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人类进化之谜--制度经济学能够提供什么线索
作者:茅于轼    发布:2006-02-27    阅读:1927次   
   中国人中受过中等以上教育的人都读过社会发展史,都知道劳动怎么使人脱离了动物状态,学会使用工具使人不同于其他所有的动物。至于更多的细节则不大清楚了。近二三十年来,科学界对人的进化过程的了解,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例如绝大多数的人类学家都同意,最初的人类发源于非洲,大约在6-8.5万年前,古人类跨越红海的曼德海峡,走出非洲,分布到了世界各地。首先到了澳大利亚(五万年前),中东(4-4.5万年前)和西欧(3.5万年前),和北美(1.5万年前)。一万年前全世界的人口可能是500万,那时已经发明了农业,人口数快速地增加。但是和公元18世纪以后的增速比,只是几十分之一。18世纪的人口约为10.4亿,而现在已经达到了65亿。这二百年之间人口增加的速度是过去一万年增加速度的50多倍。有人估计7.4万年前,也就是非洲人走出非洲的前后,印度尼西亚的Toba火山的大爆发(这种爆发平均每几百万年一次),以后的五六年中天空被火山灰所遮盖,地面温度大幅度降低,使人类数量减少到大约2000人。从人口的变化可以看出,人类发展经历着十分明显的加速度现象。现在正处于最高速的发展期。未来的一个世纪人口将趋于平稳。
 
    对于人类进化的研究原来主要靠考古发掘。但是由于远古时人类数量的稀少,它们的化石很难得能被发现。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有一位遗传学家,名叫Allan Wilson发现DNA结构中有一种线粒体在繁殖时具有不变性,而且它完全由母亲传下来。这种物质成为每个人都携带着的活化石。它可以帮助我们追踪几百万年甚至更远的祖先分支。Wilson和他的学生利用这个技术,不但确定了非洲是人类共同的祖先生活的地方,而且发现现代人,不论是白人,黑人,黄种人,他们的祖先竟然是15万年前的同一个妇女。
 
    根据最近一期英国杂志《Economist》的报道(2006年第一期),以上这些新发现已经被大多数学者所同意。但是随着新技术的发明,新考古的发现,这些看法还可能被修改。例如华盛顿大学的Alan Templeton声称,他发现了一些基因树,其根源可以推到40万年以前,又不同于非洲古人的基因。如果他的发现被确认,那么人类祖先单一来源的学说将被修改。
 
    人脑的容量在200万年前只有550cc(立方厘米),到13万年前增加到1400cc,现在略为减少到1300cc.随着人脑的扩大,头部的重量加大,人必须从爬行改为站立。人站起来之后,能够承受更大的脑重。但是人变为直立行走的原因远更为复杂。在非洲强烈的日照下,直立行走比爬行能减少三分之二的太阳辐射量。大约在4万年前人类的智力出现了明显的进步,表现为对艺术的尝试,出现了岩画。但是人类真正的进步是发音的复杂化,后来创造了语言,再后来出现了文字。语言使个人之间可以沟通,人际关系得以建立,这才有了人类社会。文字则使几代人之间可以沟通,加速了知识的积累。然而使人类真正进步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什么近一万年来人类得到了加速发展?或者问,过去阻碍人类正常进步的主要原因何在?回答这些问题恐怕要我们制度经济学家来提供线索。
 
    按照达尔文学说,生物进化的法则是适者生存。每个个体在取得食物,找到性伙伴中,能够超越别的个体的,他的后代将能够繁殖并发展。然而如果仅仅是这一条规则起作用的话,人类将永远是动物,而变不成人。因为人之所以为人,不仅仅有竞争,还有合作,有道德。人天生就有善恶之辨,就有同情心,懂得是非。即使是罪大恶极的坏人,在做坏事时候也是偷偷摸摸,心有不安。因为道德随时随地在监督着他。也许有人会从根子上提出质疑,道德是天生的,还是后天教育的结果。对于这个问题我们确实没有办法加以证实。但是有一点大家都会同意的,就是在现实社会中道德法则已经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心中。极端的虐待狂,精神病患者不是没有,那究竟不是社会的主体,否则的话人类社会早就消亡了。
 
