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以人为本的"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
作者:胡鞍钢    发布:2016-03-17    来源: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    阅读:8598次   

        以人为本的"十三五":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蓝图——胡鞍钢解读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

  ●“十三五”的定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们将它视为实现这一核心目标的全面决战期、全面决胜期、全面建成期。

  ●中国已经提前实现了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目标。

  ●国家发展规划本质是全体人民共同发展的规划,而且还要给世界各国一个惊喜,因为中国已经是世界增长的发动机和火车头。

  ●“十三五”规划的核心定位就是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按照“五大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新理念,从七个方面来充实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首次将“点目标”改为“区间目标”,这一做法是科学理性的,本身也是一个宏观调控手段的创新。这是保底线的机制,也是力争上游的机制。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充分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也具体体现了五大发展的核心理念。在目标制定上,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促进全体人民的发展,真正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一、从“绝对贫困时代”到“小康社会时代”

  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取得令世人瞩目的发展奇迹,至2020年经历42年,从量变到部分质变再到根本质变(指不同的发展阶段),将一个世界最大规模的绝对贫困社会建设成为世界最大规模的小康社会,将一个世界第十大经济体建设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将世界第二十九位贸易体建设成为世界第一位贸易体。

  从国际发展水平比较,中国发展分为四个重要阶段:第一阶段是极低收入阶段(1978-1990),提前实现GDP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标,基本解决11亿人民温饱问题。这一阶段是从“绝对贫困时代”进入“温饱水平时代”,按汇率法美元现价计算,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从不足200美元上升至330美元,占总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从67.7%(绝对贫困型)下降至58.8%(温饱型)。(见表1)

  第二阶段是低收入阶段(1991-2000),提前实现GDP比1980年“翻两番”目标,进入“小康水平时代”,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了930美元,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分别下降至39.4%(富裕型)和49.1%(小康型)。根据世界银行的国际贫困线标准,按每人每日支出低于1.25美元计算,1990年到2002年,中国贫困人口从6.94亿人减少至3.6亿人,贫困发生率从60.7%下降至28.1%。

  

  第三个阶段是下中等收入阶段(2001-2010),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代”,提前实现GDP翻一番的目标。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达到了4300美元,城乡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分别下降至35.7%的富裕型和41.1%的小康型(见表1),按国际贫困线标准,到2010年我国贫困人口已降至1.23亿人,贫困发生率降至9.2%。(见表2)

  

  第四个阶段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2011-2020),也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代”。其核心目标就是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GDP从4000美元达到2015年的8000美元以上,再达到2020年的1.2万美元以上,接近或达到高收入阶段(门槛)。这里又区分为两个五年:一是“十二五”时期,它的定位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二是“十三五”时期,它的定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我们将它视为实现这一核心目标的全面决战期、全面决胜期、全面建成期。

   二、党中央:三次设计百年宏伟目标

  中国2020年宏伟目标,就是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即“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那么,这一宏伟蓝图是什么?党中央又是怎样持续地设计这一目标?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设计2020年目标:到2020年,GDP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时任国家计委主任曾培炎还提出了2020年小康社会的三个量化指标:一是富民目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2%,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000美元以上,大体相当于当时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二是城镇化目标,城镇化率每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到2020年城镇化率超过50%;三是基本实现工业化目标,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到2020年降到30%左右。 基于这一报告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建议》,2006年设计并制定了“十一五”规划目标。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二次设计2020年目标:到2020年,人均GDP比2000年翻两番。基于这一报告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建议》,2011年设计了“十二五”规划目标。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二次设计2020年目标,提出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核心目标。当时国家发改委还是提出了4个量化指标:一是到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000美元,这仍是中等收入平均水平的目标;二是第一产业在就业结构中的比重降低到30%左右;三是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接近60%;四是到2020年我国国内市场总体规模位居前列。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第三次设计2020年目标: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党中央持续地进行了三次总体设计百年宏伟目标,这在世界大国中也是独一无二的。这解释了为何中国在过去十几年中能迅速缩小和发达国家的差距。

