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范恒山    发布:2012-01-30    阅读:5435次   

    对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来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既是重要结果,也是崭新起点。加入世贸组织给中国改革注入新的动力,按照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在世界贸易组织相关协定的促进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向前推进,取得新的进展。

    一、入世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展与特点

       2001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是一个关键的时期:一方面,经过1978年以来二十多年的改革,一些涉及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均有不同程度的触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另一方面,经济体制还很不完善,生产力发展仍面临着诸多体制性障碍。2002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大做出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部署。2003年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这一部署,对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做出了专门的安排,提出了深化改革的一系列任务。因此,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在相关改革领域继续实现一定程度突破的同时,整个改革进程显示出现一些独有的特点。
   
(一)相关领域改革实现新突破

    这一时期改革所取得的积极进展主要体现在:
   
1、公有经济改革与非公有经济发展同时推进,所有制结构不断改善。按照“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的方向,一方面,对公有经济的改革特别是对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积极展开,另一方面,不断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体制与政策环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进一步完善。

国有经济布局的战略性调整深入推进。按照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面面俱到、无所不在的国有经济继续在战线上得到收缩,国有资本更多地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结合企业制度创新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资本的流动重组打破单一企业、行业和区域的界限全方位展开。经过重组,中央企业由2002年的196家减少为2010年的122家,地方各级国有企业绝大部分转制为股份制企业或非公有制企业,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企业数量明显减少。

    国有企业制度创新全面展开。国家发布了一系列促进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法规和文件,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公司制改革的力度不断加大。按照“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形式”的要求,国有企业积极引进非公有资本,实行产业多元化。至2010年,中央企业母公司层面实行股份制公司制改革的户数已达28家,中央企业及其子公司改制面已从2002年的30%扩大到70%,一些企业实现了整体上市。省属国有企业实行母公司层面股权多元化改革的已达70%以上。与此同时,积极推进公司内部法人治理结构和其他制度创新。中央企业中有32家进行了建立规范董事会制度试点,用工、人事、分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全面展开并取得积极进展。通过各种形式推进企业改革,国有中小企业改制已全面完成。

    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大力发展和积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一些重要行业和领域,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做强做大。按照这一思路,各级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着力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国务院先后颁布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等重要文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批配套文件,各级政府着眼于消除体制性障碍,按要求清理废止和修订完善了一些限制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随着环境的不断改善,非公有制经济在这一时期得到迅猛发展。非公有资本进入了除军工、造币等极少数特殊行业外的所有领域,非公有经济占GDP的比重大幅上升。
   
2、农村改革稳步展开,城乡协调发展的体制着手建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改革入手。过去十年,农村改革在继续寻求已有领域新突破的同时,着眼于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立城乡协调发展体制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国家颁发了《农村土地承包法》,通过法律形式进一步巩固和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和双层经营体制。一些地方结合新农村建设,稳步开展土地流转试验,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适应城镇化发展和城乡统筹新形势,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规模的原则,积极探索改革土地使用办法和补偿机制。国家有关部门开展了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和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试点。各地逐步建立了农村土地流转合作制和登记备案制,土地流转工作逐步实现制度化、规范化。

    农村税费改革取得重大进展。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并在试点基础上自2006年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取消了农业税,同时将国家农场纳入取消农业税政策的实施范围。与此同时,着眼于减轻农民负担、提高运行效率、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乡镇机构改革全面推开,一批有条件的乡镇纳入了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农村义务教育改革有序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全部享受免学杂费和免费教课书政策,中西部家庭困难寄宿生获得了政府资助。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到2010年底,共有27个省份970个县实行了省直管县财政管理方式改革,2.86万个乡镇实行了“乡财县管”。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制度初步建立。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开始突破。各地、各部门继续取消了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各种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收费,农民进城就业的直接障碍全面打破,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双向流动就业的机制基本形成,统一的城乡劳动力市场初步建立。农村进城务工劳动力基本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探索积极展开。户籍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全国大部分中小城市基本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13个省区在全域范围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农村低保制度全面建立,至2010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扩大到全国27个省区,制度覆盖面达24%

        3、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程度不断提高。市场经济的发展直接体现为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不同的程度,而市场体系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舞台。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最直接要求,是推进市场开放。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相关改革加快推进,较为完整的现代市场体系基本形成。

