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略论2006年4月胡主席访美的成果及对未来的影响
作者:董兵    发布:2006-05-22    阅读:2064次   

        一、胡主席访美情况及相关政策背景概述:
    2006-4-28胡锦涛访美及沙特、非洲几国,紧接中国央行上调贷款利率0。27%,5月8日土地资源局公布建立铜、铀等资源战略储备白皮书,然后温总理牵头发布抑制房地产领域投机的国六条,表明中国政府近期整固经济,调整结构,疏通与美贸易摩擦,打通非洲能源、资源新干线的举措,微妙地以精确紧缩过剩经济领域,保护传统消费产品出口渠道,争取高技术引进有所突破的宏观调控,手段较2004年5月份明显缓和,所做一切表明中国政府在调整经济节奏后继续在优势的制造领域吸收全球资源,坚持向美国为主的出口到向型经济增长的决策不变并坚持不遗余力地争取高技术进口而带动本国逐步向技术主导型产业转型继而出口的未来战略转移的决策。       

    二、美国的战略动态:      
    美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可以概述为:资产价格高启,消费价格低稳, 政府赤字和逆差高启,GDP增长较快,财富愈集中于少数人。这里微妙的平衡点在于:边际货币和信贷投放随逆差和赤子同步放大,但确定的经济发展结构却将过剩货币吸收到房地产信贷,吸引到以石油和铜为龙头的大宗战略资源的囤积上来,而成功抑制了消费品的通货膨胀,成功避免了历史上每次经济循环必然的通过膨胀过早过明确地转入衰退的问题。这对于美国政府和富人阶层有诸多好处:1、由于美国资本已经掌控可中东石油、拉美有色矿产大部分控股权,因此通过大规模战略作多这些大宗商品而本质地改变了财富分配规则,即在初级资源产品上获取了远超过去十几倍到几十倍的利润,另方面,在最终消费品上以自由放任经济原则和制造通货膨胀对经济危害的敏感性恐慌经济理论,给全世界国家和政府洗脑,过度抑制消费领域通货膨胀,造成以中国等新兴国家在大规模制造并出口消费品时过度压缩了最终产业链的利润甚至亏损,因此,在这场全球经济利益再分配的游戏中,美国重新制订并主导了市场规则,美国政府和富人获取了最丰厚的垄断利润并且享受了大量的物美价廉的消费品,新兴国家的政府和富人品尝到了边际投资和生产的收益果实,而其它许多发展中国家和欧盟国家在连年艳羡和将进口逆差视为猛兽的恐惧中逐渐转变着思维也在尝试着以扩大投资的形式拉动经济,参与进这场游戏,于是出现了在2005年欧盟地区经济停滞后在2006年明显复苏GDP一季度增长大于2%的情况,而美国控制游戏的工具是军事干预,财团资本对外国资源的控股参股、基金对基础资源商品期货和现货价格的控盘操作、国会的政治干预中国汇率、美联储的利率调控和储备金调控等。而美国最大的利益受损方是美国制造业工人,因此美国政府要采取象征性措施制造贸易摩擦,干预中国出口,转移国内舆论的注意力,而胡主席访美正是通过大型政府采购等行为,缓解贸易摩擦和改善美国制造业对中国的舆论。
    三、胡主席访美的阶段性成果及对未来的影响:从美联储5月中旬在宣布升息至5%,表示,美国经济增长趋于放缓,暗示通货膨胀在改善,实际上,缓解了国内贸易保护主义者情绪,对中国主席的来访做了恰当而默契的回馈,暗示这场全球游戏在此时适当调整之后肯定了还要延续深入下去!但延伸的领域要有创新,就是说要提高科技含量,如大型装备、军工、航空航天、微电子领域、通信设备等要有所突破,具体的我想可能在航空制造业及其新材料领域要提升商贸水平,但我认为,在石油和铜等战略资源领域的争夺将不会缓解,背后的原因是,这些资源已探明储量在未来30到40年时间将耗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