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评曼昆经济学十大原则之一:政府发行过多货币,物价上升
作者:黄卫东    发布:2008-12-16    阅读:2233次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曼昆先生所著《经济学原理》是西方经济学著作中有名的大学教材,国内也大量发行,广泛使用。这条原则是曼昆《经济学原理》第一章所提十大原则中的第九条原则(上册,中文99年版,第12页)。所谓原则,应是任何情况下都成立的。但是这条原则在很多情况下并不成立。如果政府发行的过多货币都到了穷人手里,都变成了有效需求,而市场供应能力低于增加的有效需求,才会导致物价上升,从而使有效需求下降,达到供需平衡。如果政府发行的过多货币到了资本家手里,他们去投资,不仅不会导致物价上升,反而会使生产能力上升,导致产品积压,物价下降,产生通货紧缩和开工率下降现象。
   在投资的建设期,特别是短期内大量增加投资,确实会增加收入,从而增加消费,并可能导致物价上涨。但是通过投资产生的生产能力必定大于增加的消费能力,否则,在供需平衡情况下,增加投资,就会导致供不应求,产生通货膨胀的荒谬结果。因此,在产能过剩情况下,不调整分配,越投资,产能过剩越严重。基本建设投资同样提高了生产系统和流通系统的效率,同样提高了产能。目前我国每年外汇顺差很大,说明产能过剩,内需不足,如果投资能够提供较多需求,过去那些投资怎么没有产生过多需求,导致产能不足?国家最近又增加退税,加大出口,说明当前我国的产能过剩还在继续增加。这一方面是过去投资导致的产能过剩在延续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出口受阻,出口财富换美元部分的劳动收入消失,使收入和消费降低,从而增加了产能过剩。最近十年,我国劳动者平均收入增速缓慢,远远低于投资导致的生产能力增加速度,使产能过剩越来越大,其具体表现就是外汇顺差不断加大。不改变当前的劳资分配比例,增加劳动者收入,就不可能增加消费能力,从而无法解决产能过剩问题。
    曼昆先生举了两个例子论证这条原则,一个是1921年德国,当时一战结束,德国国内消费品匮乏,供应能力严重不足。另一个例子是70年代,当时是中东产油国抵制西方支持以色列,集体石油涨价,同时美国将黄金和美元脱钩,过量发行美元夺取财富支持越南战争导致的。近十年来,美元发行量增加很快,但是,由于中国通过压低土地、资源和人工等各种成本,大量生产供应全世界,导致西方发达国家实际物价降低。我国国内货币发行量同样增加较快,但是,在今年之前,物价仍然很稳定。今年全世界物价上涨,主要来源于西方资本的炒作,例如石油价格最高时达到140美元/桶,现在正在逐步回落。伦敦市场11月13日已下降到52美元/桶。林毅夫当时认为:“随着需求减少和产量增加,国际市场原油价格可能在3年到5年后从  现在的价格降到每桶104至108美元“。我在九月14日写的文章里指出,石油价格受美国控制,美国为了对付近期主要敌人,俄罗斯,会在3年以内,甚至1年内降价,打击俄罗斯经济,因为俄罗斯石油开采成本较大,美国抬高石油价格,等俄罗斯人上开采设施,然后降价,使这些投资无法收回,从而打击俄罗斯经济。10月16日我进一步指出,石油价格很可能会回到正常的每桶20-30美元水平。德意志银行首席能源分析师亚当·西敏斯基(Adam Sieminski)10月27日在华盛顿的一个智囊团对听众表示,原油价格可能跌至40美元/桶低位。
    目前我国外汇储备2万亿美元,一部分是企业出口产品到国外得到美元,由中国银行用人民币换取,另一部分是国外资本家直接拿美元到中国银行换人民币,因此,国家是凭空增发14-16万亿人民币给资本家,国内没有任何对应的物质财富。国家敢于增发14-16万人民币,仅仅因为这14-16万亿人民币有对应的2万亿美元,可以用来进口物资到国内。然而,在我国目前收入普遍偏低,物价很低的情况下,是无法使用这2万亿美元换取物质财富的(这两万亿美元实际属于资本家,他们不可能进口国外高价商品到国内低价出售)。凭空增发的14-16万亿人民币给了资本家,并不会导致通货膨胀。这在近期物价上涨之前的2006年底更明显,当时中国外汇储备达到1万亿美元,就是国内增发超过8万亿元人民币,而当时整个国内零售商品销售额也就是8万亿。
    作者曼昆举例论证一条普遍成立的原则,这种论证方法明显不同于自然科学理论的论证过程。在自然科学领域,只要找到一个不符合理论的现象,就推翻了理论或缩小了理论的应用范围。从需求供应长期内应平衡这条基本原理出发,这条原则应限定到政府发行的过多货币所增加的有效需求,大于市场供应能力,才会导致物价上升,从而使有效需求下降,达到新的供需平衡。
    这条西方经济学原则是用来误导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学与人们的利益密切相关,它是人们提出来,为自己服务的工具,是有阶级性和国家性的。西方经济学是为西方资本家服务的。曼昆在谈经济学家观点不同时,说原因之一是价值观不同,就是指人们的利益不同,从而采用不同观点。
    这种误导的目的是让发展中国家不敢根据需要增加货币发行量。国家不敢在需要时增发货币,货币供应不足,就会造成整个社会缺钱,严重影响经济发展。日本经济协会理事长金森久雄在 << 日本经济增长讲话 >>( 中译本 84---86 页 ) 中讲到:“ 战后日本经济的高速增长,也是由于所必需的钱得到了充分的供给才得以实现的,……日本银行的货币是供给通货的最主要的渠道 , ……日本银行向民间银行贷放 , 民间银行再向公司放款,……日本银行在超出自己力量以上的放款叫做“超额贷款“,日本为经济增长所必需的钱正是靠这种超额贷款供给的。 ” 他进一步解释说:“在实行金本位制时,由于货币的数量受到限制 , 若是经济活动旺盛,则银行自然拮据,不久经济活动的旺盛便告结束,在经济知识尚不发达的时候,人们把这种不合理的做法都称之为黄金的自动调节机能,并且认为是有益的东西。可是,现在已经可以做到不依靠黄金的盲目调节力来支配经济,而由中央银行根据自己的判断来调节通货量了。正因为如此,日本银行对通货管理的重大责任就在于要为适当的经济增长提供必要的通货。”我们从日本发展的经验可以清楚地看到,所谓发展经济需要资金,是不存在的。实质上,当技术进步,促进了生产效率,从而使国家财富生产能力提高,国家必须增加货币发行量,为这部分生产能力提供市场交换的工具-货币。
