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中国流动性过剩与宏观调控——经济失衡背景下的结构性治理
作者:张茉楠    发布:2008-07-08    阅读:2149次   

流动性过剩问题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性议题。美国经济显露疲软致使美联储再度迈开降息的步伐,日元长期维持零利率或者低利率,欧洲国家为阻止本币升值步伐而放慢提高利率的节奏,全球性扩张的货币政策在刺激经济复苏的同时,也积蓄了大量的流动性。受经济失衡的诱导,这些爆炸式的流动性绝大部分都流到了新兴经济体国家,中国也成为全球流动性的巨大蓄水池。然而,仅仅将流动性过剩归结为外部因素显然有失偏颇。由于独特的经济环境和金融制度,中国流动性过剩有着自己特殊的形成机理和传导机制。

  一、当前我国流动性规模与测度
  对于流动性的测度有不同的口径。根据所研究对象的不同, 流动性测度存在一定的差异。从世界范围来讲,流动性是指储备货币的投放量的多少;从一个国家的整个宏观经济来讲,流动性是指该国主权货币的投放量的多少,一般用M2来反映;从银行体系来讲,主要是指银行体系内可贷放资金的多少, 一般用存贷差来反映。这里我们通过测度后两种口径,来检测我国流动性的规模与发展趋势。
  (一)银行体系内的流动性测度
  我国银行机构流动性过剩的规模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迅速扩大,至2006年末,银行机构流动性过剩资金达4.16万亿元,流动性过剩资金占各项人民币存款的比例为12.41%,分别比2003末增加2.75万亿元和5.6个百分点(二)宏观经济层面的流动性测度
  流动性过剩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 表现为货币供应量M2增长过快。当前中国的货币政策主要盯住的是广义货币供应量M2。M2包括流通的货  币、银行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储蓄存款,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持有的客户保证金(2001年开始纳入M2)。我国货币供应量一直呈增长趋势, 2000—2006年货币供应量平均增幅达17%, 2005年我国货币供应量(M2)为29,88万亿元, 2006年货币供应量(M2)为34,56万亿元, 到2007年二季度末, 我国货币供应量(M2)达到37,78万亿元。以与经济增长关系密切的广义货币供应量为衡量指标,1996-2006年间我国宏观经济层面流动性过剩的规模约为4.8万亿元,其中,2003-2006年间所产生的流动性过剩规模约为3.5万亿元,占流动性过剩总规模的72%。
  二、我国流动性的外部注入渠道与机制分析
  全球流动性注入的渠道是通过以下主要渠道和机制实现的。
  (一)全球产业分工体系(生产)渠道注入的流动性
  实际上, 流动性作为全球化的经济现象,从外部因素看,主要是新的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转移格局下,制造业迅速发展,加工贸易顺差激增。同时由于中国存在要素价格扭曲等因素,出口产品的价格竞争力长期存在,外汇储备的急剧增长,导致外汇占款渠道投放的基础货币迅速扩张。
  通过资本项目逆差输出美元往往意味着对本国以制造业为主的实体经济的需求增加,导致本国实体经济增长;而通过经常项目输出美元,在黄金非货币化的条件下,意味着对本国实体经济的需求减弱和对本国虚拟经济(包括房地产、股票、债券及其他可以反复炒作的资产)的需求增大,这将导致本国制造业外移和经济的虚拟化,并通过与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这类高增长性低端生产者进行国际生产分工,将货币资本与产业资本输入到这些后发国家。
  (二)国际资本流动渠道(投资)注入的流动性
  全球资本以各种名目——直接投资、间接投资和战略投资,以各种身份——房地产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以及改头换面的对冲基金,涌进中国。2004年进入房地产行业的外资约2700亿元人民币,2005年一季度约583亿元人民币,而2007年1季度,我国外汇储备增加额远超过贸易顺差(464亿美元)与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159亿美元)之和,缺口达734亿美元。
