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防止盲目投资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作者:李国灿    发布:2013-05-17    阅读:29653次   
    连续八年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都强调提出:要防止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国民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以及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更与企业的兴衰成败密不可分,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是盲目建设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我国经济领域里的一个顽症。早在九十年代初期,卖方市场正向买方市场过渡之际,市场供求约束增强,某些部门产能过剩重复建设已相当严重,根据当时国家统计局调查900多种主要产品,其中一半左右的产能利用率均在60%以下,最低的只有10。2%,重复建设是主要原因之一。棉纺行业1990年全国己有3890万纱锭,大大地突破了原计划2565万纱锭的规模,造成1000万纱锭的产能空置,导致1998年全行业压锭512万,下岗职工66万人。由于棉花供应不足,很多企业处于停工状态,北京、天津、青岛、无锡等20个大中城市的纺织工业出现经济效益滑坡的局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这些城市产业的合理布局。九十年代中期随着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投资体制改革也在开展起来,当时国家强调改革的突破口是政企分开,把决策权交还给企业,政府职能转为管方针、管政策、管监督,此举为的是加强企业投资决策的责任感,以防止投资决策失误盲目建设,增进效益。时过将近十年,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仍屡禁不止。三十九条浮法玻璃生产线建设,无视宏观产业政策的指导,冒然建设起来,由于超出市场容量有的企业产销率低于50%,无法达到设计产量,投资回收期无限延长。葡萄酒的价格大战,口感差不多的750ml葡萄酒,有的企业每瓶卖12元,有的只卖8元,有的只卖6。1元。绒服大量压库,全国生产绒服的企业有2000多家,年产量约5000万件,2001年只销售1800万件,压库3000万件。有些公司产销率只有20——30%,损失严重。有些地区房地产开发过热,销出量只有交付使用量的50%。根据有关媒体调查报导,2003年上半年600种主要商品中供大于求的占86%,供求平衡的占14%,没有一种是供不应求的。投资中的效益不理想已长期存在,投资效益增长远远低于固定资产增长,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7%是改革开放以来较高的一年,而去年1~9月份上市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仍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只有3。65%,己经低于银行贷款5。31%的利率。银行不良资产虽然有所下降,但仍有2。44万亿元,不良资产率17。8%,这种不良现象的产生,盲目投资是其原因之一。微观是宏观的基础,企业投资项目效益不好,就会影响到国家财政收入,问题的发生不仅是浪费了国家资源,影响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增加就业风险,降低了投资的积累能力,进而影响经济的持续增长。我相信大家对上世纪1988年、1993年三次因盲目投资致使投资过热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负面影响一定会记忆犹新吧,当时通货膨胀率CPI超过4%,工农业生产成本剧增,利润下降,人民生活水平因物价上升而下降。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严重失衡,经济运行波动幅度超出了常态。国家从货币供应量、信贷调控、在建项目清理,新建项目严格审批制度等方面采取宏观调控的有效措施,才使经济运行和发展趋于正常。
    盲目投资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有宏观、微观,国内,国外,主观、客观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但不管复杂程度如何,物有物理、事有事理,事的权变性不能取消它的规律性,只是内在规律的性质表现形式更为复杂,更难被认识、被掌握而矣。根据作者过去长期从事固定资产项目审理工作的经验认为:盲目投资的主要原因可归纳为下面几个方面:
 
