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产业经济
首钢涉钢产业搬迁改造的战略意义
作者:王海澜    发布:2005-08-23    阅读:2053次   
      2005年2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正式做出了《关于首钢实施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方案的批复》。根据方案的基本精神,首钢将其称为涉钢产业搬迁改造,而不是媒体普遍表述的“首钢搬迁”,这种表述与国家发改委的批复是不一致的。

根据方案,首钢已经完成对曹妃甸钢铁大厂的可行性研究。一期工程,20086月投产。包括:5500立高炉和炼钢及相应的2250热轧、冷轧。二期工程,20108月全部建成投产。包括:25500立米高炉,3300吨转炉,3台连铸机,222501780传统的热带连轧机,3台冷连轧机。主要产品为高塑、高强电工钢、汽车用板等。钢产量950万吨,钢材产量863万吨。

根据方案,200572日,设在北京市顺义区的投资64亿元、年产150万吨的冷轧板项目奠基,预计2007年底投产。

    一、《关于首钢实施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方案的批复》要点

     1.同意首钢分阶段压缩北京地区钢铁生产能力,确保2010年底北京石景山区冶炼、热轧能力全部停产

2007年底完成压缩400万吨钢铁生产能力,在北京石景山区阶段性保留400万吨钢的生产能力,期间,为保证生产正常运行,暂保留2台烧结机、3座焦炉;确保2010年底北京石景山区冶炼、热轧能力全部停产。

2.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结合首钢搬迁和唐山地区钢铁工业调整,在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

同意在河北唐山地区曹妃甸建设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钢铁联合企业作为首钢涉钢产业搬迁的载体,同时,要加快河北省钢铁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唐山地区要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减少钢铁企业数量,保证曹妃甸钢铁项目建成后,不增加钢铁生产能力,减少水资源消耗,使地区的钢铁工业产品结构、企业结构得到明显调整。

新建的曹妃甸钢铁联合企业要经充分论证,采用国际先进工艺装备,选择产品方向,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钢铁精品生产基地。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建成生态型现代化钢铁厂,基本实现污水及固体废弃物零排放,余能充分利用,吨钢能耗、水耗等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能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钢材,实现能源转化,且能消纳社会大宗废弃物。

3.同意在北京建设150万吨冷轧薄板项目

同意在北京建设150万吨冷轧薄板(含镀锌板、彩涂板等)项目,作为首钢搬迁后人员安置等的载体。

4.股权多元化的经济混合体

新建钢铁联合企业以首钢为主,联合河北唐钢,可吸收国内外包括民营资本在内的资金,建立一个股权多元化的混合经济体。

5.尽快做出原厂址的长远规划。

由北京市尽快对原厂址的土地利用方案做出长远规划。

    二、实施首钢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方案的战略意义

     1.有利于提高中国钢铁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曹妃甸钢铁大厂在未来20年内可以成为世界上最具竞争力的钢铁企业之一,理由是,用世界最先进的设备与技术,采用系统集成方式建设企业;世界钢铁生产能力过剩,其他国家和地区再建大厂的可能性不大,曹妃甸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将是最先进的。

有研究表明,与中国其他行业相比,钢铁行业与世界最先进的企业距离最近。日本一家研究机构将中国大陆、台湾、韩国作为它在钢铁产业潜在的竞争对手。曹妃甸钢铁大厂建成后,将对中国钢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产生质的飞跃。发展的、崛起的中国将成为它实在的竞争对手。钢铁业的竞争力将对中国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作出更大的贡献。

2.以循环经济理念建设的曹妃甸钢铁大厂,将引领世界钢铁业走上生态工业型产业

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生态型现代化的曹妃甸钢铁大厂,是在“大码头、大钢铁、大化工、大电能”为主导的曹妃甸工业区建设的。高炉释放的低热值废气,在实施压差发电综合利用后,送至焦化厂用于焦碳生产,由此置换出高热值煤气送至钢铁厂用于烧结和轧钢;钢铁厂工业余热经回收给煤化工和城市生活以节省能源和减少污染;钢铁工业的废渣,制成超细粉用于生产建筑材料;工业废水经深化处理后重复使用,浓缩废水用于拌和原料,经燃烧消除最终污染;发电厂的冷却余热用于发展海水养殖;海水淡化的浓缩卤水经加工用于氯碱工业,以降低淡水成本。企业设置互为依存、互为利用,构成循环经济的产业链条,从而基本实现污水及固体废弃物零排放。在消纳社会大宗废弃物方面,也将为全球钢铁企业作出示范。