  我国外资流入的渠道主要有外贸顺差、外国直接投资、外国机构投资资金以及投机资金。从2001年到2006年, 我国的外贸顺差从231亿美元增加到1,775多亿美元, 贸易顺差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由1.7%上升至6.9%, 远高于欧盟的2.5%和日本的1.5%。此外, 巨额投机资金通过各种渠道流人, 虽然目前还没有具体的监测数据。
  (三)国际收支(贸易)渠道注入的流动性
  全球贸易自由化进程加快,要素在全球范围内配置,使生产率水平提高,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高技术和大资本与发展中国家低成本的劳动力结合,使产品价格降低,出现了低通胀,甚至是通缩的情况。在世界各国央行纷纷采取防通缩的政策取向下,货币供应量增加,利率降低,而用于产品交易的需求减少,这必然会引起流动性过剩。
  根据统计分析,1999年~2006年的8年中,我国几乎每年都有数百亿美元的经常账户顺差。2002年为304亿美元,2004年为321亿美元,而2006年已达到1775亿美元的历史最高水平。持续双顺差带来的外汇储备激增使得新增外汇占款成为我国流动性供给的主要渠道,当前我国60%过剩流动性资金来自外汇占款。央行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其它外汇流入增加851亿美元,同比增加16%。与此同时,由于中央银行进行紧缩性货币政策操作的空间越来越小,投资效益的提高推动银行信贷的增加,中国宏观流动性仍将出现高位增加的局面。
  (四)国际金融市场渠道注入的流动性
  金融市场的全球化,推动了金融创新,提高了金融市场的运行效率,一方面提高了货币流通速度,另一方面通过各种信用创造工具,极大地放大了社会信用总量,使可交易的货币量迅速增加。据IMF测算,金融创新产生杠杆效应的不断放大,2006年全球金融衍生品交易量达到412万亿美元,是全球GDP的10倍;2006年,M2占全球GDP比重为122%,占全球流动性的比重只有11%;证券化债权占全球GDP比重为142%,占全球流动性比重只有13 %;金融衍生产品占GDP的比重达到802% ,提供了全球75%的流动性[1]
  特别是次贷危机后,欧美等国为缓解流动性不足,又纷纷向市场“注水”。截止今年4月25日全球金融机构损失3083亿美元,其中美国损失1527亿美元,欧洲损失1398亿美元,亚洲损失158亿美元。但是次贷危机造成全球经济损失超过9450亿美元,为此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向市场注入资金超过16000亿美元,可谓火上浇油。
  三、对我国流动性内部滞留成因的判断
  凯恩斯在《货币论》中曾将货币循环分为产业循环和金融循环。货币的产业循环是指为了支撑经济社会中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的流动而投入使用的货币量。货币的金融循环是指用于资产运作的货币量。显然,从需求角度出发,“流动性过剩”对应的不是履行交易媒介职能的货币量过多,而是具有价值贮藏职能的货币量过多,不是在实体经济运行中流通的流量货币过多,而是存在于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等虚拟经济内部,与实体经济活动不相关,没有直接作用于生产、投资和消费等实体经济领域的存量货币过多。
  我国流动性过剩是宏观经济运行中各环节矛盾的集中体现,涉及到国内经济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如经济增长战略、供需结构、金融体系、资本-劳动力利润回报率等生产、消费、投资、贸易、金融方面的矛盾性问题。
  (一)经济增长战略过度依赖于传统重工业的发展
  传统重工业是资本密集型经济,工业大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注定要靠增加生产资源的投入维持经济的繁荣,资本的大量投入极易导致投   资和产能过剩,我国目前的投资率超过40%, 远高于其他国家水平。在国内消费需求不足和投资增速过快导致产能过剩的双重作用下, 在中国进一步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过剩的产能必然由国外需求所吸纳,从而导致净出口不断创新高, 并进一步导致国内的流动性过剩。这种经济增长更大程度上还是一种简单的规模扩张,与经济增长形影相随的是经济失衡问题,而在总量失衡的背后隐藏着更深的是结构失衡,而且这种实体经济的结构失衡被全球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资本流入和我国经济体系本身存在的结构问题不断放大,进一步加剧经济结构性失衡。
  (二)供需格局逆转引发结构性产能过剩