   一、 思维中的误区
 
    1、 过于强调竞争的正效应,为盲目投资制造舆论,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经济,只有竞争才有发展。因而有人认为只要明确投资主体并承担风险,就不要怕重复建设,通过竞争可将劣质企业淘汰出局。如果国家经济管理部门持有这种思想,就会推行企业开办我登记,你赚钱我抽税,你破产我清理。对企业低水平重复建设、重复生产,可以听之任之,放任自流;如果投资者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在投资决策时,总是会选择容易复制而成本又低的产品进行生产。去年以来,钢铁、汽车(高能耗的)、电解铝、水泥等行业,存在着建设规模过大的问题,这些项目都是明确投资主体并承担风险的,他们复制的都是工业老产品。这种观点实质上是为重复建设鸣锣开道,作论引导。众所周知:市场经济的基本职能是优化资源配置,用供求关系调节商品价格,进而调节经济者之间的利益关系,通过竞争优胜劣汰。但是优化、调节、竞争都应在规范中进行的,如果过度竞争,则会浪费资源,增加机会成本,扭曲了供求关系调节利益分配的本能,优胜劣汰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竞争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牺牲太大的社会利益去行竞争,就会物极必反,为国家和投资者带来过大的不应有的损失。同时在市场经济中用竞争促进发展不是唯一的手段。合作、创新同样或者更能促进经济发展。就目前来说,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够规范,不够完善,如果用上述观点来指导投资实践,只强调竞争的正效应而忽视竞争的负效应,是有害而无益的。然而,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而过度竞争其负效应是严重的。那么,谁去掌握使其重复建设不“过度”呢?是政府、市场、消费者、还是投资者?政府已在转变职能,把原先的行政职能部分移给协会,从现在来看,大部分协会的调控手段不强,统筹协调乏力,无济于事。这样政府除了对涉及国计民生,国家安全的重大项目外,其余的量大面广的项目就没有人管了,任其盲目发展,自生自灭。市场是商品卖者和买者的交易场所,交易情况是畅销还是滞销可以从量中显示出来,从中告诉人们建设和生产有没有“过度”,但是它不能直接指令企业什么项目不应建设,什么产品不要再生产了。所以市场只能起着警告和惩罚的作用,但不能直接起到强制执行的作用。更为重要的是,当市场反映商品过剩时已经造成盲目投资的损失了。而消费者购卖的原则是花最少的代价,购回需要的物美价兼的商品,价格越低越受欢迎,至于重复建设的负作用反馈于国民经济,损害了社会利益是不会理及的。而企业投资者则不同,他是投资建设的主体是项目的决策者,是控制“过度”投资的执行者,是防止盲目投资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关键在于他的价值观和自律性。所以要防止盲目投资首先要提高投资者的素质,加强其投资行为的自律性。
 
    2、 有人对唯物辩证法的质量互变规律理解不够全面,认为事物发展总是先有量然后再有质的,因而一个产品的生产,大家都可以重复生产,通过竞争整合存优汰劣,才适应市场需求。人们持了这种观点就为重复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而在实际中并非如此,不一定大家都生产才能达到优化状态的。过去重复生产的产品大都有国家质量标准,有成熟工艺,不需把市场竞争作为达标的实验场所。
 
    3、 目前在社会上有一种观点,把建设失误完全推给“产权”问题上,认为产权明晰就一切问题都可以解决了。视产权明晰为一种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作者认为,产权明晰只能增强投资者的责任感,对项目决策中粗率从事,不慎重而使决策失误,导致盲目投资是有效的,但是构成投资失误的原因不仅仅是责任感的问题,还有其他方方面面的因素,所以说要想切实减少盲目投资,不能全部寄托在明晰产权上,还得采取多种有效措施。
 
    4、 对中央提出的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的认识不深,有片面性理解。中央提出要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初衷,所指的低水平是包括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综合效益水平即(含社会、经济、生态环境效益),但是在实际中往往片面理解为低技术水平不能重复建设,而工艺、装备技术水平高的项目就可以重复建设了,以往在家电行业重复引进生产线就是其中一例。所以作者认为防止低水平的重复建设的提法可以考虑改为防止低效或无效的重复建设。以上几种思维中的误区,虽然有正确的一方面,但是人们认识上有了偏颇,就成为盲目投资为什么会成为顽症,为什么此伏彼起,为什么中央三令五申要防止,还是屡禁不止,其中不能不是原因之一。
 