    商品市场和各种要素市场加快发展。国务院和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大力推进商品市场对内对外开放,促进商品市场体系建设。除极少数特种商品外,商品价格全面放开,由市场供求关系和竞争机制决定。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网络销售等现代流通方式迅速发展,推动商品市场不断扩大和在全国范围自由流动与充分竞争。主板、创业板、中小企业板等股票市场先后推出,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基本形成,建立了股权期货交易体系,股票市场单边运行格局得以改变。土地市场制度不断健全,除军工、社会保障性建房等特殊用地仍实行划拨外,其他用地均实行了有偿使用。经营性用地和工业用地出让全面实行“招拍挂”制度。征地制度改革试点等稳步进行。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迈出显著步伐,行政、事业、企业单位全面实施竞争导向制度,除特殊领域外,各层次劳动者已实现了自由流动、自主择业。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现跨地区转移接续等制度的建立,为劳动力市场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市场制度建设逐步加强。整顿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是十年来政府工作的一个重点。着眼于打破行政垄断、地区封锁和市场分割,实行统一市场和公平交易,出台了《反垄断法》等一系列与市场制度建设相关的法规和文件。保障食品药品安全,打击哄抬物价等一系列专项治理整顿行动陆续展开并持续推进,颁布了全国信用体系建设总体规划,以强化企业信用为重点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全面展开。信用信息收集、评价、披露制度和失信惩戒制度陆续建立并逐步完善。专业化市场中介服务机构迅速发展,各类行业协会、商会陆续建立且市场化、规范化程度不断提高,在政府与企业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日益增强。
   
4、财税管理、投资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宏观调控体系逐渐完善。通过行政手段直接管理还是运用经济手段实施调节是衡量市场经济与否及其程度高低的基本标准。十年来,财税、金融、投资体制改革沿着市场经济的方向逐步深化,以经济杠杆为主要管理手段的宏观调控体系初步建立。

    财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政府预算体系逐步健全,预算公开性不断增强,部门预算改革不断深化。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全面推进,以国库单一账户收支为起点,通过国库集中收付资金为主要形式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政府预算制度改革深入开展,政府收支两条线管理改革全面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不断改进,完善了一般性转移支付办法,出台了专项转移支付项目。统一了各类企业的各种税收制度,特别是自2008年起实现了内外资金的所得税征缴的统一。经过多年试点,自2009年起全面实现了增值税由生产型向消费型的转变。与此同时,完善了消费税制度,改革了出口退税制度,实施了成品油价格改革,开展了资源税改革试点。

    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金融企业改革积极展开,交通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等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先后进行股份制改革并上市,国家开发银行由政策性银行向股份制商业银行转变,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向股份制公司转型。大型国有保险公司积极转制,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太平洋保险等先后改制上市。积极推进以产权改革为重点的农村信用社改革,稳步开展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建设,农村金融改革深入推进。成立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其营业网点覆盖了全国所有县市和主要乡镇,成为支持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力量。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进行,货币市场基准利率得以构建并逐步稳固。实行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弹性逐步增强。自2005年实施汇率改革以来至201012月来,人民币兑美元、欧元汇率分别累计升值25.0%13.5%。外汇管理体制改革有序展开,取消了经常项目外汇帐户的限额管理,开展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积极推动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投资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国家出台了投资体制改革方案,除关系经济安全、影响环境资源、涉及整体布局的重大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及限制类项目外,其他项目由审批制改为核准制或备案制,企业投资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开展了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试点,中央预算内投资管理制度不断改进。

        5、就业和分配体制改革逐步展开,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就业体制、分配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也是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核心内容。这些年来,围绕增加就业、改善分配关系和建立保障制度,由浅入深的推出了一些改革措施,一些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

    积极推进就业体制改革。颁布了《就业促进法》等法律法规,坚持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努力扩大就业再就业。适应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消除城乡二元经济体制、统一劳动力市场等需要,国家在准入门槛、税收优惠、贷款发放、创业培训、信息咨询、创业服务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创业就业环境,着力消除制约就业再就业的体制性障碍。通过完善服务体系,加强对口支援等,帮助特殊困难地区、特殊困难群体就业,并将大学生就业纳入就业再就业工作体系。颁布了《劳动合同法》,规范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

