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金融
货币的性质和金本位制缺陷
作者:宋鸣    发布:2008-08-26    阅读:1840次   
   
    货币的本质不是交换媒介,而是信用工具,认识这一点对于理解整个宏观经济现象至关重要。
    古典经济学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交换媒介,这种说法并不准确。事实上货币的本质是信用工具,由于是信用工具,货币才可以充当交换媒介;也因为是信用工具,货币还具有调节信用的功能,而不仅仅是交换媒介。
    如果货币仅仅是交换媒介,那么货币发行量只需要满足流动性调节的需要就可以了。事实证明这是远远不够的。宏观调控的实践和本人的理论研究证明,货币发行还需要满足信用调节的需要(参见论文《货币非中性功能的论证与应用》、《货币、国债与赤字》)。
    既然货币是信用工具,确保货币信用的稳定自然是关键。大家都知道滥发货币会引发灾难,许多人便想当然地以为控制货币发行量总是正确的,于是常常有人提出金本位制或各种兑换本位制之类的主张。
    事实上,金本位制可能引发的灾难决不亚于滥发货币。这是因为黄金的产量极其有限,通过囤积黄金来操纵物价就便得现实可行。借助于这种操纵,富人可以轻易地压榨穷人、富国可以轻易地压榨穷国,社会矛盾会变得难以调和。
    在实施金本位制或兑换金本位制的国家,中央银行将逐渐丧失货币控制权,国家的货币将逐渐被极少数富人和财阀所操纵。富人通过对黄金的囤积使社会商品的价格越来越低,在引发经济衰退的同时使社会财富的分配进一步恶化,从而陷入通货紧缩和贫富分化的恶性循环之中。更严重的是,当一个国家的货币被极少数人操纵之后,这个国家的政权也会随之被这些人所操纵。
    所以,将货币供应与某种易被控制的有限资源挂钩是危险的,不仅会导致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还会导致民主政治的退化,使民主政体逐渐演变为寡头政体。
    由于黄金与纸币相比更易被操纵,故而即便从稳定币值这个初衷来看,黄金本位制下的物价稳定性也远远不如信用货币体制,只是前者通常导致物价的下跌,而后者多导致物价的上涨而已。众所周知,物价下跌会导致生产的萎缩,而温和的物价上涨会导致生产的扩张。
    因此,信用货币体制无论从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比金本位制有利。在现代社会里,“钱是市场的主宰,而人民是政府的主宰”,这是基本的体制原则,金本位制或兑换金本位制显然无法达此目标。
 
作者:宋鸣,厦门大学金融学硕士,手机:13632941218,Email:songming101@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