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中积极作为 全力做好新形势下经济工作
作者:马建堂    发布:2016-12-15    来源:国家行政学院    阅读:7367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正确把握我国经济发展阶段演进的客观规律,深刻洞察经济运行的内在走势,提出了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以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经济发展新常态理论成为新形势下经济工作的重要引领和指导。

  一、信心:新常态“三大特征”越来越明显

  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和动力转换是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基本特征。

  增速换挡,符合大国经济成长规律。速度放缓是大国成长过程中的客观规律。从经济增长速度的走向看,随着经济总量增加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经济增速会从高速增长向较低速度回落,这是德、日、韩等许多国家和经济体都经历过的共同现象。从这些国家走过的历程看,增速回落是经济总量基数扩大、新增人口减少和特定产业革命周期中市场饱和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连续30多年保持近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目前虽转入7%左右的增长区间,但仍然处于较高速度,依然领跑世界主要经济体。2015年,发达经济体中,美、英、德等国尽管复苏势头较好,也仅增长2%左右,日本延续疲弱,只增长0.4%;新兴经济体中,印度增长7.6%,南非增长1.3%,巴西和俄罗斯则出现严重萎缩。放眼全球,近年来中国经济“列车”虽然速度放缓了,但没有失速,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仍在增加,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仍然是最大的。

  结构优化,发展方式正在主动转型。产业结构持续升级。结构优化一方面表现为新产业的不断涌现,新业态的不断加速孕育;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过剩产能淘汰和“僵尸企业”出清。2012年第三产业首次超越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第一大产业,2015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突破50%,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提高到54.1%。城乡区域结构不断优化。随着“四大板块”和“三大战略”的推进,新型城镇化等国家战略部署的实施,城乡区域差距逐步缩小,东西互济、南北互动、城乡互促的格局日趋明显,发展的整体性和协调性不断增强。从规模速度型持续向质量效率型转型。过去30多年,我们依靠资源能源高消耗和劳动力数量优势,通过增量扩能实现了高速增长。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速度有所下降,但增长质量远高于以往,新兴产业、高科技产业加速成长,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

  动力转换,新动力不断孕育和形成。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一是从工业主导转向服务业主导。今年上半年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左右,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服务业主导型经济正在形成。二是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拉动。消费结构升级带动居民消费潜力有序释放,消费成为首要拉动力量。2011—2015年,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年均贡献率为57%,今年上半年,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73%,消费正在成为我国经济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三是从资源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步入新常态后,我们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高技术产业增速明显快于一般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发展,创新正成为引领我国发展的新动力。四是从单引擎驱动转向双引擎驱动。我们一方面改造传统引擎,通过扩大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稳定投资、拉动内需,使传统动能焕发新活力;另一方面打造新引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不断涌现,新动能不断孕育,新经济蓬勃发展。

  二、挑战:经济发展进程中“四大约束”日益显现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积极因素不断累积的同时,一些问题也浮出水面。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创新能力、供需矛盾和国际市场等约束更加明显。

  资源环境约束增强,处理好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关系的难度加大。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中资源环境瓶颈更加突出。从资源能源看,我国657个城市中有430个面临水资源短缺,其中110个是严重短缺;工业化、城镇化对耕地的大量占用与耕地保护红线之间的矛盾突出;石油超过60%靠进口,铁、铝、铜、镍等金属矿超过50%靠进口。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清新空气、洁净饮用水、清洁环境等的期待持续上升,生态文明对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挑战持续加大。从环境看,过去生态环境空间相对较大,粗放式发展对生态环境有很多“透支”。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我国30多年的快速发展后集中显现。现在环境承载能力已接近上限,雾霾等污染令人难以承受,可持续发展面临更大压力。

  创新能力约束明显,全要素生产率对增长贡献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总体不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持续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近五年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增速低于发明专利总体增速。当前,在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技术和通用技术等关键领域我们仍然落后,导致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创造新产业、引领未来发展的科技储备不足,创新能力有待提高。体制机制尚不完善,束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能力是创新系统各要素之间协同发力的结果。现有的制度环境和政策法律体系,还不能充分满足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体制僵化、要素垄断等都在不同程度上阻碍了技术进步。

  供需错配约束趋紧,有效供给与有效需求矛盾凸显。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供给和需求两侧都有,但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从产品供求看,供给结构失衡,无效和低端供给过多,有效和中高端供给不足,有效供给难以满足有效需求。一些传统产业产能严重过剩,但大量关键装备、核心技术、高端产品还依赖进口;制造业规模居全球首位,但消费者却从境外大量采购电饭煲、奶粉、马桶盖等日常用品。从生产要素看,供给约束制约了潜在增长率提升。人口数量红利衰减,近三年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约1100万人,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带动其他要素成本上涨。制约生产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仍然较多,难以从无效需求向有效需求、从低端领域向中高端领域配置,新产品和新服务的供给潜力没有得到有效释放。生产要素流动难,既影响了资源有效配置,又抬高了生产要素价格。

