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论从抑制通胀到扩大内需转型期的宏观经济政策 闫 滔 (一) (2000.05.22)
作者:闫滔    发布:2004-05-10    阅读:2350次   

论从抑制通胀到扩大内需转型期的宏观经济政策 

闫 滔


  (50人论坛.北京)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伴随着“放乱收死”的周期性体制循环,我国经济发展大起大落。尽管平均经济增长速度并不慢,有些年份还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但始终没有摆脱短缺的困扰,因此也始终没有摆脱或隐或显的通货膨胀阴影。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在进行市场取向改革的过程中,社会供给能力高速增长,短缺状况逐年得到缓解,然而通货膨胀并未轻易消失。由于投资饥渴和扩张冲动的痼疾难以治愈,居高不下的通货膨胀依然是决策者的心腹大患。特别是从1992年下半年开始的经济过热,更使我国的通货膨胀率大大超过警戒“水位”,到1994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中央果断采取了以治理通货膨胀为首要任务的宏观调控,到1996年初步达到预期目标,成功地实现了“软着陆”。与此同时,各项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场经济的一些风险和约束机制开始发生作用。当1997年四季度出现价格负增长时,我们惊喜地确信,人们等待已久的的买方市场已经悄然而至,相对过剩取代全面短缺成为一个需要认真研究的崭新课题。这是一个具有深刻意义的历史性转变。我们有必要深入分析这个转变的丰富内涵,以便更加准确地把握经济发展的机理和趋势。
  中国政府治理通货膨胀的决心和成效,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国民经济的“低通胀、高增长”,也为抵御来自外部的冲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周边国家经济陷入严重困境的同时,我国仍然保持7%左右的增长速度,人民币币值稳定,外汇储备充裕,市场供应丰富,有力地支撑着亚洲经济的危局,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但是,亚洲金融危机毕竟持续了一年之久,有关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经济陷入混乱,社会动荡不安,国际市场萎缩,对我出口和经济增长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从1997年10月以来,也就是亚洲金融风暴发生三个月以后,我国物价水平持续走低,产品积压严重,经济陷入前所未有的通货紧缩状态。面对这个新的情况,中央决定将宏观经济政策从抑制通胀向扩大内需转型,把增长和就业放在首要位置,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这是完全正确的。
   一、从实物经济领域看扩大内需的必要性
  我国是一个有着广阔国内市场的人口大国。尽管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但国内需求依然是发展的主要动力。由于亚洲金融风暴的冲击,国际市场疲软,出口难度加大,对我国产生巨大压力。但分析表明,只要国内需求能够及时足量地接替,就完全可以遏止经济增长速度的下滑,从而避免造成更大的困难。从各方面的情况看,扩大内需是必要和可能的。
  目前实物经济领域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1、产品供大于求,企业经济效益下降。据国家经贸委对601种主要商品测算,今年上半年供求基本平衡的商品446种,占74.2%,供过于求的商品占25.8%,供不应求商品为0。有24种产品的产量在近一、二年中绝对下降。今年1-5月份,发电量低速增长(1.1%),能源生产总量(-7.1%)和货运量(-5.5%)持续下降。不少企业由于开工不足,生产能力放空,经济效益普遍下降。据对4.2万户国有企业统计,1-6月份盈亏相抵后,发生净亏损93亿元,而上年同期盈利22.7亿元,国有企业的亏损面达56%。除石油、电力、医药和烟草四个垄断性行业尚盈利外,其他行业都盈不抵亏,石化、航空、有色、煤炭等行业出现全行业亏损。
   2、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程度可能被低估。经济增长速度从1992年的14.2%逐年回落,平均每年减速1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呈持续下滑的趋势。值得注意的是,自去年和今年1季度以来,一些实物量指标(如:发电量、能源和货运量)的增长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相比明显偏低,导致弹性系数发生陡然变化(参见表一)。当前各地区层层分解经济增长速度指标,相互攀比的压力很大,因此有理由推测,某些地方统计出来的数字比往年可能有更多的水分。
   表一 发电量、能源产量、货物周转量对工业总产值的弹性

 

弹性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Q1

发电量

2.19

2.40

2.29

1.68

2.24

6.48

5.39

能源产量

10.7

7.7

3.5

1.6

6.0

18.7

-1.2

货物周转量

4.1

4.1

4.2

3.1

3.3

-8.7

-1.8

        3、失业和职工下岗问题较为突出。据统计,从1995年以来国有和集体经济单位的职工数量逐年减少,失业和下岗职工人数呈递增趋势。1997年城市登记失业人员为570万,企业职工下岗人数达1200万人,预计今年新增职工下岗人数300万人,下岗职工总数达1500-1600万人。今年6月底,全国企业下岗未就业职工达1128万人,比3月底增加118万人,增加10%以上。1-6月末登记失业人数为557万人,登记失业率为3.1%。