  到2015年,中国GDP相当于2000年的3.96倍,人均GDP超过8000美元,城镇化率达到56.1%,农业从业人员比重已降至29.5%(为2014年数据)。这意味着,中国已经提前实现了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核心目标。当然,从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和指标来看,也不是一成不变的,目标内涵会不断丰富,发展水平会不断提高,具体的指标会不断调整。

  那么,基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如何进一步设计更高水平、更加全面、更可持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为此,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编制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正式提交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审议和批准。

  三、“十三五”规划:2020年宏伟蓝图

  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蓝图的真面目究竟如何?惠及十四亿全体人民的目标导向如何实现?这就是“十三五”规划的基本任务,这是要向全国人民作出令人满意的回答,因为国家发展规划本质是全体人民共同发展的规划。而且还要给世界各国一个惊喜,因为中国已经是世界增长的发动机和火车头。

  “十三五”规划的核心定位就是根据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按照“五大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新理念,从七个方面来充实完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对此,李克强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第二部分做了充分的说明。这里,我作为国家“十三五”专家委员会委员,从专业的视角作一详细说明和解读。

  综合考虑未来五年国内外发展环境,我国所处的发展阶段与发展趋势,发展有利条件与不利条件,发展优势与劣势,发展机遇与挑战等因素,特别是针对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突出问题,《纲要》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指标,包括七大类目标、25个主要指标(实有指标33个),也充分体现了五大发展理念,具有发展方向导向、发展目标导向、解决问题导向以及政策导向。

  第一,经济发展目标是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

  “十三五”时期经济年均增长保持在6.5%以上。这个指标国内外都很关注,既是五年规划的核心指标,又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风向标。不同于以往历次五年规划经济增长速度的预期目标(见表3),首次将“点目标”改为“区间目标”,这一做法是科学理性的,留有余地。中国经济规模已超过10万亿美元,又更广泛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国内外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更加复杂,例如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货物进出口额达到增长6%的预期目标,但实际结果是负增长,为-7.0%。因此,经济增长率预期目标采用区间目标,这本身就是一个宏观调控手段的创新,从下限看,“6.5%以上”是确保实现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给市场主体发出了明确的信号,也给国际社会发出了准确的信息,这是“保底线”机制,同时又留有充分余地,从努力方向看,增速争取达到7%,这是力争上游机制。国家规划经济增速区间目标,也给地方提供了明确的信号,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真正做到“稳增长、调结构”,也为降低能源资源消耗、保护生态环境、降低二氧化碳排放等提供了良好的、宽松的宏观经济环境。实际上,许多地区“十三五”规划已经采用了经济增速区间目标。今后这一作法将成为常态。  

  按照上述6.5%以上的经济增长率,到2020年,按2015年不变价格计算,中国GDP总量从2015年的67.7万亿元将达到92.7万亿元,也可能超过100万亿元,若按人民币现价计算,还会更高。这是什么概念呢?从历史视角看,中国的经济规模增长是不可思议的,按不变价格计算,我们估计从1978-2020年的42年间,GDP总量增长42倍左右;按当年价格计算,1986年中国GDP超过1万亿元,1995年超过5万亿元,2001年超过10万亿元,2008年超过30万亿元,2014年超过60万亿元。尽管经济增速下降,但是经济规模的增量越来越大。从国际比较看,按汇率法计算,1994年中国GDP超过5000亿美元,1998年超过1万亿美元,2009年超过5万亿美元,2014年超过10万亿美元,到2020年,中国的GDP总量相当于16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的比重从2015年的15.5%上升至20%以上。按购买力平价方法计算,到2020年,中国的GDP将超过20万亿美元,占世界经济总量比重从2015年的17%上升至20%以上。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特征,就是各类结构性指标不断优化升级。从三大产业来看,“十三五”时期,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2015年的50.6%提高至2020年的56%;服务业就业比重也相应地从2014年的40.6%提高至2020年的46.6%,而农业就业比重还会下降至23%左右。推进农业现代化,构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社会化服务,到2020年,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和质量安全得到更好保障。到2020年,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大幅提升。加快推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与先进制造业的融合,优化发展商贸服务业,特别是发展电商或跨境电商服务贸易,并向农村地区延伸,积极发展旅游业,使旅游业综合经济贡献率及就业贡献率明显提高,鼓励发展社区家庭养老服务业,全面发展健康产业和全民健身产业。积极发展未来新经济、新业态、新领域,拓展网络经济空间,加速发展绿色产业,开拓蓝色经济(指海洋经济)。