  90年代中期以来,劳动生产率提高放慢,市场竞争加剧, 生产能力结构性过剩, 中国进入“过剩经济”时代。一方面随着居民消费结构升级的停滞和城乡工业市场容量饱和, 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粗放型、外延式的生产规模扩张, 在低利率的货币环境下, 衍生出巨大的超额货币需求, 成为流动性过剩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面对着内需不足的情况,又不得不通过出口来消化过剩生产能力, 导致贸易顺差不断攀升,在现行的强制结售汇体制下, 成为新增流动性快速增长的源泉。
  (三)投资-消费—储蓄的结构性失衡是造成经济运行环节中流动性滞留的根源
  当前许多人认为,我国的流动性过剩是“投资过热”造成的。其实,作为宏观经济的一个元素,投资是否过度并不是按照投资增长率高于经济增长率来衡量的。与投资共同作为宏观经济元素的还有消费、储蓄以及相应的总供给和总需求。根据经济学的经典公式“储蓄=投资”出发,所谓的过度投资显然应当是指大于储蓄的投资,而投资不足则是小于储蓄的投资。数据显示,2001~2006年,代表我国储蓄总水平的国内居民储蓄和外汇储备合计规模持续快速增长,累计增加值为15.6万亿元,而同期投资累计增加值仅为7.27万亿元。这显然不能被说成是过度投资,倒是可以被视为有效投资不足。
  有效投资不足对金融体系的影响首先表现为流动性过剩,其本质是储蓄过剩;其次表现为广义货币供应量对GDP的比率持续处在过高的水平。数据显示,2001年,国内广义货币供应量对GDP的比率是144%,而2006年已提升到165%。据笔者了解,美国广义货币供应量对GDP的比率长期维持在65%左右的水平。
  无论从流动性过剩或储蓄过剩的角度看,还是从广义货币供给量过大的角度看,投资不足对宏观经济的另一个影响都是通货膨胀[1]。前者是由于昨天的投资增长未能有效扩大社会供给,以至于在昨天的储蓄转化为今天的消费并带动今天的消费需求加快增长的情况下出现供不应求。后者则是由于货币供应量增长持续快于GDP增长而直接导致货币的购买力水平下降。 因此,正确的做法应当是通过扩大旨在增加有效供给的投资来消化过剩的流动性,通过促进经济增长来降低广义货币供应量对GDP的比率,并在因此缓解供求矛盾和舒缓货币供应量压力。
  (四)对外贸易产业链和贸易结构的负面影响
  流动性问题也体现在贸易结构失衡方面,是我国长期靠加工贸易(低端贸易)的规模扩张拉动经济所带来的副作用。加工贸易是一种简单的规模扩张,其带来的知识技术 “溢出效应”较小;而且低端出口的扩张造成国内资源逐步向出口部门转移,这不仅大大延缓了我国产业升级的步伐,而且很大程度上也扭曲了资源配置。目前,加工贸易的规模扩张进一步加剧了我国资源的紧张,一定程度上产生了对高技术、高附加值制造业和服务业的 “挤出”效应[2],造成我国自主技术和自主品牌的缺失,使得我国一直处于国际产业链的底端。
  同时外贸政策调整滞后也是造成流动性过剩的重要原因。我国引进和利用外资的政策调整滞后。竞相出台地方优惠政策吸引外资,为其提供减免税、廉价土地、超低价劳动力等“超国民待遇”,甚至一大批高耗能、高污染的外资企业也顺利进入中国,致使外资的市场占领、资金挤出效应远远大于其产业联动、技术溢出效应,利用外资的数量、速度和项目的政绩效应远远大于外资的质量、效益和本地化效应,形成了外向型经济粗放增长的巨大惯性,造成了外资增长的巨大“外部不经济”。
  (五)资本回报率与劳动力回报率长期失衡引起的流动性过剩
近年来,我国资本回报率上升迅速,而劳动力回报率增长缓慢,甚至有效下降的趋势。造成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劳动力价格计量严重脱离以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计量的劳动价值。当前我国劳动收入在初次分配中出现“三低现象”:一是劳动收入在GNI(国民收入)中所占比例低。2000-2006年我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9.4%,而职工的实际工资年均仅增长13%;二是工资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低。居民总收入占国民总收入的比重: 2003年为61.8%,2005年为45.3%,2006年为44.6%。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居民可支配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出现下降趋势。在整个居民收入中,通过劳动报酬分配的比重过小;三是劳动要素在企业内部分配中的比重低。虽然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是初次分配的原则,但初次分配存在资本回报率不断提高、劳动力回报率持续下降的趋势。我国从1998年到2005年,工业企业利润平均增长30.5%,劳动力报酬年均仅增长9.9%,使得资本流动性过于集中,国民财富增长分配不公。