分配体制改革曲折前行。推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各种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建立了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推进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国家统一的职级与职务相结合的工资制度和工资正常增长机制。

    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障达到全覆盖并实现省级统筹,养老保险关系跨省转移接续办法着手实施,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水平逐年提高。建立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成。加强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管理、保障性住房政策体系逐步完善。社会福利、优抚安置、慈善和残疾人事业进一步发展,国家决定在境内证券市场实施国有股转持保险基金投资,拓宽了社保基金筹资渠道。
   
6、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制进一步深化,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状况逐步改善。伴随着经济领域改革的向前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领域改革也不断向纵向展开,社会事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促进了社会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科技管理体制逐步深化。“稳住一头,放开一片”的分类改革成效明显,面向市场的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基本实现了企业化转制。国家支持从事基础研究、战略高技术和重要公益研究的研究机构积极推进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建设,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制定并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启动实施,国家财政对科技的投入大幅增长,支持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形成了一批向国内外开放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研基地和创新平台。结合体制改革与科技创新,企业作为技术创新和科技投入主体的地位基本确定。

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推进。制定和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促进教育体制创新和教育质量提升。全面实现城乡免费义务教育,推进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制度全面实施。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对农村经济困难家庭、城市低收入家庭和涉农专业学生实行免费。实施国家助学制度,覆盖面从高等学校扩大到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中。推进高等院校改革,不断优化教育结构、改革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建立规范运行的现代学校制度。

    文化体制改革稳步进行。一大批经营性文艺院团、演出公司、电影公司、音像公司、影剧院和出版单位进行转型改制,成为面向市场、自主经营的文化市场主体。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进一步推进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活力增强、服务改善。推进了中小学教材招投标、广播电视制播分离、党报党刊剥离经营业务等改革。推进国有文化单位改革,通过制度创新、兼并重组、资源整合等,形成了一批竞争力较强的国有或国有控股大型文化企业或企业集团。社会资本以各种形式投资文化产业的步伐加快,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正在形成。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出台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为推进文化改革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指明了方向。

    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在多年探索基础上,20093月国家出台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意见及相关实施方案,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围绕“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重点推进了一些领域改革,成效逐渐显现。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覆盖面不断扩大,参保率、参合率稳步提高,政府对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补助标准不断提高。政府举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大部分已着手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乡村卫生医疗条件逐步改善,以培养全科医生为重点的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规划全面实施。加快实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强化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迈出较大步伐。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全面启动,医院管理体制、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和监管机制等方面探索深入展开。
    
7、涉外经济体制改革全面深化,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是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进程、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的重要途径,而深化涉外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环节。在“入世”的有力推动下,我国涉外经济体制改革逐步走向纵深,开放型经济水平不断提高。

    大力完善外商投资管理机制。不断简化外商投资企业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限,降低进口关税,推动投资贸易便利化,大力推进市场开放,陆续开放了旅游、物流、医疗、电信、分销等重要产业领域,允许外资从事银行、证券、保险、会计、法律服务等重要经营活动,促进外商投资设立创业投资企业、参与不良资产重组处置、并购境内企业、对上市公司进行战略投资、设立合伙企业等。及时发布与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和相关投资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积极改善外商投资环境。适应市场经济和世贸组织规则的要求,不断完善涉外法律法规体系,创造公平和可预见的法制环境,确保各类企业在对外经济活动中的自主权和平等地位,积极打造开发区、自贸区、试验区、示范区等多种平台,为外资进入和经营创造便利条件。

    积极健全对外投资服务体系。国内企业“走出去”的促进、服务、保障、监管体系全面改善,对外投资日益便利。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鼓励与规范企业对外投资与贸易。加强宏观指导,制订了重点国别和行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定期发布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投资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建立健全对外投资协调机制,推动建立境内外对外投资中介服务组织,不断提高投资效益。建立并逐步完善对外投资工作境外安全风险预警和信息沟通制度,切实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贸易壁垒与摩擦应对机制逐步建立。形成了中央、地方、企业和中介组织“四位联动”体系,建立了产业损害调查精细化管理等机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积极做好应对特保、反补贴等相关工作。同时,建立强有力的服务体系,支持企业应诉工作。
   
