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对未来经济形势和政策的判断
作者:刘万军    发布:2008-10-30    阅读:2073次   
    国际金融领域出现次贷危机虽在政府或是其它机构不断向商业银行注资的情况下并没有消逝,反而有蔓延和扩散之势,目前已扩散,蔓延到一些实体经济中,致使许多企业裁员,撤并厂,甚至倒闭.原来看似一个不太严重的次贷危机却愈演愈烈,造成这么大的恶果,真是令人不可思议。
    当然中国在这场危机中也没有做到独善其身。这次危机也给我国带来许多麻烦,如外部经济的不景气使得出口作为拉动国民经济的一驾马车作用变得微弱,使得国民经济有继续下行的风险,同时我国各投资机构都持有美国的国债和企业债券,而官方外汇储备也是如此,这又给我们造成巨大的损失;同时重要的是外需的放缓,要想维持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以启动内需作为弥补,主要也就是刺激国内的投资和消费,这样势必将改变这几年一直在进行的宏观调控的方向和目标,使得宏观调控的目标可能发生切实的转向即要转为千方百计保增长的道路上,其它问题的解决将暂时搁置,只要不影响整个金融,甚至经济安全,社会稳定。而现在从形势上看,宏观调控正在逐步产生效果,如果此时改变宏观调控的目标,势必会使之前这几年进行的宏观调控功亏一篑.那到底应不应该使宏观调控转向呢?如果不转向的话,也就如果不刺激内需的话,民众的投资和消费信心就会不足,进而也就带动不了内需的增长,而如果转向刺激的内需的话,如最近中央出台了一些政策,措施,如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降低住房交易税费,支持居民购房”。并且把“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规模”放在首位说明了中央对待楼市的政策态度:放松政策是为了促进房地产投资,而非“托市”,是鼓励政府为中低收入者提供住房,而非以扩大金融风险为代价去鼓励购房者买开发商的房子。
    对中央的用意我感到想法不错.但是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首先资金从何而来,因为地方政府的经营往往是入不敷出,今年我想更是如此,将更加艰难,所以很难拿得出这笔投资,退一步说即使各级财政抽出一部分钱出来,由于是保障性住房开发商能保质保量的建吗?在我看来要想保投资,必须托市,否则谁愿意投资呀!现在形势那么严峻,我想那些精明房地产开发商不会贸然去从事大额房地产投资了,此时他们就有更大的谈判权了,可以向地方政府索要更多的优惠政策,其中就包括政府暗暗托市,因为托市,地方政府也是有好处,可以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可以增加招商引资额,进而增添政绩!所以实际上要保投资时,就是,就要,就在或明或暗托市,所以最终的结果必将是推动一些主要资产价格进一步上涨,使泡沫变得更大,当然危机也就更大,所以中央政府在抉择上也不得不考虑,预见实施一些政策后可能产生的后果
   但同时全球经济的不景气,致使我国经济增长放缓更是政府不愿看到的.我想对于每一级政府为了保证财政收入平稳较快增长,为了能发上工资发全工资,肯定首先是想竭力保持一个较高的经济增长率,也就是最终在得失之间做出的抉择肯定是以增长为优先的,这样国家势必会对宏观调控的力度和节奏做一些改变,而且很容易随着国际政策和形势的变化而迅速得做出调整,比如最近一个月内央行两次宣布两率双降,这是近十年所罕见的,同时这几天国际经济形势还有恶化的趋势,而这些也将会影响到我国,对于国家来说势必会再有一些新的政策出台,如进一步降息降低还款压力,增加借贷意愿,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向市场释放更多的流动性;同时减税促进出口,促进投资等。我想这些应该会在11月份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前后密集出台,以产生更大的威力,也就是说当前宏观调控可能要让位于其它政治,经济的目标,这样在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在新的经济增长点没有出现,多现的情况下,政策的松动促使内需的扩大,势必会使房价止跌回稳,然后极有可能上升,这将使许多潜在的购房者受损,同时房价进一步上涨使得泡沫也越来越大,最终对国家,对金融机构也是非常不利的,而人们投资股市可能相对较为谨慎,但是热情也会很高。
    我认为下一步政府应该采取措施还应着力恢复投资者对股市的信心,使股指推高到3000-4000点,以使更多的流动性释放出来,自然会增加投资和消费,这样也同时转嫁了银行的放贷风险;而对房市还应保持密切关注,政府最好不要把自己也托进去,因为现在全国整体房价仍然居于高位,仍然高于人们的承受能力,同时房价的回落,也有利于土地等要素市场的改革和其他领域的一些改革.现在三线及以下县城,乡镇房价并没有下跌,当然原来涨得也不狠,而一线城市跌得很厉害,当然原来涨得也很凶,当然也要防止出现房价继续下降的局面,中央必须平衡地方政府和一般民众的利益,甚至有时应该让渡自己的一些利益,而不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在民众利益上向地方政府做出妥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