  不断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从人均8.7万元提高到12万元以上,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6.6%以上。这是首次作为主要指标,主要的考虑有,当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开始持续下降,关键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加速转移农业劳动力,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的基本途径,在农业增加值增长率保持在4%左右的情况下,进一步减少农业劳动者人数,就可达到上述目标。由于提高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物质资本强度(指人均资本存量)、研发强度、人力资本强度,还会提高其劳动生产率,有可能超过上述目标。

  第二,创新发展目标是强化创新引领作用,为发展注入强大动力。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从2015年的2.1%提高至2.5%,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1.42万亿元增加至2.32万亿元,5年累计投资11.22万亿元,相当于“十二五”时期总支出1.93倍。“十三五”时期将启动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6项(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深海空间站、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脑科学与类脑研究、国家网络空间安全、深空探测及空间飞行器在轨服务与维护系统)、重大工程9项(种业自主创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智能电网、天地一体化信息系统、大数据、智能制造和机器人、重点新材料研发及应用、京津冀环境综合治理、健康保障),为2030年中国科技发展超前谋划、重点部署。

  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国家科学中心和技术创新中心,其中北京、上海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中心。鼓励建设运行一批高水平海外科教中心。培育壮大一批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特别是进入世界500强企业、世界2000强企业、世界品牌500强企业的中国企业数明显增加,其中世界品牌实验室500强的中国企业数翻一番。

  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从2015年的6.3件提高至2020年的12件,全国发明专利拥有量从119万件提高至168万件,既反映了中国技术创新资本存量,又充分体现了中国国内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需要说明的是,这一时期全国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速预期目标是7.1%,明显低于“十二五”时期的39.1%的速度(见表4),实际执行结果还会高于这些预期指标。 

  到2020年,力争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战略前沿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其中,基础研究要能够对世界科学发展有重大原创贡献,有支撑和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源头创新工作。 国家支持中国科学院等进入世界同类研究机构前列,进入国际领跑行列 。

  互联网普及率大幅度提高。固定宽带家庭普及率从2015年的40%提高至2020年的70%,用户数从6.88亿人提高至9.80亿人;移动宽带用户普及率从57%提高至85%,用户数从7.8亿人提高至11.9亿人。这意味着,人的发展能力大幅度提高,即人均拥有信息量、知识量以及应用能力普遍地提高,并强化了更大范围的互联互通,分享、共享信息资源,这就为创造新经济、发展新经济、分享新经济提供了巨大的信息网络平台。加速互联网与各行业渗透融合,大大地促进了各类新兴产业快速增长,同时也大大地改造并提升了传统产业,从而创新和加速发展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

  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2020年的人才发展总目标是: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确立国家人才竞争比较优势,进入世界人才强国行列。 我们估计,人才资源总量将达到2亿人以上,人才资源占人力资源总量的比重提高到17.6%,其中从事研究与开发活动人员全时当量超过550万人年,每万劳动力中研发人员达到70人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超过8000万人,均超过《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2020年目标。 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亿众创富(创造各种财富),市场主体登记数从2015年的7700多万户增至2020年的1.1亿户,占总人口比重从%提升至%。积极吸引学成回国留学人员,估计“十三五”时期累计可达到200万人,相当于“十二五”时期(131万人)的1.5倍以上。积极吸引海外各类专家人才,力争从“十二五”时期的300万人次提高至“十三五”时期的450万人次;积极吸引来华外国留学生人数翻一番,累计达到250万人次,相当于“十二五”时期(162万人次)的1.5倍以上;三者合计达到900万人次,这表明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吸引人才的国家之一,到中国留学,到中国工作,到中国创新,到中国创业,到中国挣钱,将成为世界各类人才走向新潮流。

  第三,协调发展目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早在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到2020年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实际上,在过去十年,这三大差别扩大的趋势,先后出现了根本逆转,呈现了“趋同”的趋势。为此,“十三五”规划首次提出缩小城乡区域差距的核心目标。