    二、企业投资者有难点和盲点
    在投资活动中造成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原因,从投资者角度分析,有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从客观上来说,一是缺乏信息,在决策时,有许多情况投资者并不掌握,例如:正在生产的能力、产量,在建的产能,目前销售情况,市场容量和将来发展趋势等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己显现的今天,国际情况更难掌握。有时是因为取得决策信息的成本太高,有时是因为根本无法取得这些资料,所以投资方案中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二是决策者不能控制事物将来发展的实况,如政策的改变,国内外市场的动态变化,出口受阻转内销,协作单位违约,人才不稳定等,这些不可控制因素都会产生盲目投资,效益低下,这就是投资者的难点。
    从主观上分析企业投资者的盲点就是:1、投资者因循守旧着过时的思维定势。九十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形成,经济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市场约束逐步加强的格局,使过去制约投资效益的因素,由资源供给转变为市场价值的体现,投入与产出获利的主要矛盾逐步由供给方面转移到需求方面,市场需求对投资期望值的控制作用己成为决定因素。同时经济全球化,我国加入WTO,经济向全世界开放,逐步融入国际市场,国际产业结构的调整,科技的迅猛的发展,.以及国际市场的需求,都会影响投向。在这新形势下要求投资者决策投资的投向时应以创新的思维去考虑问题,要立足于国内,着眼于世界,致力于未来。但是就目前看来,有的投资者的思维方式仍停留在短缺经济年代上,认为产品只要生产出来就会有销路,或者使用强有力的促销策略,与竞争者抢占市场就可以长期获利,这是难以凑效的。如果我们充分地认识这点,就可以减轻重复建设的危害。
 
    2、投资者认为复制比创新容易。一般来说已生产项目的工艺、装备技术、管理都比较成熟,比创新产品容易得多,因而上马的成本低些,达产时间短些,上市速度快些,所以把资金投向老产品,于是重复建设就不断出现,这些投资者殊不知道(或是明知故犯)市场容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大家一哄而上的产品,竞争剧烈,市场占有率低,产品销售达不到保本点,就会出现亏损,投资不能回收,严重的会被淘汰出局,达不到投入资金要获利的目的。
 
    3、盲目投资产生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的依着自己资源优势上项目,各地本着自己的优势上趋同的项目,结果市场饱和,产品滞销谁的优势都没有发挥出来,不能体现市场价值,九十年代初期棉纺业就是如此,这是一个典型的实例。
 
   以上从企业投资者角度分析盲目投资的主、客观原因,可以概括为投资决策者无知、无奈、无能、无法。无知就是对盲目投资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对决策的方法、程序、条件把握不住。无奈就是国内外市场千变万化,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竞争非常剧烈,不可控的因素很多,建成前预测的情况,起了质和量的变化,效益不好,实在是无奈。无能就是创新产品,困难太大,风险又高,没有能力做到,只有复制已有产品。无法就是不正当的竞争到处皆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使市场秩序混乱不规范,达不到投资的预期效果,这种局面投资者无法控制。
 
    三、改革未能完善
 
    我国投融资体制改革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而发展并取得阶段性的成效,但是由于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和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复杂性认识不足,原先制定的改革措施有一定的局限性,配套措施又较差,体制中的许多深层次的矛盾仍未切实解决,一方面自我约束的微观基础未能真正地建立起来,就把投资决策权和经营权还给企业。另一方面是有些地区政府职能应转变而未转变的情况下,宏观管理中运用的直接手段仍在藕断丝连,同时投资要素市场条块分割仍未彻底解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1998年1月提出的改革建议,因东南亚金融危机后,我国经济面临着特殊形势而没能执行。这就为投资者盲目性不同程度在体制上预留缺口,加之我国资本市场发育要有一个较长的过程,地区和部门利益的行政干预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利益驱使助长了自我融资重复建设倾向。这就是盲目投资致使产能过剩的体制性原因。
 
   根据以上分析造成盲目投资的原因尽管有多种的表现形式,情况又非常复杂,但就其本质而言,都是主观与客观脱节,违背了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价值规律和竞争规律,导致投向的盲目性,致使效益不好,体现不了市场价值,投资期望值无法收回,甚至使企业破产而告终。
 
    几点对策建议:
 
   盲目投资的控制必须以相应的微观自我调节为基础,加以宏观适时适度的监督和调控。在正确舆论的引导下,各个部门、各个方面都重视起来,把思想统一到历次中央经济会议精神上来,多管齐下,共同努力,采取有力果断的综合措施,才能把盲目投资的损失降低到最少程度。作者有如下几点建议:
 