8、行政管理体制改革逐步推进,市场经济法律制度加快建设。适应“入世”和建立完善市场经济的需要,着眼于建立服务、责任、法制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艰难前行并取得一定进展。与此同时,着眼于确立制度、理顺关系、规范职责、保障权益,法制建设特别是经济法制建设加快推进,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基本建立。

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逐步把政府职能转变到实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行政管理方式不断改进,至20107月,国务院部门分五批取消和调整行政审批事项达2183项,地方各级政府取消和调整达7.7万多项,分别占到原有管理事项总数的60%和一半以上。结合推进投资体制改革等举措,相当一部分原有审批事项调整为通过核准和属地备案方式进行管理。与此同时,加快政府管理法制建设,积极推行依法行政,不断深化政务公开。“入世”以来,伴随整个法律体系的不断完善,政府立法不断加强,出台了一大批行政法规。自20076月起,除涉及国家秘密、国家安全的外,行政法规草案原则上都在网上公开,广泛向社会征求意见。国务院还制定了《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政府信息通过电子媒体、新闻发布会等各种有效平台向社会公开发布。2010年各级政府还实行了财政预算公开。相应推行行政问责制度和政府绩效管理制度。政府机构改革相机推进,2002年以来,与政府换届相结合,国家进行了两轮政府机构改革,2008年进行的新一轮政府机构改革,明确了“大部制”改革的思路。配合农村税费改革和农村综合改革,于2004年启动的改革开放以来的第四次乡镇机构改革进行顺利,有效遏制了乡镇机构和人员编制膨胀的势头,到2010年底已有70%的乡镇进行了改革。与此同时,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规范和加强,国家颁布了《公务员法》,实行了“凡进必考”的制度。

    全面推进经济法制建设。着眼于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需要,按照把行之有效的改革开放措施规范化、制度化和法制化的基本要求,经济领域的立法工作加速推进,制定了证券法、合同法、招标投标法、信托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政府采购法等法律,修改了对外贸易法、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外资企业法、专利法、商标法等法律,经过这一时期的努力,中国特色社会经济法律体系初步形成。

    从总体上看,与十年前相比,中国市场经济取得了较大的进展,这一点,也获得了国际上的广泛认同。迄今,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国家和地区已超过140个。
   
(二)十年来市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应该说,对于改革中的中国来说,人们对于加入世贸组织有一个逐渐认识和适应的过程。一般的认识是,中国应充分抓住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机遇,积极进入世界经济舞台,有效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但是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也应努力规避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风险,防止因体制对接或规则履行对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伤害,甚至导致其他更严重的后果。这种认识不仅制导着人们在国际经济活动中的行为,事实上也影响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加之其他一些原因的影响(如国际金融危机),使十年来的中国改革呈现出一些明显的特点。归纳起来主要是:
   
1、改革在总体上沿着市场经济方向朝前推进。基于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中共十六大进一步明确了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的战略部署,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依此作出的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进一步强调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的推动下,这一改革方向没有受一些主客观原因的干扰出现改变。其有力地证明除了上面列举改革新取得的实际进展外,在改革理论上也出现了一些方面的重大突破,如提出 “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资本、集体资本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要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依法保护各类产权,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转,保障所有市场主体的平等法律地位和发展权利”,以及提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关键”等。
   
2、改革在开放的“倒逼”与推动下深化拓展。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对外开放战略的一个重大步骤,受加入世贸组织的直接影响,我国对外开放的步骤明显加快,而开放促改革也就成为这些年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适应开放而推进的改革,在两个方面大大加快了步伐,一是从整体上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这包括根据世贸组织规则清理、修订法律法规,建立稳定、透明和适应经济全球化需要的涉外经济管理体制等;另一是积极推进相关专项领域的改革,以有利于“引进来”和“走出去”,包括降低关税和进一步开放银行、保险、商业等重要服务贸易领域。
   
