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金融
论西部区域性资本市场构建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作者:薛晓晖    发布:2006-04-16    阅读:2145次   
     一、中国区域资本市场的特点和规律
 
    中国的区域资本市场目前仍处于发展阶段,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而也具有与其他国家资本市场不同的特点。首先,中国区域资本市场在发展中规范。区域资本市场发展先充分利用客观存在的资本分布的不均衡性,以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处在经济发展中的区域来讲,由于经济发展初期水平的有限,不可能一下就具备完善和规范的资本市场特征,而是在发展中规范;其次,区域资本市场发展具有层次性。资本市场在各区域经济增长中有不同的作用,表现出各自不同的区域性特点。从理论上讲,由于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在空间分布上的非均衡性,其资本市场必然具有区域性的特点。在具体形态上,由于划分标准不同,区域资本市场也具有不同的层次性;最后,区域资本市场发展具有关联性。由于区域资本市场的具体形式的多样性及局限性,其与大的资本市场及相关区域资本市场,宏观政策面、基本面,该区域的资本市场发育环境、人才环境、企业状况、金融机构等方面关联性较强。
    中国区域资本市场发展也有其独特规律。第一,非均衡发展的规律。资本市场的非均衡性是指区域融资机制真正体现区域特色以及发展的层次性和梯度性。从世界资本市场来看,资本市场发展从来不是均衡分布的,而是向某些特定地区日益集中,这些地区便成为一国甚至国际性资本集中区。这实际上也反映了经济学的一个重要原理,资本只投在已经有投资的地方,非均衡发展是区域资本市场发展的内在规律。而相对于世界范围来讲,中国区域资本市场发展的非均衡性规律表现的更为明显和特殊。第二,发展中规范的规律。中国的区域资本市场是在经济发展中建立起来的,这其中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因而,作为新兴资本市场,应遵循在发展中规范的规律。结合区域特点,制定区域资本市场发展政策,发展战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创新体制,使区域资本市场规范化。各个区域应针对资本市场的不同特点和阶段,侧重加强资本市场规范的工作力度。第三,行政机制与市场机制双重推进的规律。区域资本市场与全国资本市场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区域性和地方性,其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地方及区域经济发展的程度。因此,一方面行政机制及政府推动是区域资本市场发展的重要推动力,而另一方面资本市场也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还应具有市场经济的特征,即由市场机制进行运作。[1]
 
    二、西部资本市场存在的缺陷
 
    首先,资本市场体系不健全,结构性失衡问题突出,市场融资能力差。
    资本市场提供交易的目的主要是为满足资金需求者中长期资金需要,是为实现社会扩大再生产而进行资本积累的一种长期资金市场。一般主要包括直接融资所形成的证券市场(即狭义资本市场)和间接融资所形成的银行信贷市场。西部地区传统上一直以间接融资方式为主,直接融资市场发展不足,证券化融资渠道不畅。证券化水平相当低,区域性的证券交易市场尚未建立,区域性的金融中心也未形成;即便是现存的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发展也不平衡,股票市场相对规模比较大,参与者众多,影响广泛;而债券市场的规模和影响就微乎其微。因此西部区域资本市场体系的不完善,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重要障碍。
    其次,资本市场容量小,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西部地区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的市场规模都较小。到2004年底,西北五省的金融资产总量仅占全国的5.23%,其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额分别只相当于东部粤、苏、浙三省的19.75%和26.68%。投资方式和品种都相当有限,尤其是证券市场的不发达,对社会资本的吸纳能力严重不足。西部的上市公司总数仅占全国的15.56%,投资于A股的开户数仅占全国的14.76%。另外从吸引外资数量来看,西部地区仅是东西部地区的十五分之一。由于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容量有限,难以有效发挥其功能和作用。
再次,资本市场组织机能不完善,市场运作效率低下。
    西部资本市场参与主体尚不成熟,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居民参与资本市场的程度都比较低,不管是投资还是筹资,参与意愿和参与能力都比较差。西部资本市场的金融工具也很少,尤其是没有根据西部资本市场的特点发展适合西部资本市场需求的工具,如没有针对西部地区居民收人低、企业实力不强而设计专门的投资工具。还有西部资本市场中介机构不健全,真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比较少,券商规模小,实力弱,业务单一,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西部资本市场业务能力的发展,因此建立和完善以证券市场为核心,包括场内场外交易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产权交易市场、风险投资、民间投资、利用外资以及传统的银行信贷市场等为内容的多层次西部区域资本市场已经成为当务之急。[2]
    第四,西部地区资金大量外流,资金严重短缺。
    我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快,投资环境远优于西部地区,资本的边际效率高于西部地区,投资风险整体上低于西部地区,而且分散风险的途径多,因而西部地区资金通过各种途径向东部地区流动则成为社会资金流动的基本趋势。比如信贷资金通过上存资金、资金净拆出、金融机构直接向东部企业贷款等渠道外流,占到西部信贷资金的10%以上。而且,资本市场上的东西差距,使得资金通过资本市场更多地在东部地区聚集,加大了西部地区的“资金缺口”,大量资金外流使原本资金就短缺的西部地区发展更加困难。
    总之,与全国其他地区比较,西部地区无论是自身资本积累和资本生成,还是吸收利用外部资金方面,都处于明显的比较劣势。内外资金向东部的聚集,循环累进,而西部地区资本形成能力严重不足,实际投资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明显差异,循环累退,结果导致西部地区经济陷入“贫困的恶性循环”和“低水平均衡陷阱”,使得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的收入缺口加大。
 