    1、切实提高投资者的素质。首先要深刻理解中央强调要防止盲目投资的重要性和危害性的认识,从而提高自律性。同时投资方向的正确决定,不仅仅是个指导思想的问题,它牵涉多学科的知识,决策时有经济、社会、科技、环境生态等诸方面的的矛盾要处理解决,所以必须提高投资者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有科学的决策能力,敏锐捕捉投资机会的能力,灵活多变的适应能力,决策方案的优化能力。要学好民主化、科学化的决策方法和有关投资理论、投资实务知识,这是提高投资者素质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加强投资者的自律性,根据以往的投资实践证明,盲目投资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投资者自觉性低下造成的,现在还有一种人认为: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与人斗其乐无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市场已经饱和还非要上趋同的项目,不按市场规律办事,这只会受到客观的惩罚,自食苦果。我们应该知道,在市场经济中不一定要重复建设,制占市场才有希望盈利的,还可以与其他投资者合作也能取得成功,获得双赢或多赢。当前世界上很多实体从原先热衷于竞争转为合作,这是国际上目前的一种趋势。再者,投资者可以创新市场,引导消费,研制些新、特、优产品。创新虽然风险大,但效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同时创新还有自主的知识产权,这何乐而不为呢?我们要深知合作定能产生力量,创新必能诞生兴旺的哲理意义,并在投资中加以应用。如果投资者深知这一道理,就能提高投资者的自律性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微观自我调节基础。在这良好的基础上,投资者还必须学习投资决策的实务知识。在决策时产品(服务)的在产能力,在建的产能,国内外市场容量和科技发展的趋势等方面的情况,采用宏观与微观相结合、远期与近期相结合、实物与价值相结合、动态与静态相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认真的调研、预测、分析、论证、评价后方可决策,如发现投资项目产能超出市场容量,产品结构不合理,或是政府限禁项目就应该自觉的调整投向,避免决策失误。在当前结构调整中要防止盲目投资。投资者在决定投资方向时,应从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出发,以增加国民经济后劲为目的,瞄准薄弱环节,支柱产业,高端产品。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入手,选择市场急需而未饱和的产品进行生产,从而达到优化增量,启动存量,提高效益的目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和两个资源,把握住世界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期,跟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步伐,开发研制有知识产权的产品。根据株洲市多年的投资实践证明:在投资建设中正确地处理好规模、结构、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只要投向正确,结构合理,综合效益良好,那么规模熟大熟少是无可非议的。就株洲市目前来说,要在突出固定资产投入时增强发展后劲,加大工业技改投入、交通能源建设投入,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积极稳妥地推进旧城改造。力争我市经济发展的瓶颈和薄弱环节有新的突破。今年市政府确定的株洲城市快速环道、株洲天然气城市管网工程、株洲电厂二期技改工程、株洲硬质合金厂硬质材料和整体工具生产系列改造等30多项重点工程要加快建设步伐。特别是市政府今年年初向市民承诺兴办十件实事中的建设工程务必按时优质完成,同时做好洮水水库等20个重点项目的建设前期工作。还要积极认真的做好株洲高新区最近签约的株洲康美尔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兴建生物高科工业园;株洲乘达实业有限公司新建实验室生产线和研究所;株洲天马实业有限公司建设硅溶胶模精铸生产线等10个项目引入投资2。3亿元的建设前期和建设工作。最近世界银行为了支持我省长株潭4个建设项目,同意给我们贷款1。72亿美元。其中有关我市的项目有株洲洁净天然煤工程、湘江生态经济带沿江防洪道路工程(株洲段)等项目亦应根据世界银行要求作好建设前期工作。以上项目建成投入使用后,将能大大提高我市经济实力,为经济跨越式发展,为“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为落实科学发展观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
 