  (六)资源要素价格失真造成逆向配置引发的流动性过剩
  导致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与资源定价偏低有密切关系。显然,越来越严重的通货膨胀预期已经成为资源类价格改革推进的重要瓶颈,许多人认为水、电、油、煤等一系列资源价格改革是助推物价上行的动力。但是这正是流动性过剩、物价高企的原因。30年来,我国长期处于低要素价格状态,包括低土地成本、低环保成本、低社保成本、低资金成本,特别是基础资源如水、电、油、煤等产品价格一直较市场正常水平偏低,客观上形成了对生产企业的成本补贴,这一方面以低价的中国制造出口全球,并通过贸易顺差回流境内,再经过央行的结汇和货币创造机制,形成了过剩的流动性供给;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膨胀的投资需求,使得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信贷投放规模始终处于高位,恶化了经济趋热的形势。
  资源和要素价格低估还使得居民的工资收入、财产收入(主要是利息收入)和资源收入(主要是土地补偿收入)低于合理水平,使国民收入分配向资本和政府倾斜,这是流动性存留的最直接原因。
  (七)我国金融体系制度性缺陷、金融低效率阻碍了流动性的传导
  1、现有金融体系偏好于资本密集型工业经济的发展
  现有金融体系的缺陷是流动性过剩的制度因素。我国以银行信贷为主的融资体系决定了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发达,而科技产业和服务业相对落后。企业必须拥有足够的固定资产甚至存货作抵押,以及足够的现金流以确保还本付息,才能从银行借到钱。普通制造业在我国早已产能过剩,因此企业必须出口,从而造成贸易顺差加大,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和预期,升值预期进一步导致国际游资的流入,流动性加剧。而科技企业既没有多少固定资产,创业初期也没有现金流;服务业有现金流,但缺少固定资产,因而它们难从银行得到贷款。
  2、金融体系效率低下,许多企业倾向于依赖FDI投资
  特定行业或性质的资金需求者,从金融体系无法或无法充分获得资金,投资者就不得不通过放弃一部分所用权,吸引外资入股,在马上结汇后获得人民币,从而得到融资。一般说来,外资会带来相应的进口,资本项目下的顺差和经常项目下的逆差相互抵消,不带来外汇储备增加。但是我国的情况是,有相当数量的外资并没有同时带来相应进口,而是直接通过结汇获得人民币,用得到的人民币购买国产设备和其它国内产品,并转化为外汇储备。到2006年底,全国外商投资企业实收外汇资本合计4216.90亿美元,其中现汇投资是主要投资方式,占FDI的74.58%,实物投资占13.67%,资本对价转移占3.27%,其方式(以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以及未分配利润方式)占8.48%。可见,主要作为融资手段的现汇投资,在外商直接投资中所占的比重是很高的,远远高于实物投资。
  3、区域金融风险溢价的差别性和资金的跨区域流动是长期被忽视的因素
  从银行体系存贷款的结构性数据看,全国东中西部各省区的贷款占存款比重差异并不明显,但事实上,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县域以下存在人为压缩信贷的现象,资金流动到城市、发达地区和垄断行业,又形成了银行可贷资金过大,甚至进一步流入高风险金融资产市场的局面。与此相关,我国的宏观调控政策在长期以来未能彻底解决其区域适用性问题。因此,在处理当前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时,有必要从区域金融风险溢价的角度出发,建立激励金融资源均衡配置的发展格局。在国有银行和政策性银行改革背景下,引导资金保留或进入欠发达地区,由此降低资金流入发达地区所形成的银行体系乃至整个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压力。
  4、金融资源集中化,投资渠道与工具匮乏
  居民/企业资产选择篮子较少、流动性存量向实体经济投资的效率较低是流动性过剩存量转化与增量结合导致资产价格上涨的源头。央行很难直接通过流动性过剩的管理阻止资产价格泡沫[3] [4]。从根本上说,流动性过剩的存在形态与作用效果如何,取决于是否有丰富的金融投资工具、金融投资渠道与有效的产业投资方式。
