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如何判断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形势
作者:易宪容    发布:2006-01-09    阅读:2012次   
    大势观察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是通货紧缩还是通货膨胀,国内学界意见十分相左。有人认为是通货紧缩,有人认为是通货膨胀,也有人认为介于两者之间。
 对于通货紧缩的原因,凯恩斯的“资本边际效率理论”、弗里德曼的“货币供应收缩论”及费雪的“债务通货紧缩论”等等都有解释,但后者最为经典、最有解释力。费雪认为,在经济繁荣时期,由于过度投资的经济体系信用扩张,过度负债出现。在这时,如果出现意外事件的冲击,整个商业信用过程就会受到猛烈的冲击和破坏。这时,货币乘数收缩,货币流通速度和一般价格水平都会迅速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外生力量(如政府干预)阻止,由于信用的破坏和交易下降,必然会导致劳动雇佣减少,企业生产下降,企业破产增加。而且,这一切会导致产出、贸易量和就业水平下降,影响人们的当期消费,进一步降低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形成通货紧缩。在这种情况下,只要维护经济支付体系的流动性和稳定价格水平,就有可能预先制止经济通缩。
 如果以上述标准来判断中国的经济形势,很难找到国内通货紧缩的依据。首先,从经济增长的周期性变化来说,不仅连续几年GDP保持增长9%以上,而且2005年GDP增长将达9.4%,预计2006年增长速度仍然不会低9%。还有,从国内固定资产投资来看,第二、三季度增长超过28%,1-11月份也增长了27.8%,比第一季度的25.3%增长快。煤炭开采、天然气、电力及运输等瓶颈行业的投资增长比钢铁、建筑材料及房地产等以前的过热行业投资增长强劲。个人收入上升带动了个人消费及国内商品零售业的增长。同时,进出口快速增长的势头并没有减弱。也就是说,整个经济没有出现周期性变化,更没有出现经济周期性的衰退。
 我们也从货币供应量的情况来看,尽管M2增长率从2004年3月份的19.1%下降到2005年2月份的13.9%,从2005年3月份开始回升,上升到3季度为17.9%,2005年11月份为18.3%,其年增长率远远超过了年初制定的15%的增长目标。对于M1来说,也曾经从2004年3月份的20.1%下降到2005年3月的9.9%,但是M1同样从2005年4月份后开始回升,11月份已经达到12.7%。还有,从银行的信贷来看,9月末同比增长了13.8%,在政府既定目标之内。也就是说,尽管M1与银行信贷的增长不及M2增长速度,在一定程度上表示了货币整体的流动性在下降,但并没有出现货币严重紧缩状况。而且其中原因多以会与外汇占款冲销及国有银行改革有关。
 现在最为重要的是未来物价水平会如何。如果从目前国家统计局数据看,CPI涨幅回落后趋稳。比如2005年1-11月份CPI累计同比上涨1.8%,比2004年同期回落了2.2个百分点,主要是食品价格回落了7.4个百分点,服务类价格上涨1.2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5个点以上。再看PPI(工业品出厂价格),PPI同比涨幅基本上继续呈回落态势,但PPI的分类价格走势差别大。如1-11月份累计同比上涨5.1%,其中生产资料价格累计上涨7.0%,生活资料价格下降0.2%。从月环比价格看,PPI总水平在下降。还有,原材料、燃料等生产要素的价格仍然同比上涨5.4%,有些要素价格上涨幅度仍然较高。
 从国内资产的价格来看,尽管2005年房价的增长速度有所放缓,但仍然在高位运行。如2005年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一季度同比上涨9.8%,二季度上涨了8.0%,三季度上涨了6.1%,特别是在10、11月份同比分别上涨6.6%、6.8%,涨幅比9月份分别提高了1.1和1.3个百分点。11月份,新建商品住房销售价格同比上涨8.3%。近期内房价涨幅有所回升。
 从CPI的一般情况来看,当前国内经济是出现了通货紧缩迹象,但是现实的中国经济与发达市场体制下的一般经济现象是相差很远的。首先,基于经济由计划向市场转轨所导致的经济结构的严重失衡,中国的物价状况是相当复杂的。它有计划管制下的非市场价格,有既管制又处于市场条件下的准市场价格,也有完全放开的市场价格,再加中国的历史数据以及数据处理体系十分短暂,在现有的情况下,中国要形成一套或积累一套完全市场化的数据是相当的困难的。市场化不完全、数据的获得并非科学与规范,如果仅以这样数据来得出结论,肯定会与现实经济生活相去很远。