3、改革在发展波动中曲折前行。在改革开放之初,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桎梏十分明显,改革作为生产力发展的动力与保障作用因而也十分明显。但在改革进入攻坚阶段,改革向调整深层利益关系突进的今天,改革与发展的关系反而显得比较尴尬:在有些人看来,改革触及深层利益关系所引起的震动会直接影响发展的速度。尤其是当现阶段改革和发展的联动效应不如初期那样直接和显著时,许多人甚至忽视了改革对发展的推动功能;而当大规模的投资刺激政策很快使面临国际金融危机严峻挑战的中国经济增长止跌转升时,当前改革对发展推动作用的纽带就完全被一些人们实际上割断了。于是,评估改革举措只能在发展的缝隙中被偶然推出和艰难实施,而对于一些人来说,改革也就成了挂在口中的术语。

        4、改革过程表现出“前快后稳”的行进节奏。这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与加入世贸组织密切相关,“入世”后履行规则的自觉性和履约时间的紧迫性使前一阶段表现出“突变”和“快进”的特点,而相关承诺的兑现及对规则本身的逐渐适应则使后一阶段表现出“平缓”和“渐进”的特点。而另一方面则与改革向深层推进难度增加、利益关系调整难度加大密切相关。换一个角度来说,是与被改革对象的“软磨硬抗”有关,特别是当改革的对象是改革推动者本身时,就更加会直接影响到改革的力度与节奏。还有一个重要的情因素是,自2003年后,专门从事经济体制改革工作的职能部门被撤销,改革的总体指导和全面推动面临挑战,而各个专项改革直接由各相关职能部门自己负责推动,自己改自己,需要很大的魄力和很强的自我牺牲精神。

        5、改革在某些领域进展缓慢。在一些方面的改革出现重大突破的同时,也有一些方面的改革陷于停顿,甚至出现“回潮”。广遭议论和诟病的重要领域之一是垄断行业的改革。早在入世之初,加快推进和完善垄断行业改革就成为政府完善市场经济体制部署中的重要任务,并且改革的思路与方向也十分明确。垄断行业引入竞争机制、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一度成为深化改革实践中的一个亮点。但近些年,垄断行业改革几乎没有得到实质性推进,石油、石化、电信、电力、民航、铁路等领域独家绝对垄断的状况有增无减,而在这些行业之间,相互封锁、不良竞争的行为时有发生。

    二、深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形势与要求

    从总体上看,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离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中国改革仍处于攻坚时期,深化改革面临着新的形势,背负着新的要求。
   
(一)当前改革面临的形势

    深化改革的要求,一方面来自现有体制本身,一方面来自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当前改革面临的基本形势是,从现状看,一些重要的体制关系仍没有理顺,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未来看,实现科学发展需要良好体制来推动和支撑,不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
   
1、一些重要的改革环节依然薄弱。尽管通过这些年的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一些方面的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有一些关键的领域没有得到根本触及,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主要有:(1)垄断行业改革进展缓慢,国有经济一家独大的状况没有明显改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遭遇的无形障碍仍然很多,自由进入法律没有禁止的一些重要的领域仍然面临较大的困难,非公有制企业在财政、融资等方面还没能实际享受与其他企业同等的服务。国有大型企业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总体上不够规范,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没有真正建立起来。(2)统一开放的全国市场还没有真正形成,无序竞争和独家垄断同时存在。社会信用制度还很不完善,社会信用意识总体薄弱,制假售假、商业(行业)欺诈等违法违规现象比较严重。(3)各级政府间事权不清晰,以致难以建立起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继而影响着公共财政体制的真正建立。(4)收入分配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一次分配公平性较差,收入分配调节力度较弱,地区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因发展机会不均等和分配过程的不公开而不断扩大。(5)财政、金融等公共政策对不同性质的企业和社会组织体现着区别,教育、卫生、文化等公益事业在不同地区的人群中存在着差别,就业歧视、社会保障不平衡等仍然存在,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的状况还比较严重。(6)政府职能转变不到位,政府部门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仍然较多且在很大程度上借助审批方式,在比较特殊的时期尤其如此,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政府行政层级较多,结构不合理,行政运行成本高昂。
   