节约型社会和循环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高阶段产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曹妃甸钢铁大厂将在吨钢能耗、水耗等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新日铁2003年固体废弃物的再资源化率为98%,水循环率为90%,副生煤气利用率为100%。首钢曹妃甸钢铁大厂建成后,在环境治理和废弃物的利用上必然会超过目前处于世界领先位置的新日铁的水平,走在世界钢铁企业的前列,为地球环境更加清洁做出贡献。

3.首钢在北京的可开发土地资源将建设成为21世纪首钢人留给后代北京人、中国人,反映北京城市发展进程的绿色建筑

按照批复要求,北京市对原厂址的土地规划,已经列入议程,有些单位也在进行研究。我对首钢搬迁后的土地资源开发战略进行了初步研究,在这里阐述主要观点。

21世纪以来,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深入实施,绿色经济将影响着人类生活、生产的全部,乃至子孙后代的生存与发展。绿色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绿色产业是绿色经济的支柱,绿色产品是绿色产业的具体体现,绿色都市开发是绿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首钢搬迁后的7.07平方公里土地是21世纪初期北京市区位最优、面积最大、基础设施最好的可供开发的土地资源,可以开发重大标志性的区域组团项目,是北京城市规划的重彩色块。以绿色都市开发理念来规划首钢搬迁建设项目,是当代北京人留给后代北京人、中国人具有历史意义的、体现21世纪初期北京政治、文化、民俗、环境的物质的标识。汲取北京市50余年来建设经验与教训,可以给后人留下足以自豪的城市建设遗产,不出现奥运建设等项目的些许遗憾。绿色都市开发理念要点如下。

一是绿色规划。规划即是财富,优秀的规划可以给规划区域和周边地区的土地带来巨大的升值空间。首钢搬迁后的土地要以绿色理念进行规划。美国纽约曼哈顿岛在1811年建设时就进行了科学的规划,它的绿地建设,网状道路的设计(东西走向12条大街,南北有155条街道),到目前依然呈现生态与人和谐的环境。北京的城市建设不但要保护历史积淀的财富,而且要保存历史发展形成的轨迹,因此,保存首钢部分遗迹,记录共和国冶金和北京市工业发展史,具有特殊的政治、文化、历史意义。

二是绿色建筑。建筑的能耗主要在照明、通风、取暖和制冷等方面。绿色建筑正是要在这些方面提出创新方案:一是体现在建筑设计上,即避免大体量,最大限度利用自然光源,自然流通空气,全面采用国内已经成熟的节能新技术,引进适用的国外设计理念与节能技术;二是采用绿色材料,加大钢结构在建筑中的比例,杜绝黏土砖的使用等。

三是绿色园林。建筑学家吴良镛在谈到建筑与大千世界关系时说:“将建筑、城市镶嵌在绿野中。”绿色环境概念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首要条件。对于区域内的绿色园林设计,除与建筑区整体绿色环境协调之外, 要体现建筑区特征的、单一的、非模仿的绿色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建筑容积率与小区绿色环境在土地使用上发生矛盾时, 应服从于绿色环境创建的需要。

四是绿色交通。绿色交通要体现以人为本和公交优先的原则,建设区域环境内完善的公交网络,以便于居民出行。

4.全新的产权结构模式将为国有大型企业改革提供新的启示

按照批复,曹妃甸钢铁大厂将建成一个股权多元化的混合经济体。目前,大型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攻坚阶段,在实现产权多元化的进程中,困难重重。通过新项目的建设实现产权多元化也是国企改革的重要途径,并有理论的支撑和政策的支持,但尚无大型工业项目的建设的实践探索。曹妃甸钢铁大厂将弥补这一空白,必将为大型国有企业改革提供新的启示。

5.实现孙中山先生建设北方大港的宏伟遗愿

与曹妃甸钢铁大厂配套的北方大港也将同时建成。该港包括:225万吨级和240万吨级矿石码头、230万吨级原油码头、165-10万吨级煤炭码头,110万吨级液化天然气码头。

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提出:“兹所计划之港,在大沽口秦皇岛两地之中途,青河滦河两口之间,沿大沽口秦皇岛间海岸岬角上,该地为直隶湾中最近深水之一点。” “使之与纽约等大”的“北方大港”。1曹妃甸就是孙中山先生所描述的地理位置。孙中山先生20世纪初的梦想,终于在21世纪初予以实现,这是值得自豪的。

注:

1转引自《瞭望东方周刊》2005年第20期,第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