展,关系重大。
  我想用以下几句话概括一下当前经济形势的特点:
  一是宏观指标好,微观不平衡。二、政策取向对,体制尚未顺。结构大变化,环境小改进。四、拐点区间化,全年略回升。
  四、通货紧缩会很快转为通货膨胀吗?
  不会!
  1、1-6月,价格总水平止跌过程仍在进行中,没有达到完全正指数化。部分价格仍在惯性下降 ,社会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有正,环比均负;社会消费品零售价格指数仍负。
  2、部分价格上升中存在短期因素:一是生产资料价格回升中受国际市场价格波动影响较大;二是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中,8个子类仍“服务”和“居住”为正,主要是政府对房租‘用水、学杂费、医疗等费用的调整所致。
  3、三大需求不可能过分拉动:
  一是投资后动仍不足,基本建设投资仍6%,国债投资,今年以来,地方配套能力下降,企业自筹能力不足,东部一些地方投资出现负增长,如北京、上海、海南等。
  二是制约城乡消费因素仍存:去年上调收入不少今年才到位,;农民收入增长低,;全国不少县欠公务员工资;下岗职工仍在增长,5月底增100多万,高达600多万。
  三是出口超高增长难以持久。一是基数影响,去年上半年低基数,下半年基数很高;二是退税的刺激效应将会相对减弱;三是出口品成本上升,竞争力下降等。
  四是货币供给增长幅度有限。1-6月,M0增长19.5 %,M1增长23.7%,但M2 增长13.7 %,有所下降。总之,增长有限。二是从利率看。拆借市场上利率2月后,一直是略有下降的。
  五、为什么应坚持积极的财政政策?
  面对当前形势,产生了两种看法,一种认为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上升时期,积极财政政策要改为中性的财政政策了,否则会出现通货膨胀的问题。一种看法现在经济发展出现转机,亮点不少,但还不能说已经济扭转通货紧缩趋势,已经到了经济起飞的拐点了。我个人倾向于后一种意见。
  理由是:
  1、放弃积极财政政策GDP会立即下降。98年国债投资及其拉动的投资对GDP增长有1.5%的贡献度,99年为2.5%的贡献度。取消会造成GDP增长下降,打击中外企业投资信心。
  2、改善投资环境将为长远发展打基础。从98-99年国债投资看,所发的2100亿元国债,36%在基础设施,23%是水利,12%是交通和通讯,4%是农村电网,7%是技术进步,2%是教育等。
  3、在建项目不能搞成半拉子工程。近几年国债投资项目规模2万亿多一点,现在完成一半。明年可能还要适当发一些国债,全用于在建项目。以后则大幅减少,并主要用于西部基础建设。
  4、缓解配套资金不足。国债与配套资金前些年为1比3,现不到1比2 ,西部更无力配套。
  5、现在是国债低成本发行时机。现三年期凭证式国债利率为3.02%,仅为1996年的1/4,是历史上成本最低时期。
  
   注:以上系根据我今年7月在国家体育总局和8月初青海省领导干部会议两次
   报告的综合摘要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