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把握大学生就业特点,建设市场引导型机制(2003.7.21)
作者:蔡昉    发布:2004-04-15    阅读:9712次   

把握大学生就业特点,建设市场引导型机制

作者:蔡 昉                  出自:

  当前我国就业问题面临着三大压力:第一是下岗职工的再就业,第二是进城打工的农村劳动力就业,第三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新增劳动力就业。劳动力市场上这三类人产生于不同的背景,具有人力资本水平上的差异,因此,需要把握和区别他们之间的不同特点,分别应对三种就业问题。本文从大学生就业的特点出发,讨论如何建立和完善大学生就业的市场主导型机制。

一、 正确认识大学生就业特点

  由于总体而言,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尚不高,劳动力素质较低,在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仍然在人力资本素质方面处于优越地位。因此,与劳动力市场上的其他主体相比,他们的就业具有几个特点。

  首先,大学生就业不受经济增长周期性,从而劳动力市场短期波动的影响。由于大学毕业生尚不是常规就业市场上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对大学生的需求独立于对普通劳动者的需求。具体而言,我国近几年由于市场需求不足而导致的就业严峻性,以及类似与“非典”疫情传播导致的短期就业困难,都不会严重影响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需要。因此,大学生就业的困难可能在长期中表现出来,而某一特定时期出现的问题,则往往是以往的矛盾积累的结果。所以,无论是个人还是学校和国家,都需要有长期战略,需要未雨绸缪。

  其次,大学生不是劳动力市场上的困难群体。无论就大学生的年龄结构、人力资本积累水平,还是就他们享受的政策待遇如户籍指标等来说,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都是具有竞争优势的。与之相比,下岗职工具有年龄大、受教育程度低、调整能力差等劣势。而农村进城劳动力则在户籍身份上,甚至在就业机会上都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因此,如果说促进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需要更多市场机制以外的政府政策,加快农村劳动力流动亟待消除一系列制度障碍的话,大学生的就业需要的是完全的市场机制。
最后,大学生就业出现困难,原因不是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在我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中,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只占不到5%,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的设置是供给导向型的,许多专业培养的大学生并不符合就业市场的需要,因此,在总量供不应求的条件下,也可能出现结构性供给过剩的现象。这种情况为教育向需求导向型转变提出了紧迫的要求。

二、建立和完善市场主导型就业机制

  教育是一个生产人力资本的部门。表面上看,各类学校通过施教而培养合格的学生。但其实质是把有利于提高生产能力的人力资本凝结在学生身上,从而提高整个社会的生产率。通过教育而提高了的生产率,体现在毕业生的报酬上面,就是教育或人力资本的回报。在此之外,一部分提高了的生产率仅仅表现为社会效益而没有体现在个人回报上面,就是教育的外部性。正是由于教育具有外部性,使得教育不仅是一个个人投资的领域,也是社会和政府投资的领域。因为如果完全由市场来引导教育投资,社会效益部分就不能提供足够的激励,导致社会教育总需求小于应该达到的水平。
不同的教育阶段,个人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比例是不一样的。一般来说,基础教育阶段的社会效益较高,外部性较大,而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的个人效益较高,外部性较小。因此,这两个教育阶段相比,基础教育更适宜由国家通过公共财政的形式实行义务教育供给,而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更适宜个人投资进行人力资本积累。

  此外,基础教育着眼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文化科学素质,可以按照通用型的教育模式进行,而较高等的教育阶段,培养的是相对专业型的人才,需要符合社会的需求。因此,对于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来说,一个良好的传导社会关于人才需求信息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在整个经济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条件下,这个机制应该是市场机制。由于教育层次越高,培养的人才越专门化,为了符合社会的需要就越需要市场机制来引导。可见,对于人力资本的需求是派生的需求,取决于劳动力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状况。所以,一个市场机制发挥基础作用的大学生就业渠道,是毕业生得以符合社会需要的保障。

三、向需求导向型大学教育过渡

  劳动力市场上的需求信号,最终通过教育部门做出相应的反应,才得以转化为对人才培养的结构调整。也就是说,社会上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需要什么样的人才,首先通过劳动力市场的供求信号反映出来,进而教育部门按照这种信号进行学科、专业和教学内容的调整,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建立这样一种市场信号生成机制、传导机制和调整机制,需要有一个需求导向型的教育体制。

  在计划体制下的短缺经济时代,各类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及其培养的人才,都是稀缺产品,需求远远大于供给。在人才全面短缺的情况下,无论什么专业培养出什么样的专业人才,几乎都可以被社会接纳,大学生很少遭遇就业困难。大学教育也是供给导向型,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提供什么样的课程,学科、专业几十年如一日。随着高等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大学生人数增加,学而无以致用的矛盾暴露出来,出现了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困难。因此,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关键在于利用劳动力市场提供的信号,按照需求导向的规律重新构造高等教育体制,输送社会需要的人才。

  此外,对于许多专业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农村、基层和中西部地区的需求更为迫切。这也是一种需求导向。要使这种需求真正能够引导大学生到这些地区就业,一方面毕业生要转变观念,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用武之地。另一方面需要社会创造一系列制度条件,包括户籍制度、人事制度等方面都要进行必要的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情况。


(专家文章由专家本人提供,未经专家本人或中国经济50人论坛秘书处同意,不得转载或作为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