   从总体上讲,我国已经从供给制约型经济转为需求制约型经济。尽管今后还有可能在某个局部、某个时点上出现供应紧张,但可以断言,短缺作为一种体制现象,从此一去不复返了。因此,这次经济下滑有着与过去(如60年代经济困难和90年代初的经济疲软)所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投资意愿普遍减弱。企业一反传统体制下投资饥渴的常态,只要看不到市场机会和赢利前景,即使手持大量现金,也不愿扩大生产和投资。尽管中央银行连续五次降低利率,并没有出现“一放就涨”的局面。市场进一步疲软,物价下降幅度快于降息幅度,真实利率反而呈上升的趋势。当前实际利率水平高达7%左右的历史最高水平。与此同时,银行认为这样高的利率,不少企业根本无力还本付息,因此对贷款持谨慎态度。 
   2、出现了“生产能力过剩→富余人员下岗→消费需求下降→生产能力进一步过剩”的螺旋现象。由于前几年的重复建设,生产能力大量过剩。经济下滑发生后,生产能力依照加速原理急剧萎缩。这时势必导致大量开工不足和破产、停产的企业职工下岗。这批职工下岗后即期和预期收入减少,消费能力减弱,从而又导致生产能力进一步过剩。从图一可以看出,居民消费特别是城镇居民的消费增长率从1992年以来是逐年下降的,并且明显低于同期GDP的增长率。 

  图一 城镇、农村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比较(单位:%)

     

   3、货币经济和实物经济脱节,大量资金滞留在虚拟资本市场循环,造成资本价格过高。由于在实物经济领域找不到投资机会,大量个人、企业和机构的资金涌入资本市场。一些企业在市场上筹集的资金并没有进行实物投资,而是重返市场参与炒作,推高股价,形成虚假利润,进而吸收更多的资金脱离实物经济,加剧了经济下滑。据统计,1997年各类企业在股市筹集资金1325亿元,但投入到基本建设资金为33.6亿元,技术改造43.5亿元,扣除部分还贷和补充流动资金,估计不下数百亿元留在资本市场。目前我国一年期存款利率接近5%,而股票市场市盈率在40倍以上。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股市长期脱离经济基本面居高不下,这是我们过去没有碰到的、也是一般市场经济国家罕见的现象。应该看到,那些“壳多肉少”或“有壳没肉”的企业股票价格被炒得很高,埋藏着极大的隐患。


   今年年初,国务院采取了增加基础建设投资等政策来扩大国内需求。但到年中的情况来看,效果尚不明显。我们认为,除了有力度不够和时滞因素以外,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1、边际消费倾向下降,导致投资乘数杠杆作用减小。根据投资乘数原理,增加投资可以成倍数地扩大总需求。这个倍数等于边际储蓄倾向的倒数。换句话说,边际储蓄倾向越小,投资乘数就越大,投资的扩张作用就明显。当前社会保障、住房、医疗、教育收费等项改革逐步推开,居民预期未来支出将大幅度增加,加上就业前景不明以及实际利率过高等因素,导致居民边际储蓄倾向上升,边际消费倾向下降。据测算,1996年边际消费倾向为0.61,1997年为0.53,今年可能降到0.4左右。 
   2、内需的扩大部分被外需的减少所抵消。今年5月份,我国出口比上年同期下降了1.5%,这是在连续22个月的增长后,首次出现绝对下降。据海关统计,今年1-8月,出口额达1187亿美元,同比增长5.5%,而去年与前年的同比是26%;进口额为873亿美元,同比仅增长0.4%。据预测(参见附录),由于今年净出口增长速度减缓,它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为-1.3个百分点。考虑到外需减小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影响,更应进一步加大内需的规模。 
   3、消化积压的库存物资也会减小投资乘数的杠杆作用。当前,新增需求(消费和投资需求)的份额中,一部分是消化历年的库存,这是导致即期有效需求拉力减小的一个原因。我国1994年以来,存货净增加12377亿元,其中至少一半为超合理规模的库存,多达6000多亿元。在投资拉动时,首先会促使这部分库存的销售。只有将库存降至一定水平后,才有可能拉动经济的增长。 
   二、货币经济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 
   年初以来,以积极的财政政策为核心刺激经济增长的一系列措施,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通货紧缩的惯性作用,国民经济仍在低速增长的区间徘徊。造成通货紧缩的原因很多,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货币政策对财政政策的配合显得不够主动。用汽车来比喻财政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在经济启动时可以起“打火”的作用,而长期持续的驱动,主要还得靠货币政策,否则经济很难从通货紧缩中走出来。虽然下半年财政向商业银行发行1000亿元国债,但如果没有积极的货币政策配合,在“挤出效应”的作用下,商业银行并不能必然增加贷款规模,扩张基础货币。有关货币政策的效果及可能发挥的作用,学术界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因此,有必要深入分析货币金融领域中的某些现象和问题。 
   1、实际利率偏高,通货紧缩现象较为严重。我们用三种统计方法分析社会商品零售价格变动的情况。从图二可以看出,用当月年价格上涨率(TRPI)比用其他指数在反映物价变动方面更加敏感(即比同期比价格指数提前9-10月反映出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的趋势,用此方法我们在1993年准确预测了1994年的通胀高峰)。从反映时滞来看,当月的年价格上涨率(TRPI)从1997年初就出现了负数,而同期比价格指数(RPI)从1997年3季度出现负数,滞后9-10个月。从反映程度来看,用RPI测算的今年5月的通货紧缩率为2.7%,而用TRPI测算的通货紧缩率为6.1%。 
  