  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我国正处在城镇化加速阶段,“十五”时期,城镇化率提高6.77个百分点;“十一五”时期,城镇化率提高6.96个百分点;“十二五”时期,城镇化率提高6.15个百分点;预计“十三五”时期,城镇化率预期目标将超过60%。(见表5)首要任务是提高城镇人口素质和居民生活质量,把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有序实现市民化作为首要任务。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完成约1亿人居住的棚户区和城中村改造,引导约1亿人在中西部地区就近城镇化(3个1亿)。到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常住人口达到8.4亿人,比2015年增加7000万人,我们估计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会超过60%,常住人口会超过8.6亿人;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出台居住证制度,到2020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5%,户籍人口达到6.3亿人以上。这都会进一步促进城乡区域差距缩小。新型城镇化建设,实现“三生”统一协调,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发展各具特色小城镇、智慧城市、绿色城市、森林城市、海绵城市等多样化的城市。 

  

  不断缩小区域发展差距。2004年以来,中国的地区差距呈现持续缩小的趋势,各地区人均GDP差异系数从2004年的75.1%下降至2014年的43.5%,下降了31.6个百分点,我们估计,到2020年,各地区人均GDP相对差异系数还会下降至40%以下(见表5)。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达到更高水平。这反映了实施“沿海率先发展”、“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四大(板块)战略,即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取得了十分积极效果,也反映了市场机制促进人口流动、劳动力流动的作用越来越大,这就形成了“两手合力”,促进中国地区发展差距持续缩小。目前,中国区域发展战略扩展为“4+3”的新版本。在东、中、西、东北地区“四大板块”的基础上,又加上“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基于“两横三纵”为特征的城镇化发展战略所涵盖20多个经济区(可以定义为“小格局”),进一步通过区域战略整合起来,形成国内区域发展的“大格局”,把国内区域与周边和沿线国家发展共同合作统一,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世界经济一体化,这将极大地重塑21世纪中国与世界经济地理。

  继续加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高铁营业里程达到3万公里(见表6)、覆盖80%以上的大城市;新建改建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约3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15万公里,建设15.2万公里通建制村沥青(水泥)路;建设沿海、沿江、沿边、沿线(“一带一路”)“四沿”大通道;建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世界级机场群;推进上海、天津、大连、厦门等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新增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约3000公里;农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8%;实施“宽带中国”重大工程,98%的行政村实现光纤通达,实现城乡宽带网络全覆盖,覆盖90%以上的贫困村;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中国正在加速基础设施现代化,在世界上投资规模最大,技术设备工程最先进,建成运营长度最长,覆盖国土面积最广,服务人口数量最多。 

  

  第四,绿色发展目标是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

  耕地保护作为红线。采用全口径的GDP,有助于不仅促进工业降低单位产出水耗,也有助于促进农业、服务业及全社会降低单位产出水耗。这包括两个核心指标:一是耕地保有量18.65亿亩。从“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将耕地保护作为一条红线之后,中国耕地面积自1957年以来持续减少的趋势根本改变,从2006年之后出现了“脱钩”,即经济增长、城市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而耕地保有量基本不变。二是新设约束性指标: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3256万亩以下,旨在不断提高建设用地人口密度、经济密度。

  高效利用水资源。这包括一项核心指标:今后五年,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23%,“十一五”、“十二五”规划是采用“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30%”的指标;次优先指标三项:用水总量控制6700亿立方米以内,有效灌溉面积达到10亿亩以上,农田灌溉面积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5以上;限制地下水超采区超采用水。

  森林发展取得重要进展。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森林覆盖率从2015年的21.66%提高至2020年的23.04%,森林蓄积量从151亿立方米增加至165亿立方米,进一步提高碳汇能力。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全国湿地面积不低于8亿亩。实行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草原植被综合覆盖率达到56%。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到27万平方公里,大力治理荒漠化、石漠化。

  能源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大幅提高。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以内,比2015年的43亿吨标准煤增长16.3%,平均增速3.06%,但是过去了仅为2.3%,我们估计可以控制在47-48亿吨标准煤,既要限制煤炭消费总量,又要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推进以电代煤、以气代煤;大力发展绿色能源,开工建设常规水电6000万千瓦,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从2015年的12%提高至2020年的15%,不排除达到16%以上;单位GDP能源消耗强度下降1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建立地区性、全国性碳交易市场,鼓励各地区、各行业、各企业公布自主减排行动目标。