2、国内外环境变化对改革提出了新要求。世情、国情继续发生着深刻变化,进一步凸现了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经济体制的必要性。从国际方面看,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着新的突破,合作、交往、联动成为基本主题。与此同时,面对着开放的环境和不进则退、不取则予的现实,基于维护自身利益和争取更大利益,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会更加激烈,这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仍然存在,并且还在以某种形式继续发展,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的情势下更是如此。面对这种复杂的环境,各国必须同时做出双重选择:一方面,必须积极融入全球化和一体化进程,从而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上利用国际市场,获取资源和配置生产要素,拓展经济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必须有效保护自己,避免在这一进程中自身资源要素被抢夺,市场被侵占,利益被掠取。这样,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和市场抵制会更加严重。中国也面临这样双重选择。在现实中,合作与竞争融为一体,我们应当正确观察,沉着应对,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把握好自身在全球分工中的新定位,积极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从体制建设的角度看,一方面,要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和思维,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努力形成主动融入国际市场,承接经济全球化机会和利益,并依托适当的平台掌握更高层次利用全球资源要素主动权的体制机制,这就是与国际通行做法相一致的,或者说与国际化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另一方面,要切实树立风险意识,在扩大和深化与各方利益汇合点的同时,着力构建防范境外风险传导,有利于抵御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维护我国内外权益的体制机制。这意味着,除了继续利用好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则外,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必须切实地把握自身国情,体现阶段色彩,并且在一些必要的方面坚守原则与底线。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的体制应是一个寓含风险应对和基本利益保护机制的开放体制,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体制。从国内方面看,经过几年的努力,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中国经济迅猛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已经居世界第二。但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我们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工业化、城镇化等将持续深入发展,我们仍需要追求比较快的增长速度。但是,我们不能再以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为重心。一方面,经过这些年粗放型的增长,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也就是说,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大大强化;另一方面,经济运行本身也存在一系列问题,突出的如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悬殊、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差距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等。这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和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系,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促进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换言之,新时期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从体制建设的角度说,面对还很不完善的经济体制和十分艰巨的改革任务,更要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而为了实现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持久和谐稳定,也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坚定不移地推进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二)深化改革需要把握的基本要求

改革越向深层推进,改革承载的使命越厚重,改革面临的风险也就越大,这不仅表现在改革推进的艰难性上,更表现在改革进程可能形成的曲折性上。改革停滞固然危险,而改革如果走形变样将更加危险。因此,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把握科学的操作原则。从总体上看,特别要注重这样三个方面:
   
1、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方向。改革的最大曲折莫过于偏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方向。我们说我国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所谓“攻坚”,从表象看,是攻克那些制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健全的关键性体制难题,而从本质上看,则是调整深层次的权力和利益关系。在当前具体事项的改革权力分别为一个个具有特殊利益诉求的职能部门掌握时,改革很容易受到利益牵制而延缓或异化,也就是说,一些重要改革举措在推进过程中出现走形变样。再者,今天的体制建设已经从“零件制造”转到了“整体组装”阶段,对具体操作的要求更加精细严谨,稍有不慎就会偏离正确的轨道,因此,必须特别注重改革的方向问题,并从操作原则和推进方式上予以保障。坚持市场经济的基本方向,必须始终站在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高度;必须努力保障并积极扩大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致力于实现社会成员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和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
   
2、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内容,是要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改革要紧紧扣住这一核心内容,着眼于转变政府职能、理顺中央和地方财权事权、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产权制度等关键环节,避免一味追求GDP增长速度而忽视发展质量和效率,强化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重点领域深入展开,并从整体和专项层面全面建立起促进科学发展的保障体制与约束机制。
   
3、着眼于不断提高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水平。要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用全球视野和世界眼光观察自身,以开放促改革,适应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进程和国际市场变化的格局,不断深化相关领域的改革,促进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国际化与规范化,构建扩大国际合作交流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有效运用国际规则,充分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建立均衡、普惠、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构筑防范不正当竞争和维护我核心利益的保障机制,从而使自己在目前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导地位,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更多地获取世界市场利益。换言之,就是要着眼于提高自己融入和把握国际市场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能力,有针对性地推进各项改革,健全体制机制。

    三、下一步推进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与路径

    国际国内环境对深化改革提出了迫切要求,新时期新阶段改革的任务更加艰巨,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花更大的气力和精神全面推进各领域改革,并寻求适宜的改革路径,确保改革平稳顺利而又富有效率的向前推进。
   
(一)新时期改革的基本思路

    下一步,要加快关键领域的改革攻坚步伐,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科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主要是:
   