           图二 几种社会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变动

  

  由于物价逐月回落直至出现连续的负增长,尽管中央银行5次降低存贷款利率,但从1996年底开始,实际储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便迅速攀升,6月末一年期实际储蓄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分别达到8.22%和10.92%。其后果,一是严重影响居民消费需求和企业投资需求,导致市场疲软,企业债务负担加重。二是经营稳健的企业不愿借款,而预算软约束的企业却债多不愁,银行资产质量每况愈下。三是实业投资成本上升,促使大量资金在虚拟资本市场循环。货币经济与实物经济相脱节,弱化了货币供应量与实物经济主要指标之间的相关性,降低了货币政策操作的有效性。


   2、各层次货币供应量增速放慢,至今未见好转。由图三可看出,M0波动较大,M1从97年底逐月下滑,M2也未能扭转下降趋势。6月末M1、M2增长8.69%和14.6%,分别比上年末低8.6和2.7个百分点,表明中央银行虽然采取松动银根的政策,但还未见效,经济中出现“货币供应减少→通货紧缩→实际利率上升→货币供应进一步减少→通货紧缩加剧”的螺旋现象,对实物经济影响很大。更严重的是,根据人民银行的测算,最近3年,货币流通速度年均下降4%,则为了完成既定的经济增长和物价目标,货币供应量的增幅还应该加大。 资料来源:《金融时报》有关各期

         

  流行的观点认为,由于经济增长相对缓慢,物价负增长,造成实际货币需求减少,因而货币供应量增幅较小是合理的。这是一种静态的观点,没有看到货币供应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现代货币金融理论表明,货币供应量与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关系密切。弗里德曼(Friedman, 1969)认为,货币存量的周期性变动将导致经济出现周期性变化;安德森、乔丹(Andersen, Jordan 1968)和布伦纳(Brunner, 1968)也都指出,经济活动加速或减速是由货币供给的变化决定的。从我国的情况来看,易纲(Yi Gang 1994)对1983-91年的货币供应量和工业产出进行了格兰戈尔(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证明两者存在相关关系。因此,当前货币供应量增幅趋缓不仅增加了通货紧缩的压力,而且放慢了经济增长的步伐。


   3、货币流动性下降明显,直接对经济增长造成不利影响。最近一年,衡量货币流动性的M1/M2呈下降趋势,从1997年6月的37.53%降至35.68%,约比正常水平低0.6个百分点;同期边际变化率△M1/△M2从1.08降到0.62,情况更为明显。有关货币供应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表明,若M1增长偏慢,则经过两个季度的时滞,工业生产将受到显著影响。 
   三、货币供应量增速趋缓的原因 
  货币供应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之积。从图四可以看出,1996年底以来,货币乘数呈上升趋势,但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投放增长相对缓慢,个别季度甚至出现绝对下降。因此,货币供应量增速放慢固然有经济对货币的需求减弱的原因,但基础货币增长缓慢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具体来说,最近影响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的因素有: 
  
      图四 1996年以来的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

  

         资料来源:《中国人民银行统计季报》有关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