  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十二五”规划提出的目标是“环境保护成效显著”,重点是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十三五”规划首次提这一目标,这是两个规划的最大不同之处,我称之为中国环境保护战略的2.0版。如果从1996年“九五”计划算起的话,我们花了四五年计划或规划,从遏制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到改善环境质量。为此国家已经从“十二五”时期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行动计划。特别是治理大气雾霾取得明显进展,细颗粒物(PM2.5)未达标地级及以上城市浓度下降18%,全面推广车用燃油国五标准,试行国六标准,基本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地表水质量明显改善,其中达到或好于Ⅲ类水体比例从2015年的66%提高至2020年的70%以上,劣Ⅴ类水体比例从9.7%降至5%以下,主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以上,城市、县城污水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0%和85%。与此同时,继续大幅度减少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10-15%,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下降10%以上,实现与经济增长、城市发展彻底脱钩。

  第五,共享发展目标是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消除极端贫困人口。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十二五”时期,国家制定了现行农村贫困人口标准,即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高于目前国际贫困线(每人每日支出1.9美元),相当于每人每日支出2.19美元。农村贫困人口从2010年的16567万人消减至2015年的5575万人,减少了10992万人(见表7),到2020年消除国家贫困线以下人口,也意味着中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提出的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SDG发展目标)中的最核心目标,即消除绝对贫困,贫困发生率小于3%。为此,国家还专门设立了脱贫攻坚重点工程8项,举全国之力实现消除极端贫困人口目标。

  推进教育现代化,提升全民教育水平。其核心指标是: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0.23年提高到10.8年。还提出了三个次优先指标:义务教育巩固率提高到95%;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从2015年的75%提高到2020年的85%。这不仅提前实现了原定2020年70%的目标,而且也高于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82%);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以上,普及高中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见表8)还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重要目标。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战略设想仅十多年,就获得了重大进展,据泰晤士高等教育、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QS(Quacquarelli Symonds,英国一家教育组织)等多家大学排行,我国大陆已有30多所大学进入世界前500名,7所大学进入前200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跻身前100名。2014年我国高校进入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世界排名前1%的学科数近600个,进入1‰的学科超过50个。 到2020年,上述世界排名还会明显提高,与中国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大体相当。形象的讲,中国大学必须与中国经济巨人的“大脑”、“科学”、“技术”、“学术”、“思想”、“理论”、“知识”、“智慧”、“文化”等相适应、相促进,更要为世界的科技进步、文明进步作出中国大学的应有贡献。为此,国家还专门设立了教育现代化重大工程9项。

  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以上。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 

   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核心指标只有一个,为人均预期寿命提高1岁,从2015年的76.34岁提高至2020年的77.34岁,实际可能超过77.5岁。次优先指标4个,分别是一个卫生人力资源投入指标,即每千人口职业(助理)医师数达到2.5名;其他三个指标分别是健康服务产出指标:婴儿死亡率下降至8‰,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下降至10‰,孕产妇死亡率下降至18/10万,实际可能都会低于上述指标。从国际视角看,除人口预期寿命之外,其他三个指标均接近或达到世界极高人类发展组平均水平。(见表9)健康中国还包括建成全民健康社会和全民健身型社会,为此还提出了青年体质达标率达到95%以上的量化指标。国家还专门设立了健康中国行动计划8项工程。  

   实现充分就业目标。这始终是五年规划的核心目标之一,从实际完成情况来看,与预期目标要高得多。如“十五”计划曾提出400万人,实际结果为4200万人;“十一五”规划曾提出4500万人,实际结果为5771万人;“十二五”规划曾提出4500万人,实际结果为6431万人。为此,“十三五”规划提出的核心指标是,五年城镇新增就业5000万人以上。这就意味着城镇新增就业人员在1000万人以上,尽管经济增长下行,但是中国创造就业的能力在扩大,这有两个相互关联相互重叠的创造就业的因素:一是城镇化因素,最近世界银行一份重要的报告指出,推动城市发展是创造就业引擎。 2010年我国城镇就业人数从2010年的34687万人提高至2015年的40410万人,净增5723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145万人。二是服务业因素,2010年我国服务业就业人数为26332万人,到2014年增加至31364万人,净增5032万人,平均每年增加1258万人。此外,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生育高峰出生的劳动力正在大规模的退出就业队伍,也为新生劳动力腾出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今后,每年仍有700多万大专以上和700多万左右高中中职毕业生进入就业大军,从总体上不断提高在职在岗人力资本水平,也会明显的抵消人口红利下降的负面作用。