 如李扬最近指出的那样,从1997年以来的物价变动趋势看,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领域的价格状况,同时存在着物价上升、物价下降和一种介于两者之间的价格现象,即价格止涨。只不过,1997-2002年,价格下跌和价格止涨的部分占相对主导的地位。而自2003-2005年上半年,价格上涨部分相对突出,而自2005年下半年以来,价格下跌和价格止涨的部分重又成了主导。也就是说,面对着中国复杂的物价体系,仅是简单化为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是难以说明问题的。
 比如PPI作为CPI的先导指数,PPI的变化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CPI的变化。但是在中国,PPI在2003年和2004年大幅上涨之后,2005年仍然处于快速上涨的态势。但实际2005年三季度PPI累计上涨了5.4%,而CPI仅上涨2%。我们现在的许多分析,仅是盯住CPI的变化,而没有看PPI的变化。PPI连续高位上涨几年,但为什么不会传导到CPI上去?有人说这是下游企业自己消化了,但实际情况会是这样吗?短期内可能这样做,从长期看不会如此,因为当下游企业无法消化PPI上涨因素时,这些企业必然会破产。
 实际上,PPI是向下游传导了,只不过没有传导到作为标尺的中国CPI上,而是传导到没有纳入CPI计算的房价上了。比如,早几年房价上涨都在双位数,2005年截止到9月末,尽管房价涨幅正处于所谓的“稳步回落”状态,如全国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一季度涨幅是12.5%,二季度涨幅是10.1%,三季度是8.8%,四季度涨幅也会高于7%。即国内房价仍然处于高位运行,特别是如北京这样的城市,2005年平均房价上涨可能近25%。试想,作为这一轮经济增长最大的动力,作为国内民众最大的需求,如果房价的上涨不能够纳入到整个价格水平的分析中,那么这种分析能够真正反映国内真实的经济运行和价格水平吗?。为什么会这样?这可能与国家统计局的数据处理有关。
 在国家统计局对住房的属性界定中,住房属于固定资本形成。即房地产开发投资形成的房地产,在支出法GDP核算中归入固定资本形成。也就是说,不仅经营单位购置的厂房是固定资本,居民个人购买的住宅,尽管是由个人居住和享用,但其本身并没有划为消费品。即所有个人购买住房都是投资品。如果按照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房地产都是投资品,民众住房购买也是投资品,那么在目前国内投资过高过热的情况下,扩展房地产投资或拼命鼓励民众进入房地产市场自然是把目前高位运行的投资再一次拉得更高了。
 因为,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规定,个人的住房消费是指,当住房用于居民居住时,租住的,其租金计入承租人的消费支出;还有,自住的,比照相应市场(租金)价格,以虚拟房租形式计入房屋所有人的最终消费。也就是说,目前国内居民购买房子是投资而不是最终消费,居民的住房最终消费仅是指居民所支付的房租,而且这种房租国家统计局是无法计算出来的,它只能是虚拟计算。
 在这里,用发达国家的房地产市场价格模式来计算中国房地产市场价格明显地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一是发达市场体系的房地产市发展了几百年,它不仅形成了相当发达的一手房与二手房市场,而且也形成了一套客观科学及规范的房地产价格计算体系。在这种情况下,这种房价计算模式自然能够反映房地产市场价格变化的真实情况。但中国的情况则不是这样,我们的商品房市场真正发展仅是几年的事情,市场根本就没有成熟,许多地方发达市场体系下占主导的二手房市场根本就没有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既无法建立起科学规范的住房价格体系,也没有获得准确的房地产市场价格信息。
 二是中国目前的存量住房80%以上为计划体制下分配的住房,这些住房即使不进入房地产市场,但是以这些住房来虚拟计算住房的消费支出肯定会有相当程度的误导性。目前一些人拼命主张扩大房地产市场的消费,除了激励民众多租一些房子之外,从国家统计局的计算来看是无法达到扩大住房消费目的的。