1、大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继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理顺政府与企业、与市场的关系,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以及政府与市场中介组织分开。可以由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承担的事务,全部移交给企事业单位和市场中介组织。为此,必须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减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减少政府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可通过市场主体自主解决和市场竞争机制有效调节的事项,一律不再纳入行政审批范围,必要的行政审批,可以上升为法律法规的,尽量通过法律法规来体现,能通过核准和属地备案方式管理的,一律实行核准和属地备案制度。投资活动是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活动,要特别注重大力推进投资审批制度改革。与此同时,进一步推进政府管理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二是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着力解决机构重叠、职责交叉、政出多门问题,加强和完善从事经济调节和社会管理的机构,撤销直接从事或干预微观经济活动和社会事务的机构。整合部门职能,撤并职责相同或相近的部门,建立起分工明确、精干效能的大部制。根据经济社会事务管理责权的划分,理顺中央和地方在一些重要领域的职责分工,相应调整上下级政府的机构设置。适应政府职能不断转变,统一市场逐步推进、区域一体化深入发展以及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加快改善的要求,优化行政层次,适当减少行政层级。三是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从对重大事项的决策在坚持集体审议的同时,可通过调查研究、专题咨询和公示公证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推行政府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制度,加强对权力的监督,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四是分类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按照政事分开、政企分开、管办分开、营利性和公益性分开的要求,积极稳妥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单位的改革。
   
2、积极深化国有经济改革。一是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运用各种有效手段,继续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引导和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推动国有经济严格按照市场规则运作。二是继续推进国有大型企业制度创新。视条件对国有大型企业分别实行整体改制上市或股权多元化改革。有必要保持国有独资的要积极推进公司制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机构。取消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行政级别,并完全建立市场化的遴选制度,相应建立起规范的激励约束机制。三是以对外放宽市场准入、对内创新产权结构为重点,大力推进垄断行业改革。对铁路、盐业等行业,要着力实现政企分开、政资分开;对电力行业,要积极推进输配分开,强化用户用电选择权;对电信、石油、民航等行业,要努力实现行业内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开展互惠服务,并进一步推动形成平等有序竞争的市场环境;对市政公用事业,可进一步健全特许经营制度和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完善邮政普遍服务和竞争性服务分业经营制度。四是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坚持政府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完善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监督体制,建立健全覆盖全部国有企业、分级管理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收益分享制度,完善国有企业资产、行政事业单位资产和自然资源资产等的监管制度。
   
3、进一步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一是全面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配合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没有禁止的行业和领域,支持和推动非公有制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并购等多种形式,参与国有企业改革重组。二是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环境。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强化法律法规约束,破除各种有形和无形障碍,真正营造出非公有制经济与其他经济成份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服务保护并一视同仁接受监督管理的制度环境。
   
4、不断加快财税体制改革。一是积极理顺政府间财政关系。合理界定各级政府事权,在此基础上,理顺各级政府间财政分配体系,建立健全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税体制。特别要在文化教育、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领域划清中央与地方的职责。围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及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等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加一般性特别是带有均衡性质的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例。积极扶持欠发达地区发展,保障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的必要财力,合理调减专项转移支付。同时积极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强化省级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支出责任,继续推进省直管县财税管理制度改革,健全县级基本财力保障机制,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地方政府债务管理体系,支持建立规范安全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二是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健全预算编制、报送、监督相互协调和有机制衡的机制。强化公共财政预算,增加公共服务领域投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规范预算编制程序,不断扩大预算领域,深化预算内容。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政府采购等改革,进一步完善预算信息管理制度,不断提高预算的透明度。三是推动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逐步扩大增值税征收范围,将一些生产性服务业领域纳入试点,相应调减营业税等税收,从制度上解决货物与劳务税收政策不统一问题,逐步消除重复征税。合理调整消费税征税范围、税收结构和征税环节,促进积极消费、绿色消费和理性消费。完善资源税征收,推进耕地占用税改革,开征环境保护税,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研究推进房地产税改革,促进房地产行业健康发展。继续完善个人所得税改革,逐步建立健全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探索建立财产税制度。与此同时,逐步健全地方税体系,赋予各级政府适当税收管理权限,支持培育地方支柱税源,促进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