    2、加强项目决策的支持工作
 
    投资者要正确决策投资方向,只靠投资者本身是势单力薄的,因为在决策时要用多学科知识作指导,同时决策者实践中存在着大量的随机性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不确定性的问题,要取得足够的质和量的信息,通过认真的调研、预测、分析、论证、评价才能把投资项目确定下来。这就要有强力的决策支持机构。目前承担决策支持的机构主要是工程咨询公司,但就质和量而言仍远远无法满足经济发展对项目决策的要求。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涉外经济投资项目日益增多。这些项目决策比国内项目困难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除办好现有的咨询公司外,建议每个专业设计院设有咨询机构承担本专业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任务。因为专业设计院对本行业、本产业的技术、经济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有较深的了解,比综合性的咨询公司有较大的优势。同时咨询机构要有足够的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力量,能够完成投资者委托的任务,在费用收取上可以比现在高些,但必须承担风险。如果由于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广度和深度未能满足决策的要求而导致失误者 ,必须负经济和法律责任。至于有的涉外或跨国项目也可以委托国外的权威咨询机构办理。加强决策支持工作的另一方面是搞好培训工作。各级协会、研究会、学会、商会等机构要经常主办投资理论和实务的知识讲座、培训班提高防止盲目投资的自律性。当前存在的一个薄弱环节是有的文化程度较低的公民,由于没有进入过高等院校,对项目决策方法和程序不甚了解,这方面的知识较为贫乏,特别是对涉外经济项目决策更无所知。所以投资时虽然有良好的愿望,但往往事与愿违,失败而告终。因而我建议教育部门在中学课程中新增讲授决策知识的内容,这是防止盲目投资的重要举措之一。
    关于提供信息的决策支持工作,目前国家经济部门,经济信息中心,中华商会、各级协会,已做了大量工作,但要继续加强。在信息获得、处理,提供的整个过程中包括收集、筛选、整理、加工、储存、应用,要保证及时、准确、适用、可靠、先进、获取方便。有关投资决策各方面的要素信息均应上网,投资者可以及时准确地在网上查询获得,这对防止盲目投资可起到很大的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为投资决策者提供满意的服务。
    在政策支持方面:国务院今年7月颁布了《关于投资体制改革的决定》。并附有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04年本),这个“决定”的颁布对投资者给予了很大的的支持。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原有的投资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打破了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集中的投资管理模式,初步形成了投资主体多元化,资金来源多渠道,投资方式多样化,项目建设市场化的新格局。但是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特别是企业的投资决策权没有完全落实,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需要进一步提高,投资宏观调控和监管的有效性仍需加强。我们执行《决定》后,投资领域可以按照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确立了企业在投资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规范政府投资行为,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营造有利各类投资主体公平、有序的竞争的市场环境,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有效配置,优化投资结构,防止盲目投资,提高效益,推动经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因而我们对《决定》应准确理解,认真执行。
    关于政策方面还有的是环保、国土、规划、科技、国资、消防等部门应该向投资者介绍有关部门的政策、规定和要求,并提供优质服务和指导。这样可以减少投资的盲目性,对投资者是一个很大的支持,也是防止盲目投资重复建设重要措施之一。
    3、搞好监督和调控工作
    防止盲目投资,投资者加强自律性是非常重要的,但由于投资者的权变性和投资过程中受到主、客观两个方面的影响,只有自律性还是不能完全凑效的,还得与他律相结合,发挥监督机制作用,把盲目过度竞争控制在萌芽状态中从而把损失降低到最少程度。
    根据国务院关于投资体制改革决定的要求,要建立健全协同配合的投资监督系统。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城市规划工商管理、国资管理、安全生产监督、审计、稽查、监察等部门,要依法加强对投资者活动的监督,凡是不符合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规定的,不得办理相关手续,各级政府的投资主管部门做好投资活动中的事后监督检查,审计机关,稽查机构对投资活动应切实负责监控。各行各业专业协会应切实发挥政府委托的监督调控职能,统筹协调规划本行业的投资活动,对投资实况的监督,并指导企业投资的投向,及时预警竞争。出资者包括银行、投资公司、股民(股东)对企业投资的投向,特别应该进行事前监督,一旦发现投资盲目投向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应该拒绝出资。
    综合以上所述,作者认为防止盲目投资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它牵涉到宏观和微观经济的方方面面,说起来容易,要做好困难,但是如果能切实做好上述提出的各项综合措施,就可以把投资的盲目性降低到社会可能承受的程度,这将能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和效益,使落实科学发展观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