  三、2008年推进流动性调控向结构性治理的重大转变
  我国的流动性过剩问题根基深、治理难度大。从目前对流动性成因和传导机制的分析,流动性尚无“拐点”,那么政府则需要重新审视未来宏观经济政策的立场。短期内,央行继续通过准备金率、央行票据、窗口指导等手段遏制贷款扩张, 但是货币政策的操作空间和效果越来越不尽如人意,要有效控制流动性过剩,就必须摆脱对于流动性治理成本日益加大的对冲操作模式,转向更为坚决的结构性治理模式。这不仅是舒缓流动性的问题,更涉及到中国平衡发展,为新的增长积蓄力量的深刻思考。在这个意义上说,2008年宏观政策基调应该是结构调整迅速推进的一年。
  (一)宏观调控方式向供给管理转变
  宏观调控方式有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转变。以优化结构为核心的“供给管理”,其实应成为中国特色经济学理论完整框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应成为经济调控中重要的可选择方式之一。通过“供给管理”加强了这些经济社会中的薄弱环节,即增加了宏观经济中的有效供给[5]
  在供给学派经济学家看来,供给管理政策之所以能够对经济进行短期调节,就在于它能够改变包括企业和劳动者在内的生产者所面临的激励。一个经济的资本、劳动力、自然资源、技术等在短期内可能无法发生变化,但生产者的激励却是可以随时变化的。
  当前,紧缩的货币政策尤其是信贷政策短期内成效不大,抑制流动性,根本在于弥补流动性与实体经济的落差,要靠经济实体生产效率的提升,在调控思路方面要由需求管理向供给管理转变,从供给上多下功夫,解除制约当今经济增长的瓶颈。
  (二)经济增长战略科学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具体来讲,其一,完善行业准入管理制度,加快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这里有两点值得我们重视。产业政策应该鼓励和支持钢铁、水泥、、纺织、造纸等行业的企业兼并重组,依法淘汰水泥、电解铝、铁合金、焦炭、电石等行业落后生产能力,还应该广泛应用先进信息技术对传统产业、特别是对钢铁、建材、石油化工、建筑等行业进行技术改造。其二,大力发展以科技型、知识型、服务创新型、创意型新兴创业企业为主导的创业经济可以从源头上和根本上遏制对资本等的大量投入,必然推动生产率的大幅提高,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重点服务于成长性创业企业、重点支持自主创新企业,包括“五新、三高企业”(“五新”也即“新经济”、“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新服务”;“三高”也即“高技术”、“高成长”、“高增值”)。
  (三)化解流动性过剩治本之策:长期金融体系结构优化
  我国金融体系过于倚重间接融资方式,金融体系流动性不能迅速转化为实体部门的投资。流动性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站在银行体系角度,更要放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及产业升级。这种转型和升级中所需要的对人力资本、知识、技术的投资都离不开金融体系的支持。这需要市场、机构和产品的创新,形成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和风险分散承担的机制[6]
  1、流动性过剩时期,改变金融结构,积极推动我国金融体系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导向转型
  流动性并非完全是洪水猛兽,目前为止,流动性过剩虽然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较大, 但这也意味着直接融资发展的重大机遇,意味着中国融资结构调整、居民储蓄多元化发展的契机。要大的投资渠道和融资产品来吸收掉, 对金触工具的需求很旺盛。十七大报告多次强调要“优化资本市场结构,多渠道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要解决流动性过剩, 最根本的问题要加快资本市场发展改变我国金融产品的期限结构, 供应更多的长期金融工具, 例如股票、资产证券化产品、企业债券、长期信用债券、外汇期货、保险产品等,缓解短期流动性压力。
  2、利用流动性,积极构建面向创业/创新经济的金融体系