    人之不同于动物,是人能够理解别人的想法,能够体会别人的感受。这是同情心的基础。但这还不足以建立人际的道德关系。道德关系的建立必定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制度经济学对道德的解释是把道德看成是一种公共服务。一个人之所以愿意遵守道德规范,是因为他享受了别人遵守道德得到的好处。如果周围的人都不讲道德,只有我一个人讲道德,这种道德肯定维持不长。所以道德是一种社会的集体合约。制度经济学可以证明,这个社会合约的建立必定是许多代人,反反复复博弈的结果。
 
    加拿大学者Axelrod博士,做了一个数学模型,研究囚犯难题的解。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两个利益独立的人,选择合作还是选择只顾自己。如果合作,双方都能得到好处。但是一方选择合作时,另外一方选择不合作却可以获得更大的利益。因此合作的状态很容易被另一方的投机所破坏,合作成为一个不稳定的平衡。合作被破坏以后,双方都处于不合作的不利状态,他们终究还要回到合作的轨道上来。但是老问题继续存在,合作还是不牢靠的。如果双方从反复博弈中吸取教训,合作可能维持下来。Axelrod的模型将两个人扩大到社会,看长期博弈的结果合作能不能比较稳定地维持。模型运行的结果证明,如果投机获得的利益有限,而且投机者将被惩罚,一个混合有合作者和少量投机者的社会是可以长期稳定地存在的。Axelrod的模型在计算机上运行几分钟就能够得出结果。但是事实上这个过程是几十代,几百代人博弈完成的。尤其是博弈并不是同一个人在参与,而是不同年代,不同辈分的人之间进行着。失败的教训并不能被直接的当事人所汲取,而是要传递给下一代。下一代人未必能够记取过去人的教训,投机取巧的诱惑时时都在起作用。道德不断被承认,又被破坏,如此反复,直到最后人终于脱离了动物,有了道德的觉悟。这个过程正是道德逐渐被确立的过程。
 
    刚刚去世不久的美国历史学家Stavrianos(全球通史的作者)在他的另外一本著作《人类远古生命线》中猜测到道德进化需要漫长的时间。那时候人与人的关系还没有脱离野兽状态。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的丛林规则起着主导作用。谋杀,强奸,抢夺是经常发生的。每个人都处于缺乏安全的状态中。为了摆脱这种状态,人们寻求合作的规则,于是道德的雏形逐渐出现。可是每每都有人破坏这种原始的合作意识,并且用武力胁迫别人就范。从武力主导变到道德主导经过很长时间的试探和较量。美国法人类学家E. Adamson Hoebel在他的《原始人的法》一书中,肯定了原始人的社会中存在着法律。不过那是极不完备,粗糙的。而且和道德,宗教相混杂。他指出,行为方式的完整一致是通过社会选择进行的,而选择不是偶然和随意的,总有某种选择的标准左右或影响着选择。这些标准就是一般人们所说的公规或公理。法律的基础是正义或是非观,也就是社会公认的公规,或者道德规范。我们有理由相信,道德的基本观念先于法律的出现。二者都是社会选择的结果。所谓选择就是反复博弈,从博弈中学习,改进。最后稳定在某种利益均衡的状态。
 
    人类从建立初步的社会形态一直到十八世纪这一段漫长的时间中,规则确立和规则破坏之间的斗争一直没有停过。规则虽然能够被全体人类所公认,但是出于利益的考虑,总有少数人利用武力和智谋,置身于规则之外。这少数人就是社会的特权阶级,他们是国王,贵族,宗教领袖和各级官员。他们并不公然反对道德和法律,但是把道德法律用来约束他人。直到西欧的文艺复兴,平等,自由,人权的观念慢慢地被确立,人类社会进入到一个新时期,即市场经济时代。它的特点就是平等自愿基础上的交换。财富就是这样被生产出来,人类社会进入到富裕阶段。人口增加,寿命延长,教育普及,物质享受被承认,并得到空前的发展。人类社会得到的最大进展是市场制度的出现。这一制度牢固地把合作变成一种行为规则。一方面个人有追求利益的权利,另一方面个人的行为不得侵犯他人的利益。在这两个前提下,不光是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在起作用,而且合作的关系得以稳定地维持。或者说,合作成为适者生存的一个条件。
 
    在现代社会中,所谓的适应,完全是社会性的。假想一个从原始社会来到现代社会的人,他不会打电话,用信用卡,买票上公共汽车,更谈不上某种谋生的技能,这就是不适应。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不会过时,但是选择淘汰的规则整个地变了。人类还在进化着,但是进化和进步未必永远一致。有可能这种选择淘汰机制使我们走向毁灭。人类的前景面临着空前巨大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