 三是正是因为国家统计局把房地产归纳为固定资本形成或投资中,因此无论房价如何上涨,都是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无关,房价可以快速上涨,甚至于几年来有些地方房价可以上涨几倍,但CPI则不涨反落,因为无论是PPI还是原材料上涨价格都移位到没有纳入CPI计算的房价上。由于CPI不上涨,尽管世界利率都在变化,或世界利率进入上升的通道,但中国的利率就是不变化,甚至还有人说要下降。利率不变,资金密集性的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想下降是不可能的。因为,当利率处于较低水平时,市场上肯定是资金泛滥。目前国内的利率就处于历史最低水平,流动性自然泛滥,大多的钱进入房地产也就是自然的了。
 再有,目前国家统计局的CPI加权指数,基本上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它既不是发达市场体系下的CPI,也不是反映中国居民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的CPI。比如,美国的CPI中交通、能源、汽车、现代通信等权重较高,但中国的CPI仍然是以农业社会的食品、衣着、烟酒等权重为主导。再如近十年中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但我国的CPI仍然沿袭旧制。如果这样的CPI不改善与调整,是无法反映变化了的现实经济生活的,更不能用这种CPI来判断中国经济趋势。
 正因为中国物价体系的复杂性,如果仅用一种发达市场体系下的衡量标准来看中国的经济是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都没有根据,更无法用现行的CPI来断定中国经济。还有,我们退一万步说,我们假定中国的物价水平真的出现了全面下跌,或中国经济出现了通货紧缩,也不能据此说明中国经济将出现下滑。
 正如美国人西林所著的《通货紧缩》一书中指出的那样,通货紧缩是由物品的普遍过剩造成的,但通货紧缩有两种,一种是好的通货紧缩。它是指新的投资领域不断开发和生产率不断提高从而造成产品供给大规模增加,导致物价普遍下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新技术不断发明并被用于生产,由于新投资领域不断开发和新的就业机会不断出现,人们的收入水平却是在不断地增长。这样物价水平下跌便成了增加社会物质财富,普遍提高人们生活水平的积极因素。比如近几年,国内家电、手机、汽车及互联网等领域,产品的扩张完全是技术水平及生产率提高的结果。如果是这样的通货紧缩,我们又有什么值得担心的。
 另一种是坏的通货紧缩。它是指由于旧技术以及旧产品仍然在经济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投资领域不断缩小,生产效率也难以提高,由此导致产品大量过剩。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会导致企业严重开工不足和就业减少,也会导致居民收入水平下降,居民生活水平严重下降。目前国内出现一些行业产能过剩,如钢铁、建筑材料、水泥、机械、化工等重化工业的产能过剩,就是这种坏的通货紧缩。在技术条件没有明显改善的情况下,这些部门的产能是通过外延性扩张,通过掠夺性使用资源而得到的,其单位投入产出甚至比过去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当经济周期处于高涨时,价格上涨,这些行业纷纷地进入掠夺性生产;当经济周期处于下落状态时,价格下降,产能自然出现过剩。
 可以说,无论是上面哪一种通货紧缩的情况出现,它们都是市场中的一种常态。市场能够通过其合适的方式来调整过剩的产能关系。特别是在中国由计划向市场转轨的经济中,不少产业结构严重失衡,更是需要这种产能过剩来深化企业的市场竞争,促进企业的整合与技术进步,淘汰缺少竞争的生产能力,提高产能供给的质量。有人说,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途径。我基本上同意这个观点。