  利用充沛的流动性,积极实施科技成果“资本化”战略是当前应重点考虑的问题。我们把有利于创新和创业,有利于产业自主创新的金融体系理解为创业金融体系。 创业金融体系作为国家的战略投资体系,通过运用政府财政投入、企业研发和产业化投入、创业风险投资、银行信贷投入、资本市场融资和科技基金等手段。发展面向创业企业的债券市场;设立各类专项发展基金;构建以创业板为主导的创业资本市场循环机制,为创业企业融资构建由政府种子资金、天使投资资金、创业投资资金、金融机构信贷资金和资本市场资金相互协调的资金投入链条,全方位的为创业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美国在支持创新型或创业型企业有许多有益的经验可以借鉴。美国政府采取创新型金融政策和杠杆设计,带动了3倍~10倍银行和保险资本金的参与,使得创业资本得到真正的扩张。
  3、引导过剩金融资源向福利部门和研发部门投入
  治理流动性过剩短期相机抉择的政策安排和长期金融结构优化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金融结构优化的两个制度基础是:社会福利制度的完善和鼓励企业研发的财税制度。通过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消除人们对将来不确定性的隐忧,从而把个人可支配收入中的相当比例投入消费。消费的增长可以促使原本退出流通的窖藏货币重新投入实体经济运行当中,从而一定程度上消除流动性过剩,同时能保持经济的合理增长速度;通过各种财政和税收政策鼓励企业进行研发投入,使适应社会发展和满足需要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服务不断推陈出新,促进产业结构转型。
  4. 利用过剩流动性促进中小型银行体系的建设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通过设立专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如法国的中小企业设备贷款银行, 加拿大的联邦企业发展银行, 韩国的中小企业银行等, 都是政府设立的专门用于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金融机构[7]。美国政府为了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 设立了小企业管理局, 作为联邦政府的永久性机构,主要任务是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不足问题,并直接向中小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 我们可建立适应中小企业发展的中小型银行体系。由于中小型银行具有很强的地方性, 与当地中小企业有着更多的直接接触,尤其是小型地方银行与一些中小企业本身就有着产权关系, 内部有着更好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因此,在直接融资受到限制的情况下, 通过组建更多的中小银行来舒缓大银行的流动性过剩。
  5、大力推进金融业对内开放力度,引导民间流动性(私募资金)向创业投资、产业投资集聚
  加快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促进居民储蓄转化为实业投资。本土私募基金发展应该逐步提速。事实上政府已经在这方面有所作为。近来,具有政府背景的山西能源产业基金、广东核电新能源产业基金、四川绵阳高新技术产业基金和上海金融产业投资基金,已经由国家发改委上报国务院申请第二批产业基金试点,使民间金融资本可以通过成立私募基金实现正规化。在流动性过剩周期,我国还应加大本土私募资金的实业投资转型,使具有政府背景的私募基金将更关注有助于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产业的投资和竞争性行业的投资。
  6、积极修正涉外经济金融政策,对外部流动性实施有效监管
  第一,对外资进入要按产业设置结算门槛,对经常性贸易要在产业、时间、数量上设置门槛。第二,引导FDI流向,让新进入外资增量升级到高新技术产业、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以及产业链中研发、设计、品牌和关键零部件等环节和现代生产者服务业, 在为本土企业发展腾出空间的同时, 促进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升级。第三,减少甚至禁止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的出口,鼓励增加高新技术及资源性产品进口。第四,有序有效扩大对海外的产业投资、金融投资和资源开发性投资,并努力完善服务和监管体系。