    三、西部区域性资本市场对西部经济发展的作用
 
    1、  发展资本市场,可以有效地促进西部地区的资本形成。
    资本形成是一个储蓄→投资→物质资本的转化过程,一方面要使储蓄有效地转化为投资,另一方面要使投资创造出高水平的物质资本形成,使这些资本运用在生产力高的项目上,最终带动经济发展。而资本市场首先通过把储蓄分配给投资,有助于更有效地分配资源;其次,资本市场有助于在资金需求和资金供给之间建立一种均衡;第三,资本市场通过促进流动性和保证金融资产的安全,促进了储蓄和投资;第四,资本市场保证了资金从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的流动,因而促进了金融的机动性,提高了资本配置效率。此外,发达的资本市场对于执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非常重要的;资本市场还提供了一种分散风险的机制。[3]
    2、  资本市场是制度创新的源泉,也是这种制度变革和创新的载体。
    区域资本市场的建立能有效地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区域内原有的政治制度和非政治制度都会受到影响和冲击,特别是不利于资本市场建立和运行,阻碍经济发展的制度。因而,为了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在资本市场的引导下,区域的制度会根据经济发展的要求不断进行创新。
    3、  资本市场促进区域资源优化配置。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运用资本市场可以在地区内引导生产要素资源的流向,实现资源优化配置。资本市场引导各种生产要素和经济资源向核心区域凝聚,逐步实现制度优势、人才优势、政策优势等经济资源优势在资本集聚的区域中全面有机结合,实现资源再配置的有机结合。[4]
    总之,发展西部地区的资本市场,不仅可以为国内外各类投资者投资西部地区经济提供便利工具和有利场所,为促进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发挥巨大的筹资、融资功能和作用,而且因资本市场具有较强的流动性,能促进商品、劳务和生产资料市场的建立和价格的形成,节约市场在配置资源过程中的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和分配效率,提高西部地区资本形成能力,进而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共同富裕。
 