  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我国已出现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也在缩小的趋势。尽管《纲要》没有提出具体的指标,但是这两个双缩小趋势还会继续下去,我们预计,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差距,从2015年的2.73倍缩小至2.35倍;全国居民收入基尼系数从0.462缩小至0.45左右(见表5)。同时也鼓励沿海地区和有条件的中西部地区加大政府对收入分配调节的力度,争取所辖地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对差距小于两倍。这也是实现全面建成惠及十四亿人口的小康社会重要标志、最大亮点之一。

  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全覆盖。其核心指标是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从82%提高到90%,堪称世界最大的社会保障安全网。次优先指标城乡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约有13.3亿人口,堪称世界最大的医保安全网,逐步提高个人、社会和财政补助标准 ,使制度更加公平、更加合理、更可持续。加快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标准,为各种特困人员、临时救助人员提供援助,使他们能充分的分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果。

  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2000万套。到2020年,基本消除各类棚户区,这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同时,城镇保障性住房覆盖率达到20%以上,为中低收入家庭或外来人口提供租赁房,基本实现住有所居的目标。

  第六,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城乡人口全覆盖。实现广播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电视节目综合人口覆盖率达到99%,服务人口均超过13亿人口以上;有线广播电视进入农民家庭覆盖率,从目前的1/3左右提高到2/3左右;大力改善市县公共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设施条件;提高村级综合文化中心功能和使用效率;贫困地区县县配有流动文化车;加快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推动中华优秀文化网上传播;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到2020年,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6%以上,文化产业及相关产业吸纳就业人数约占全国非农产业人数的6%以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生产国,2015年电影制作达到686部,电影总票房收入达到440亿元,同比增长48.7%,其中国产影片占六成, 在“十三五”时期,将成为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和第二大海外电影市场。

  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中国继续成为全球文化最大出口国, 文化产品贸易总额再翻一番。积极推动中央电视台在全球主要国家落地,不仅进入主要宾馆,还要低费或免费进入家庭。实施公民道德建设、中华文化传承等工程。

  四、“十三五”发展目标的特点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充分体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要求,也具体体现了五大发展的核心理念。在目标制定上,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促进全体人民的发展,真正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分为四大类: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资源环境。选取得当,具有代表性、充分体现创新驱动、结构优化、补齐短板、改善民生、绿色发展。各项指标的目标值都经过了深入分析、反复论证、精心测算,既满足发展的客观需要,又留有充分的余地,既考虑了现实的可行性,又能够通过努力如期实现。

  从“十三五”主要指标来看,经济发展有4个,占总数的16%,实有5个,实际占总数的15.2%;创新驱动有4个,占总数的16.0%,实有5个,实际占总数的15.2%;民生福祉有7个,占总数的28.0%,实有7个,实际占总数的21.2%;资源环境有10个,占总数的33.0%,实有16个,实际占总数的48.5%。(见表10)

  与“十二五”规划主要指标相比(见表11),总指标数从24个增加至25个,实有指标从28个增加至33个;约束性指标从12个增加至13个,实有约束性指标从16个增加至19个。此外,《纲要》还提出了43个次优先指标,也充分反映了五大发展理念的目标。这反映了强化政府在规划实施中的职责,更加体现中央政府负责宏观调控,地方政府履行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的基本职能。也更加体现了各级政府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包括公共财政、公共投资、公共设施、公共政策等),全心全意为人民提供公共服务,以看得见的手为市场主体这一看不见的手提供良好的投资环境、法治环境、营商环境,降低各类外部成本,减少各种外部风险。

W02016031534617102655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