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其他
外国经济学家谈“创业精神”
作者:温跃宽    发布:2008-03-07    阅读:2735次   
  最近,由于我出任中海华业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思考在一个崭新的企业实现自己为企业开创事业的抱负时,我认真阅读了《美国参考》发表编写有关创业要素的短文集,感到外国主流经济学家对创业理念与许多国家共有的创业实践相结合,并给了我很多方面的启示,于是整理后发表出来,因为这些资料也能为我国地方政府官员和有志创业的人士提供一些指导和参考
  为什么创业和如何成为成功的创业者?
    为什么创业精神有利于经济发展?
    政府如何鼓励创业并由此促进经济发展?

 什么是创业精神

  什么是创业精神(entrepreneurship)?这个概念最早出现于18世纪,其含义一直在不断演化。很多人仅把它等同于创办个人工商企业。但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创业精神的含义要广泛得多。
  对某些经济学家来说,创业者(entrepreneur)是指在有赢利机会的情况下自愿承担风险创业的人。另一些经济学家则强调,创业者是一个推销自己新产品的创新者。还有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创业者是那种将有市场需求却尚无供应的新产品和新工艺开发出来的人。
20世纪的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Joseph Schumpeter,1883-1950)专门研究了创业者创新和求进步的积极性所导致的动荡和变化。熊彼特将创业精神看作是一股"创造性的破坏"力量。创业者采用的"新组合"使旧产业遭到淘汰。原有的经营方式被新的、更好的方式所摧毁。
管理学专家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将这一理念更推进了一步,称创业者是主动寻求变化、对变化作出反应并将变化视为机会的人。只要看一看传播手段所经历的变化──从打字机到个人电脑到互联网,这一点便一目了然。
  今天的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创业精神是在各类社会中刺激经济增长和创造就业机会的一个必要因素。在发展中国家,成功的小企业是创造就业机会、增加收入和减少贫困的主要动力。因此,政府对创业的支持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一项极为重要的策略。诚如经合组织商务产业咨询委员会(Business and Industry Advisory Committee to the 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2003年所指出:"培育创业精神的政策是创造就业机会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  政府官员可以采用优惠措施,鼓励人们不畏风险创建新企业。这类措施包括实施保护产权的法律和鼓励竞争性的市场机制。
  社会群体文化也与创业精神相关。创业精神在不同文化中的差异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创业所能得到的回报。看重社会地位和专业经验的文化可能不利于创业,而推崇通过个人奋斗取得成功的文化或政策则很可能鼓励创业精神。

  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创业者?

  什么样的人能成为创业者?对此似乎并没有一定之规。成功的创业者中有不同年龄、收入、性别和种族的人。他们的学历和资历也不相同。但研究人员发现,大多数成功创业者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的特质,其中包括善于创新、专心致志、锲而不舍、灵活变通、擅长领导、富有热情、自信和"精明"。
  创新能力是推动产生新型产品、服务或经营模式的灵感。它促进革新和进步。它意味着一个不断学习、善于提问并跳出陈规思考问题的过程。
  专心致志体现于创业者的勤奋工作,每天工作时间可长达12小时以上,甚至一周工作七天,特别是在最初的创业阶段。规划和创意必须伴随勤奋努力才能见成效。专心致志才能使梦想成真。
  锲而不舍是一定要取得成功的极其强烈的愿望。它包括韧性和百折不挠的精神。它使创业者在九次碰壁之后仍要做第十次努力。对一个真正的创业者而言,金钱不是动力。成功才是动力,金钱只是回报。
  灵活变通是针对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迅速作出反应的能力。它意味着既执着于理想,又顾及市场现实。例如,有这样一位创业者,她最初开了一家只卖法式糕点的高级饼屋,但顾客也要买普通糕点。于是,这位创业者并不冒失去这些顾客的风险,而是调整自己的初衷,满足顾客的需要。
  擅长领导是指制定规章和确立目标的能力。它表现为有能力确保规章得到遵守、目标得以实现。
  富有热情是导致创业者创业和保持业绩的力量。它使企业家能够说服他人相信自己的眼光。它虽然不能取代规划,但能使他们保持专注,并将其他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自信来源于周密规划,从而减少不确定因素并降低风险。它还来源于经验。自信使创业者既能听取意见,同时又不会被轻易动摇或感到畏惧。
  "精明"是指既有常识判断力,又有在相关领域经营或创业的知识或经验。常识使人具备良好的直觉,知识或经验则意味着懂行。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的精明之处。能够将家庭开支把握在预算之内的人具备组织和理财能力。工作、学历和生活经历都会使人变得精明。
  每一位创业者都在不同程度上具备上述特质。但如果不具备上面提到的一种或多种能力呢?很多技能都是可以习得的。另外,还可以聘用有特长的人来弥补自己的不足。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了解自己的长处,进而发挥自己的长处。

  为何要做创业者?

  一个人为什么要自己白手起家,创办企业?或许他/她曾不只一次遭遇解雇。或许他/她对自己眼前的工作不满意,而且看不到更好的职业前景。或许他/她感到自己的工作不稳定;公司可能在考虑裁员,由此可能会导致失业或事业发展和工资前景不佳。或许他/她没有得到应有的升迁;或许他/她在现有行业中看不到适于自己兴趣和专长的机会。
  有些人实际上讨厌替别人干活。他们不赞同基于资历而非成就的奖励制度,也不愿意必须就范企业文化。
  还有些人决定创办企业,是因为他们对现有行业或职业中的官僚作风或政治人事关系感到失望。另外还有人是因为厌倦了推销某一产品、服务或在大公司主流运作之外的经营。
  在另一方面,有些人热衷创业是因为受到自行开业的好处的吸引。这些好处包括:
  创业者自己当老板,自行作决定,自己选择商业伙伴和确定业务内容。他们可以自己决定工作时间、薪水和休假。
  自我创业比替别人干活更可能获得优厚的经济回报。
  自我创业能使业主参与企业的全部运作过程,从确立理念到设计和创造,从销售到业务运营和消费者关系。
  自我创业给人以当老板的声望。
  自我创业给人积累股本的机会,既可保留、出售,也可留给子孙。
  自我创业带来作贡献的机会。大部分新兴企业家扶助地方经济。少数企业家能通过自己的创新而对整个社会作出贡献。约布斯(Steve Jobs)便是一例。他于1976年与人合创苹果公司,引发了台式电脑革命。
  有些人是在对自己所在地的就业和职业前景进行估量后,有意识地决定走创业之路。所有理由都同样有道理;但没有一个理由能担保成功。不过,如果有强烈的创业欲望,加之良好的构思、精心的设计及辛勤的努力,最终一定能成就一番乐在其中、利润可观的业绩。
    最后我想对我自己和对任何一个最后成功的创业者来讲,无能我们创业的成果多么辉煌,请记住,我们都是为我们的祖国建设在添转加瓦,在为我们的民族发展推动历史的车轮,为此,希望我和我国所有的创业成功者用我国历史名人一句话共勉吧:计利当计天下利,留名应留万世名!
 
作者系原旅美经济学者、现任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市场战略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中海华业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8年3月5日写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