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世界经济增长宏观情况简介及分析
作者:廖仁平    发布:2009-05-04    阅读:2215次   
世界经济增长宏观情况简介及分析
《财富保护神—PYN》介绍之五
 
作者:廖仁平 自由撰稿人
 
一、世界经济增长宏观情况简介:
直到最近才出现对世界各国的GDP进行统计,计量经济学家一直把研究重点放在欧洲,一般说来也仅限于过去的两个世纪,人们对较早一些世纪的了解在很大程度上是推测性的。(世界经济千年史/[英]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m)著;伍晓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  P29) 
 
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应当感谢Angus Maddison教授《The World Economy:A Millennial Perspective》一书,他收集的1870-1998年期间各国人均GDP规模和增长率、劳动生产率(每工作小时创造的GDP)、每工作小时创造的GDP的增长率、每个就业人员年工作小时数、总工作时间、以及20世纪50年代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1950-1998年)、拉丁美洲四国的通货膨胀率(年平均复合增长率)(1950-1999年)、前苏联及东欧国家消费者价格指数年平均变化率(1990-1998年)等数据;让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人类最近2000年的经济发展宏观情况。限于文章篇幅下面我只引用Angus Maddison教授《The World Economy:A Millennial Perspective》一书中的四个主要相关表格数据,并对照生产率本位进行分析,这些数据对我们理解并坚持生产率本位提供了历史事实的支持。
 
 
在我们纪元的第二个千年,世界经济的表现大大超过了它的第一个千年。从1000~1998年,在人口增加了22倍的同时,人均收入增加了13倍。而在第一个千年,在人口增长了六分之一的同时,人均收入却有所下降。…第二个千年包括了两个显著不同的时期,1000~1820年间,人均收入缓慢爬升,从全世界来看,大约提升了50%,这个时期的增长在很大程度上看具有“粗放”特征,以支持该时期四倍的人口增长。而1820年以来的世界经济发展呈现出强劲势头,更具有“集约”的特征,这个时期的人均增长超过了人口的增长,到1998年时它已经相当于1820年水平的8.5倍,同期,世界人口增长了5.6倍. (世界经济千年史/[英]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m)著;伍晓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   P15表1.2)
表1.2 人均GDP规模和增长率:世界和主要地区,0—1998
 
0
1000
1820
1998
0~1000
1000~1820
1820~1998
 
(1990年国际元)
------------------------------------
(年均复合增长率)
-------------------------------
西欧
450
400
1 232
17 921
-0.01
0.14
1.51
西方衍生国
400
400
1 201
26 146
0.00
0.13
1.75
日本
400
425
669
20 413
0.01
0.06
1.93
A组合计
443
405
1 130
21 470
-0.01
0.13
1.67
 
 
 
 
 
 
 
 
拉丁美洲
400
400
665
5 795
0.00
0.06
1.22
东欧和前苏联
400
400
667
4 354
0.00
0.06
1.06
亚洲(不包括日本)
450
450
575
2 936
0.00
0.03
0.92
非洲
425
416
418
1 368
0.00
0.00
0.67
B组合计
444
440
573
3 102
0.00
0.03
0.95
世界
444
435
667
5 709
0.00
0.05
1.21
 
从1870年~1913年世界人均GDP的年均增长率为1.3%,而在1820~1870年间为0.5%,在1700~1820年间为0.07%;经济增长的加速不仅由于迅速的技术进步,也由于英国的自由市场经济加速了技术的扩散。使世界所有国家的经济都有所增长。(世界经济千年史/[英]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m)著;伍晓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   P93)
 
(世界经济千年史/[英]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m)著;伍晓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  P349附表E-8)
表E-8 每工作小时创造的GDP的增长率,1870-1998
(年均复合增长率)
 
1870-1913
1913-1950
1950-1973
1973-1998
1973-1990
1990-1998
奥地利
1.75
0.89
5.91
2.34
2.75
1.49
比利时
1.24
1.42
4.46
2.79
2.89
2.56
丹麦
1.94
1.65
4.11
1.85
1.59
2.39
芬兰
1.80
2.27
5.23
2.51
2.28
3.00
法国
1.74
1.92
5.03
2.54
2.94
1.70
德国
1.56
0.75
5.86
2.38
2.36
2.42
意大利
1.66
1.96
5.77
2.27
2.47
1.86
荷兰
1.23
1.31
4.78
1.82
2.60
0.20
挪威
1.64
2.48
4.24
3.05
3.21
2.72
瑞典
1.75
2.76
4.14
1.52
1.31
1.96
瑞士
1.80
2.71
3.26
1.17
1.79
-0.14
英国
1.22
1.67
3.09
2.19
1.74
3.15
西欧12国加权平均
1.55
1.56
4.77
2.29
2.35
2.16
爱尔兰
 
 
4.31
4.13
4.75
2.82
西班牙
 
 
6.41
2.85
3.33
1.84
澳大利亚
1.06
1.54
2.57
1.79
1.51
2.39
加拿大
2.25
2.30
2.86
1.11
1.04
1.27
美国
1.92
2.48
2.77
1.52
1.41
1.74
阿根廷
 
 
2.42
0.92
-0.62
4.27
巴西
 
 
3.75
1.24
1.18
1.38
智利
 
 
2.85
1.58
0.42
4.10
哥伦比亚
 
 
3.15
1.50
1.64
1.21
墨西哥
 
 
4.07
0.47
0.71
-0.04
秘鲁
 
 
3.50
-0.67
-1.86
1.91
委内瑞拉
 
 
2.50
-1.35
-1.65
-0.70
日本
1.99
1.80
7.74
2.70
2.97
2.13
 
1950-1973年间,西欧12国,每小时平均创造的GDP的增长率(年均复合增长率)加权平均值达到4.77%,而日本高达7.74%;连续二十多年保持如此之高的增长,可谓是经济增长的黄金岁月.
 
