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我眼中的中国经济改革
作者:张弛    发布:2006-06-21    阅读:2301次   
 

    中国的经济改革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到今天已近四分之一个世纪了,摸着石头过河也摸了近30年了,我们能否从中找出一些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东西来用于帮助我们今后的改革进程。

    实际上,中国的农村经济改革早在新中国成立后就开始了:50年代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使每一个农民都分到了自己的土地,掀起了中国农民的生产热潮;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中国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农村改革,由初级社到高级社,最后合并到人民公社。完成了对中国农村从私营的个体经济到一大二公的集体经济的转变。在这其间,出现了“三年自然灾害”,70年代中期国家又到了“经济崩溃的边缘”等历史现象,到80年代初在安徽农村自发出现的以“大包干”为标志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标志着“人民公社”时代的结束和新的农村改革的开始。

    随着农村承包责任制的普及,农业生产有了普遍提高后,城市的改革也随后开始,工矿企业也普遍推行了承包责任制,到了90年代,对国营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金融、住房、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改革也相继开始…

    到今天,中国的改革成就令世界瞩目,但伴随出现的问题、矛盾和以前积累的问题、矛盾也很多,它们相互交叉影响,使得一些社会问题、矛盾表现得相当突出或尖锐,如一些权力部门的腐败问题和官僚作风问题交织在一起,垄断的问题,就业难的问题,看病贵、学费高的问题,国企改制过程中大量国有资产流失与大批职工下岗的问题,贫富不均的问题,在商品生产和流通中普遍存在的制假、贩假的问题,社会风气、道德水准下降的问题,经济犯罪、刑事犯罪和社会治安案件的发案率居高不下的问题,一轮轮泡沫经济的问题,等等问题、矛盾它们发生和发展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取得很大成就的原因又是什么?怎样才能按社会发展的规律来制定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怎样遵循经济规律来开展我们的经济活动?弄清它们就可以使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改正以往的错误,创造更大的成绩和更辉煌的成就。

    中国的经济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普遍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活跃了农村经济,使农业生产在产量、品种上都得到较大的提高和发展,这是经济改革的主要成绩之一。为什么土地承包制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是因为完成了土地承包额之外的剩余劳动产品完全归农民个人所有,与生产队的“产多产少一个样”的集体经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者把劳动与劳动成果联系到了一起,后者则把它们分离了,这是私有制与公有制在生产、经济活动中的明显区别。土地承包制即“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质上是一种变相的、不完全的、朦朦胧胧的土地私有制或土地租赁制。可以看出:在农村,把劳动和劳动成果联系在一起是人们从事生产劳动的前提,是提高和发展生产力的前提条件,而能把它们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莫过于土地私有制。

    商品社会首先要求生产资料或生产要素的商品化,使之可以在市场中流动,人们可以自由地得到它并投入生产,开始新一轮的生产、经营活动或经济活动。而实现生产资料或生产要素商品化的捷径和基础就是私有制。实际上从人类发展的历史来看:私有制的出现、发生和发展的历史就是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是生产力水平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是人类文明由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历史。回顾我们的历史,存在的主要问题、矛盾莫不根源于“生活资料的私有制与主要生产资料或生产要素公有制”这一矛盾而形成的。实质上就是“主要生产资料或生产要素公有制”与商品社会不相匹配、不相协调而造成的。它已成为中国经济或发展道路上的瓶颈,是我们在今后的改革中需要优先解决的迫切问题。

    试想:如果把已承包给农民的土地分给农民,一方面能增加农民对土地的投入,提高土地的可持续生产的能力。二方面能实现土地的商品化,能吸引大量的城市资本到农村,大大提升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加速实现城市与乡村的相互交融和相互发展。三方面能减少乡村基层干部腐败现象的发生,促使乡村基层政权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

    人每天都要吃、喝,不断地消耗着生活必需品,才能维持生存,所以对食物、水、衣物、住房等生存必需条件的不断追求是人类生存的本能。在商品社会的今天,主要表现为对金钱的不断追求和参加到能使金钱不断升值的经济活动中去的迫切要求,这是人们生存的基本需求(被雇佣、靠佣金生活者除外)。所以,营造一个适合个人生产力生长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符合人类生存的本能,符合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在今天,它具体表现在营造一个适合和培育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社会环境,它如能蓬勃发展,将使不断前进的人类社会如同安装上了一台动力强劲的大马力发动机,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它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也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之一,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这也是政府工作一个长期的努力方向。

    总结以往,我们在改革过程中所取得的成就说明了我们顺应了或部分顺应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说明了我们还存在着或部分存在着与商品社会发展方向不一致的情况,需要在今后的改革工作中加以解决。展望未来:中国的经济运行将充满澎湃的动力,引领着世界经济的列车向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方向急驶,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辉煌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