  国际市场约束加大,外需拓展余地受限。世界经济疲弱态势依旧,国际市场有效需求持续低迷,相当长时期内难以出现出口高增长。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经济总体疲弱,外需不振。当前,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有“危机第三波”之忧。全球贸易平均增速连续几年低于世界经济增速,从“增长引擎”变为“增长拖累”。传统竞争优势面临“双重挤压”,扩大出口的难度增大。我国连续6年为世界第一货物出口大国,占世界出口比重从20年前的2.9%提高到2015年的13.8%,保持和提高国际市场份额的难度相应增大。加之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高端制造向发达国家回流,一些新兴经济体凭借劳动力成本和自然资源优势,吸引低端制造业转移,导致我国传统优势面临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的双重压力。

  三、前景:发展升级“四大空间”越来越广阔

  尽管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问题,但我国经济有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基础,国民经济有条件继续运行在合理区间,我国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新四化”特别是城镇化提速,将创造巨大的内需空间。我国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四化”融合不仅可以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还可以催生新产业,促进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涌现,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例如,信息化的发展和对整个经济社会生活的渗透,将会创造越来越多的新业态、新行业。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有利于释放更多劳动力进入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缓解劳动力供需矛盾。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和发展动能所在。每年有1000多万人从农村转移到城镇落户,其人均消费支出要增加一倍。城镇化深入推进,将有效激发投资和消费需求。

  人力资本正从数量红利转向质量红利,将构筑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新空间。经济规律表明,全要素生产率提高,能够在减少物质消耗的同时促进经济更好增长。我国劳动力总量大、素质不断提升,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潜力较大。“十三五”时期,16—60岁劳动年龄人口仍将达9亿以上。每年700万以上的大学毕业生、600万以上受过中等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毕业生、30万以上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源源不断加入劳动者队伍,这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宝贵财富,是我们发展的最大“本钱”。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风起云涌,为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创造了条件。随着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影响资源配置效率的制度性障碍将逐步消除,全社会的创新创造活力将进一步激发,为全要素生产率提高奠定坚实基础。

  居民消费持续升级,将扩大消费增长空间。“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的过程,就是人民生活持续改善、消费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消费升级不断创造新需求。新消费热点、新消费模式的涌现,将引领相关产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投资迅速增长,拓展未来发展新空间。据有关部门测算,“十三五”时期消费支出将超过20万亿美元,不断提高的人均收入和消费需求将与人口总量叠加,形成巨大的市场规模和消费能力。教育、健康、养老、文化、旅游等服务消费快速增长,将形成若干千亿级乃至万亿级的新增长点。消费新业态不断涌现,催生新供给。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催生跨区跨境、线上线下、体验分享等多种消费业态,“互联网+”有效衔接供需两端,为消费增长创造了广阔前景。

  发展的差异大、不均衡,意味着潜力足、韧性强、回旋余地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发展差距正是增长的潜力所在。我国城乡区域差距大,发展空间广阔。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农村发展潜力进一步释放。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四大板块”和“三个支撑带”战略组合持续发力,不断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形成持续发展的战略支撑。“四大板块”协调发展日益增强,东北及中西部发展空间广阔。“三个支撑带”建设齐头并进,新的增长极、增长带正在加快形成。我国经济产业类型齐全多样,“东方不亮西方亮”,有的行业不景气,有的行业却空前繁荣,同样可以撑起中国经济的未来。

  四、关键: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要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人才优先,发挥制度的独特优势,为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强大动力,确保中国经济实现“双中高”。

  坚持改革开放,增强发展动力。现阶段,长期积累的一些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凸显,必须深化改革开放,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紧紧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在适度扩大有效总需求的同时,着眼于供需结构错配和要素配置扭曲等问题,全面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重点任务,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性调整,实现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以高水平开放促高难度改革。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统筹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构建对外开放新体制,培育竞争新优势。把营商环境作为对外开放的“生命线”,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高效廉洁的政务环境、公正透明的法律政策环境和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

  坚持创新引领,增强发展活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科技创新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核心和引领,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以科技创新带动和促进管理创新、组织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全面创新,以科技要素集成其他要素,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完善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建设各类创新主体协同互动和创新要素顺畅流动、高效配置的生态系统,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构建开放高效的创新网络,形成区域协同、军民协同和产学研协同的创新体系。加快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等支撑平台,使创新精神、企业家精神与工匠精神紧密结合,激发全社会的创新创业活力,汇聚成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动能。

  坚持人才优先,筑牢发展根基。人才是当今世界最宝贵、最稀缺的资源,要把人才作为支撑发展的第一资源,加快人才强国建设,大力提升人才质量,优化人才结构。加快完善现代教育体系,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着力发现、培养、集聚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社科人才、企业家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队伍。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引导推动人才培养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促进人才优化配置,把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作用作为人才工作的根本任务,建立健全人才流动机制,促进人才在不同性质单位和不同地域间合理有序流动。营造有利于人人皆可成才和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扎实推进人才发展体制改革和政策创新,把引进、用活国际人才作为新的工作重点,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

  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制度优势。必须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我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总是根据人民意愿和事业发展需要,提出富有感召力的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人民为之奋斗。党与时俱进的优秀品质将凝聚起应对复杂环境的最广泛优势力量,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最大限度整合社会资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扬人民民主,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提升引领新常态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我们要用好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用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力量,用好五千年历史传承的文化力量,勇于改革,敢于创新,善于担当,铸就引领经济新常态、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