    我国这些年来,被误导缺钱,大量引进外资,30年来实际引进的外资总量不过7000亿美元,远远低于我国现有2万亿外汇储备。国家一方面制定各种优惠政策和超国民待遇引进外资,使外资在我国大量获取利润,另一方面,自己的外汇资金不使用,在西方国家投资金融市场等,不断损失。国内建设还需要资金,国家却有大量外资投资在国外,这是十分荒谬的事情。
根据程实博士2008年3月14日发表在北京青年报上文章,美元指数从2001年7月6日的121.02到2008年3月7日的72.462,7年不到美元贬值了40%,如果我们将2万亿美元保存7年,由于美元贬值带来的购买力下降,损失将高达8千亿美元,每年至少损失1千亿美元以上。引进的外汇不用,一直保存下去,例如保存1万年,实际价值就等同废纸。每年不断增加外汇,是拿自己的物质财富换取美元白条。这些新增外汇和已有外汇储备,在执行出口导向政策下,每年始终外贸顺差,没有使用的机会,储存在手里,其价值等同废纸。国家长期执行如此荒谬的政策,是人们认识上的误区所致。
    虽然我国国内凭空增发了大量货币,但是,这些资金都到了资本家手里,用于投资增加本已过剩的产能。由于分配不均,压低普通劳动者收入,还通过股市楼市吸取老百姓财富,使消费市场始终增长缓慢,对西方市场的依赖越来越严重,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市场波动,导致境内大量企业倒闭,工人失业。失业工人增加,收入减少,进一步降低消费,使产能过剩更加突出。仅仅因为失业工人以民工为主,不是一无所有的工人,才没有酿成更大的社会问题。
    国家经济发展,不仅是提高生产能力,同时也要配套消费能力,否则产品就要积压,工厂就要倒闭,生产能力的增长就受到限制。当产能过剩时,我们应当增加货币供应,用于工资增长,以适应产能需要,而不是让工厂倒闭,让产能适应较低的消费能力,从而导致经济减速或停滞。更不应该加大投资,增加生产能力,导致生产能力过剩进一步增加。如果整个国家是一个家庭,没有货币,采取直接分配的政策,不可能出现生产了大量衣服食物等产品,家庭成员却缺衣少食的情况。根据我国政府提供的原始数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我国日消费低于7.2元人民币的穷人总数达到4.3亿,占人口32%。现实中,我们实行市场经济,利用货币来进行分配,我们就必须在产能过剩时,增加劳动者收入,使老百姓能够购买获得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产能不断增加,劳动者收入也应同步增加。长期以来,我们的产能增加速度明显大于劳动者收入增加速度,这是导致产能过剩不断增加的根本原因。当前,我们应大幅度增加劳动者收入,弥补长期以来在劳动者收入方面的亏空,达到生产和消费平衡。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保障低收入者生活(我国有足够的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的生产能力),才能保障工厂开工生产出来的产品有市场,从而防止企业倒闭,资本家破产,才能保证经济发展。今后,我们应保持产能增加速度和劳动者收入增加速度同步,从而保持生产和消费平衡,使经济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最后,谈谈我们应当储备多少外汇?由于外汇储备实质是我们拿财富换来国外政府用纸印刷出来的欠条,存在手里是财富损失。我们应当减少外汇储备。我们国家进出口总量年超过2万亿美元,平均每天都有超过五十亿外汇现金在流进流出。进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非必须消费品,如奢侈品(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市场,大部分进口),即使我们不预先储备外汇,也可以通过临时措施,如提高奢侈品等非必须货物的进口关税,同时提高出口产品退税等措施,短时间增加外汇现金,增加外汇支付能力。所以,在没有外债情况下,不用保持外汇储备和外汇顺差。在有外债情况下,需要为还债储备外汇。当然,现在有大量外汇储备,和过剩产能导致的每年大量外汇顺差,我们即使从现在开始调整,在短时期累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达到外汇储备和进出口平衡。同时国家还需要完善良好的金融管理。从现在开始,国家改变政策,估计至少需要10年以上,才能完成转变:首先要逐步提高劳动者工资,增加国内消费能力,消化剩余产能,同时出口工厂要转向内需市场。这年3千亿美元出口能力的工厂的市场转向就需要很长时间,估计需要3-5年。现有外汇储备应首先置换国内外资企业股本,特别是银行股本,估计会去掉一半。剩下可能会有1.5万亿美元,需要先调整到每年外贸逆差,减少外汇储备,再逐步减少逆差,调整到进出口平衡状态。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