 
 
 
二,世界各国通货膨胀部分数据
 
(世界经济千年史/[英]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m)著;伍晓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  P145: 表3.22)
 
表3.22 拉丁美洲四国的通货膨胀率(年平均复合增长率)
 
1950-1973
1973-1994
1994-1998
1999
阿根廷
26.8
258.4
1.3a
-1.7a
巴西
28.4
268.5
19.4a
8.0a
智利
48.1a
71.8
6.7a
2.6a
墨西哥
5.6
37.6
26.4a
13.9a
算术平均值
27.2
159.1
13.5
5.7
a采用消费者价格指数,其它则为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
 
也许普通人无法想像一些国家的经济可以连续二十多年中,通货膨胀率都在以每年100%以上的速度发生着,在这样的经济体中,人们积累货币财富已经完全失去了意义.
 
(世界经济千年史/[英]安格斯·麦迪森(Angus Maddisom)著;伍晓鹰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11  P151: 表3.26)
 
表3.26 前苏联、东欧国家消费者价格指数年平均变化率,1990-1998
国家
1990-1994
1994-1998
国家
1990-1994
1994-1998
爱沙尼亚
333.7
15.2
捷克共和国
23.2
8.3
拉脱维亚
320.3
11.5
匈牙利
24.0
19.2
立陶宛
435.0
14.9
波兰
42.9
15.5
三个波罗地海国家的平均值
363.0
13.9
斯洛伐克
26.1
6.2
 
 
 
斯洛文尼亚
95.6
8.3
白俄罗斯
1402.0
132.1
5个中欧国家平均值
42.4
11.5
摩尔多瓦
825.5
17.1
 
 
 
俄罗斯联邦
927.8
61.5
阿尔巴尼亚
96.9
18.6
乌克兰
3361.8
62.7
保加利亚
151.0
230.8
CIS西部4个国家平均值
1629.3
68.4
克罗地亚
583.5
4.1
 
 
 
马其顿
615.4
2.0
亚美利亚
3529.3
14.6
罗马利亚
194.8
 
阿塞拜疆
1150.8
20.9
东南欧国家平均值
328.3
 
格鲁吉亚
3817.6
22.4
 
 
 
高加索地区三个国家平均值
2932.6
19.3
 
 
 
 
 
 
 
 
 
哈萨克斯坦
1612.5
25.6
 
 
 
吉尔吉斯斯坦
721.9
25.0
 
 
 
塔吉克斯坦
2228.2
585.0
 
 
 
土库曼斯坦
2969.3
437.3
 
 
 
乌兹别克斯坦
811.3
64.3
 
 
 
中亚五个国家平均值
1268.6
227.4
 
 
 
资料来源:EBRD,Transition Report 1999,London,p.76
 
1990-1994年间, 前苏联、东欧国家消费者价格指数年平均变化率大多数竟然高达1000%以上,这种恶性通货膨胀下,存钱已经失去了意义,货币到手后立即买成实物才是最佳选择.
 
三、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时期的平均劳动生产率估算
 
关于1929-1933美国经济大萧条的情况报道很多,各种数据间是有些差别的,此列出与分析平均劳动生产率有关的一些数据并进行粗略性估算,其不太精确的结论仍然支持生产率本位记帐单位PYN价值的相对稳定性。
 
数据1
“回顾当年大萧条期间,美国GDP在4年内下跌33%,失业率飙升至25%,”
(数据来源:明年中期或成金融危机转折点/何柳   中国名牌杂志社  2008-11-06 http://news.xinhuanet.com/topbrands/2008-11/06/content_10316973.htm
 
数据2
“1929-1933年大萧条时期,美国的GDP和物价下降均为25%左右,失业率从1929年的5%上升至1933年的20%。”
(数据来源:亲历危机中的美国经济生活/罗滢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 中国财经报 2008-11-11 09:39:16)
 
数据3
“1929年-1933年美国出现了大萧条。从1929年到1934年,美国GDP是呈下降趋势的,从1929年的3147亿美元下降到1934年的2394亿美元,5年期间下降了24%。失业率从3%升至25%。”
(数据来源:1929-1933美国经济大萧条http://www.lsfyw.net/Article/HTML/12116.html
 
我在此用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所罗滢的数据进行分析估算。即1929-1933年大萧条时期,美国的GDP和物价下降均为25%左右,失业率从1929年的5%上升至1933年的20%。
美国此时期25%的GDP下降份额中,有15%的量是因为雇用的工人数量下降所致的,即此时期工人的失业率由1929年的5%上升至1933年的20%;如果不考虑大萧条时期在职的工人们的平均劳动时间的减少,在此大萧条时期,美国的平均劳动生产率的下降就应在10%左右。但事实是在此期间,在职的没有失业的工人们,因开工不足,平均劳动的小时数量也是在减少的,减少了多少我现在没有查到相关权威数据,所以就不妄断了,但减少是肯定的。这就是说,在美国经济大萧条期间,美国人民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如果用每小时的国民平均产出能力来计量,其下降不会超过10%。这个比例的GDP下降值是在1929-1933年大萧条时期累积形成的,折算成年均复合增长率估计也就是-2.0%左右,由此可见即使在所谓大萧条时期,美国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年均复合下降率也没有多高,此足可以证明一个国家的平均劳动生产率具有多么稳定的价值基础。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在世界宏观经济领域中,有时候名义货币形成的通货膨胀情况可以使得这种货币财富的储备变得毫无意义;而平均劳动生产率却是一个十分稳定的价值尺度,即使在美国大萧条时期,美国的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年均复合下降率也才是2%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