    四、构建西部资本市场的设想
 
    发展资本市场,一是可以逐步改变西部地区乃至整个国家经济体系中传统的资金配置格局,提高直接融资在整个融资结构中的比重。二是可以使资产形式多样化,同时使投资主体多元化,这对降低经济体系的运行风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是资本市场的建立和发展,使资产具有了比较充分的流动性,这从组合投资机制和资产变现机制两个角度降低了经济运行风险。四是可以有效地强化市场对企业的约束力。建立适合的资本市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1、  树立大市场观念。
    一般来说,资本市场中的资本具有极强的流动性和地域的淡化性。从国际看,当今世界金融在朝着全球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国内游资没有地缘及边界的限制,通过资本市场可以运作更大范围的资金。从国际市场上看,目前国际资本已形成了流动领域拓宽、规模扩大、流动速度加快的新特点。证券化已成为金融市场的一个突出表现。证券市场正在更加广泛、更大规模的突破空间地域和人为的限制。全球的金融服务贸易谈判早在1995年已达成协议,其主要内容是金融业和保险业的市场准入大大放宽,全球90%的金融市场获准开放。实施这一协议的实际意义在于国际社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力度推进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开放。
    2、  实行相对优惠的货币政策。
    主要是准备金政策。目前,银行存款在金融资产中较大比重的情况下,西部金融发展在全国发展格局中处于不利的境地。因此应考虑适当下调西部地区银行存款准备金比率,以增加中西部地区可用资金。在金融机构审批和证券发行政策上实行分区域区别对待政策。
    3、  大力发展各种基金和投资银行。
    作为资本市场重要交易工具的基金应在西部得到快速发展,大力发展以产业控股为目的的共同基金,培育西部资本市场机构投资主体,为资本市场稳健发展创造基础性条件;加快发展投资银行,投资银行是资本市场运行的重要机构,能发挥其他机构不能发挥的独特的功能。
    4、  加强西部券商实力,大力培育中介机构。
    对西部券商进行资产重组,成立区域性、综合性的地方大型证券公司,充分发挥投资银行的业务功能,当好企业融资顾问、证券配售代理人和并购及政府财务顾问。引导证券公司和会计事务所等中介机构树立品牌意识和职业道德意识,在法律上和制度上规范上市公司的动作,加大对违法行为和对责任主体的处罚力度。
    5、  积极发展场外交易市场。
    未来统一的场外体系应该包括国有企业重组的股票与股权市场,高科技中小企业的股权市场,地方政府债券、地方债券、教育债券的发行与交易市场,以商业银行中长期信贷作抵押发行债券的交易市场。创造条件,积极培育和发展统一的场外交易,进而融入全国水平的证券交易体系。
    6、  实施培育理性资本市场投资主体的制度创新。
    制度是通过影响资金资源的可得性及分配与使用效率从而影响资本市场发展的,与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将金融创新作为资本市场发展重点所不同的是,西部地区必须首先培育理性的资本市场投资主体,从制度层面提高区域资本市场效益。以市场为导向的资本市场呼唤产权明晰、责权分明、风险与盈亏自负的理性投资主体。
    7、  加快资本市场微观基础—企业主体的制度建设。
    企业改制滞后,现代企业制度发育水平低,缺乏资本流动进出机制,直接筹资能力和资本运营水平低是制约资本市场发展的基本因素。针对这些问题应该加快企业主体的制度建设:建立国有资本出资制度,实施政企分开;建立多元化产权制度;建立现代企业法人治理制度;建立市场化的企业家管理制度。
    8、  积极进行金融品种的创新,为投资者提供多样化的投资选择。
结合西部资本市场的现状,推出有西部资本市场特色的金融产品,例如可针对西部非公有制发展落后的状况,提出对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在融资、设立、运作等方面的服务业务;针对西部居民收入低的现状,推行小额证券等。[5]
    9、强化对资本市场的监管,健全法律法规体系,以保持良好的市场经济秩序。
资本市场其实质是通过市场实施以资本为纽带的交易关系的制度安排。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完善的制度可以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资本配置的效率。
 
 
 
参考文献:
 
1、  赵晓瑛:区域投资与经济增长[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2、  厉无畏,王贻志,潘正彦,等:中国资本市场机遇问题与发展「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9
3、  余运久:资本市场的协调发展「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1
 
 


[1] 王青:《浅析构建区域资本市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企业技术开发,2005年12月第24卷12期
[2] 任洁:《建立西部区域资本市场可行性分析》,资本市场,2005年第02期
[3] 郑长德,朱方明:《论西部地区资木形成的制约因素与资木市场的发展》,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5期
[4] 王青:《浅析构建区域资本市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企业技术开发,2005年12月第24卷12期
 
[5] 申开富,黄惠,汤又新,代莉:《进一步规范和发展西部地区资本市场的若干思考》,经济问题探索,2002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