  (四)调整外贸发展战略,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进程
  当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时, 我国就已经进入到一个消费需求的膨胀时期, 这是我们优化产业结构、依靠内需实现经济均衡、可持续发展的大好时机。结合此阶段的消费需求特点, 利用经济增长带来的丰厚储备, 引进先进的技术, 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 积极扩大出口、积极生产国内消费升级所需要的产品, 以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者的增长维持国内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同时, 将发展资本市场与产业结构优化结合, 制定以产业结构优化为目标的具有针对性的产业差别化上市融资政策,成立一批支持产业结构优化的产业投资基金, 支持、配合国内产业结构优化进程。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减少经常项目顺差对货币供给的压力, 将这种压力转换成推动经济结构优化的动力, 同时, 可以有效利用过剩的流动性从投资和消费两方面支持产业结构的优化,减少其带来资产泡沫的可能性。
  (五)通过建立资源补偿机制,推进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
  资源价格改革“遭遇”CPI新高,通胀压力下的资源价格改革如何抉择,这也是目前虽然资源价格的改革大家均有共识的,但是我国资源要素市场化改革进程缓慢的原因。笔者认为,要实现资源的完全价值,必须分两步走才行:一是资源税费制度改革,籍以理顺资源收益分配关系,使与资源开发相关的各利益主体都能获得合理补偿;二是资源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改革,将由行政干预为主且明显偏低的价格转变为由市场作用为主反映资源完全价值和供求变动的价格。因此,仅从资源价格的市场化改革入手,不能为资源价值的完全实现和资源价值的充分、合理补偿提供根本性机制保证。完善资源基础市场可以通盘纳入资源税费制度改革,从而资源税费制度改革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一样,是资源价格改革的基本手段。另外对于劳动力要素的改革要尽快实现要素市场的统一,打破人为限制,增加要素市场应对国内外冲击的弹性。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
参考文献
[1]刘晓欣. 当代经济全球化的本质——虚拟经济全球化[J]. 南开经济研究,2002,(2)
[2]王建.中国货币流动性的过剩之谜[J].中国金融,2007,(3)
[3]Dooley, Michael, David Folkerts Landau and Peter Garber. An Essay on the Revived Bretton Woods System [J]. NBER Working Paper, NO.9971, September 2003.
[4]贺学会, 姜建强.汇率制度、流动性不足与货币危机.财经理理论与实践, 2003,(2)
[5]管涛.全球经济失衡与流动性过剩[J].中国货币市场,2007,(3)
[6]左小蕾.调整结构方能治本[J].了望,2007,(15)
[7]李援亚.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金融结构优化.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06,(3)
 
个人信息:
姓名:张茉楠
职称:副研究员、经济学博士后
主要研究领域:国际资本流动、国际金融与货币体系、创业型经济理论与发展战略、科技创业、中小企业等。
单位: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世界经济研究室 
通信地址: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路58号
邮编:100045
Email:march_lady999@126.com
电话:010-68558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