 也就是说,技术进步、生产率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是衡量好坏通货紧缩的标准,即使是坏的通货紧缩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只要整个经济没有出现全面衰退),它同样可能成为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之动力。有人试图提倡用什么内需来消化这些过剩的产能,既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也是一种十分愚蠢的想法。
 在此,对于一般的CPI问题,我更同意哈继铭博士的观点。他指出,从CPI中各主要类别的价格变动情况来看,它仍然反映了2005年CPI通货膨胀的特点,而不是通货紧缩,如食品价格月环比涨幅低于过去,非食品价格月环比涨幅均比历史水平高,尤其是居住类价格。而后者则显示了当前通货膨胀压力的持续。另外前三季度PPI累计上涨为5.4%,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9.2%。更全面反映总体价格水平的GDP平减指数(即名义GDP除以实质GDP再乘以100,GDP平减指数是主要的物价指数之一)上升了4%左右,所有的迹象表明,CPI通胀率表象是在下行,但经济当中仍然存在着通胀的压力。
 而对于中国具体情况下的CPI来说,实际通货膨胀压力比哈继铭博士所得出的结果要严重得多。首先,从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四季度调查结果显示,城镇居民当期物价满意指数为-12.8%,有63.4%居民认为物价偏高,有41.7%的居民预测未来物价将上升,认为未来物价走势不乐观。也就是说,尽管今年以来国家统计中的CPI出现下行,但民众对物价满意程度极低,即民众发现自己生活中的物价一直在上涨,CPI的统计数据与民众对物价水平的感受出现了严重背离。实际上,个人购物时感觉鸡、肉、大米、蔬菜等价格比上一年有所上涨,石油、水电、天然气等产品价格上升的幅度更是显而易见。对许多最终消费品的价格,民众感受为什么与政府CPI如此背离?其原因何在?值得我们认真思考与研究。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基本上处于良性上升的通道上,即使出现了某些行业的产能过剩,它也是市场中的一种常态。对于这些行业的产能过剩不是如何扩大内需来消化这些产能,而且要通过市场的方式来促进这些过剩产能的调整,它是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正如世界各央行都在密切关注通货膨胀是否会发生情况一样,我们不可用表面的现象或不适当模式来判断中国通货紧缩即将来临,而是要从整体上把握国内经济发展态势,因为在中国经济高增长、高投资条件下来讨论通货紧缩的问题,看来与现实经济相去较远。正如最近召开的国际清算银行央行行长会议指出的,在全球经济平稳扩张的环境下,资金成本超低局面逐渐走向终结,还有高油价带来的风险依然存在,因为油价高涨可能引发通胀上扬,从而要求各国央行加快紧缩货币政策。通货膨胀最受关注。
 对于中国来说,同样如此。如果我们能够全面地观察中国复杂的物价体系,如果我们能够从既非反映发达市场体系下的CPI内容也非反映中国现实变化了的消费结构的CPI走出,那么我们关注的当然是中国通货膨胀的发生与高低,中国宏观经济政策的切入点应该从这里入手。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为什么居高不下?中国的房地产投资为何处于高位运行?中国的房地产价格为何一直飚升?最大的问题在于我们的一些统计指标不科学与不规范,而有误导性。比如由于CPI低,国内利率一直处于历史性低位,使得银行流动资金十分充裕,货币供给增长速度过快。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不利于抑制资产泡沫、不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而且长期的低利率政策给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带来了巨大风险。如影响到宏观经济稳定与银行改革顺利进行,增加了银行巨大的利率风险。可以说,目前11个行业产能过剩,中国的低效率投资泛滥及高房价都是低利率导致的结果。2006年,政府在利率政策上应该有所作为。利率是目前调整国内一些经济关系的最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