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关于对我国“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战略的思考
作者:陈骏良    发布:2005-04-08    阅读:2133次   

     “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发展战略,是1999年以来全国两会乃至党和政府先后十分关注且大力推动的三个经济发展问题,也是所有中国国民经常谈论的重要话题。

     诚然,从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所涵盖的我国幅员地域方面来分析,所谓的我国西部:她包括了全国(甘肃、陕西、贵州、四川、云南、重庆、内蒙、青海、新疆、西藏、广西、宁夏)的十二个省;所谓东北地区:她包含着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个省;所谓的我国的中部地区:她包括了安徽、江西、湖南、湖北、河南、山西等六省。
     对于我国来说,我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的本身就是由西部地区(12省)、中部地区(6省)东北地区(3省)和原先已经先一步开发的东南部沿海地区和环勃海湾地区以及台、港、澳等地区组成。
      自1979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国家政策的重点扶持和倾斜下,我国的东南部沿海和环勃海湾地区(主要是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勃海湾地区)的经济发展非常迅速,成为推动我国经济高速成长的三个重要引擎。
      然而,基于我国的幅员十分辽阔,所以,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我国在东南部沿海和环勃海湾地区(主要是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和环勃海湾地区)经济发展非常迅速的同时,我国的西部地区、中部地区和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由于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制约而无法与东南部沿海和环勃海湾地区同步发展,以至于出现了两者经济发展差距和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局面。
      为了扭转这种不均衡发展的态势,从1999年起,我国党和政府先后推出了“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工业基地”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三个经济发展战略。应该说,实施这三个战略从本意上讲是完全有必要和非常重要的,这三个战略目标如果能够成功实现,中国的经济总量将毫无疑问地进入世界的前列。
      然而,良好的战略愿望实现必须建立在科学务实的战术成功的基础上,中国的现有国力决定了我们必须选择最有利于提升宏观综合国力的地区和项目来配置我国的各种经济发展资源
    事实上,目前,在我国的各地区、各省市的政府和民众中,都怀有一个强烈的希望优先发展本地区、本省市经济的良好期望。但是,作为一个管理中国960万平方公里国土和领导13亿炎黄子孙的中央人民政府而言,就必须首先考虑国家的总体发展和长远利益的轻重缓急,一定要切实做好有关的统筹工作,并应当站在最有利于中国全体民众利益的高度来合理配置国家的宝贵而有限的各种资源。
  对于近几年所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战略”乃至今年两会中呼声较高的“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可操作性与效益性进行分析,由于我国政府有关部门缺乏严格的科学指导和论证,也由于在各地政府中出现的“政绩观”的偏差,更由于我国目前经济秩序还比较混乱,所以,我国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战略”乃至“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中,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一系列令人担忧的发展趋势。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了为数不少的低水平、低效益和高污染、高消耗的重复建设现象,造成了非常严重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产品积压和效益滑坡的负面后果。
      众所周知,根据经济学中存在的“合成谬误”的理论,“对于个人说来是对的东西,对整个社会说来并不总是对的;反之,对大家来说是对的东西,对任何个人说来可能是十分错误的”,譬如:市场上萝卜好卖,对于某个农民来说,选择种萝卜是明知的,但是,市场上萝卜好卖,全国农民都种萝卜就成一个荒唐的选择。同理,我国沿海较早改革开放地区先前通过设立经济开发取或工业园区来促进经济迅速发展是正确的选择,但是,目前我国在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振兴东北战略”乃至“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中,各省市乃至各区县乡镇都搞经济开发区或工业园区就成为了一种国难。(近年来全国出现的大建钢厂热、大建电站热以及其他非理性的投资热已经能够看出端倪)。
    值得注意的是,据中国商务部今年3月份发布的最新信息称:“二00五年上半年,统筹国内外市场供需情况,我国的绝大多数商品特别是消费品基本延续了二00四年下半年市场的供求局面,供过于求的商品(主要为工业品)比重依然较大,超过了百分之七十。”

      商务部3月份发布的这一信息,给了人们这样一个提示,即:“在目前的中国市场,供过于求的商品(主要为工业品)比重依然较大,超过了百分之七十。”也预示着这些供过于求的商品如果继续扩大生产,将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这种状况的出现的本身,就告诉了国人这样一个必须引起重视的现实,那就是,无论是东南沿海和环勃海湾已开发地区,还是正在或将要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工业基地”或“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中,都不应当再出现进一步扩大生产已经严重过剩商品的重复生产建设项目和铺摊子建设。
       也就是说,为了我国的总体经济健康发展,必须严格地限制再出现那些进一步扩大生产总体过剩商品的生产建设项目在全国任何地区的重复建设,即:无论是东南沿海和环勃海湾已开发地区,还是西部、中部或东北地区都必须采取严格限制的措施。
  现在的问题是,除了这种已经出现生产过剩问题的商品生产项目以外,我国的西部、中部或东北地区是否有条件在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在其他生产要素或地区、资源方面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以至于可以替代或完全具有优势来从事目前全国尚短缺的商品生产制作或开发其他经济发展项目,从而真正实现有利于我国经济总体均衡发展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工业基地”或“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宏伟目标?
      对此,如果国人能够认真地回顾一下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后在西部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新问题,以及在一些地区已经出现的将“西部大开发”演变成了“西部大开矿”和西部大污染等杀鸡取卵的破坏性无序大开发的问题,就完全有理由担心,目前我国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同时启动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工业基地”或“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三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是否存在着一个严重脱离中国实际国情的问题?中国的现有国力,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以及各种自然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是否已经达到了足以支撑我国的东南沿海和环勃海湾地区以及西部、中部和东北地区经济同时高速发展的程度?
      如果无法达到这样的能够足以支撑全国各地经济同时高速发展的程度,那么,我国目前所大力推动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工业基地”或“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三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就存在着一系列相当严重的问题了,并会产生严重的危害后果。

      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但同时也是人均自然资源(包括矿藏资源和水资源)相对贫乏的国家,中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的稀少,决定了中国民众必须非常谨慎地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中国的西部地势高东部地势低,形成了千百万年来长江、黄河东流去的河道走向,这意味着保护西部水资源的源头和生态环境对于维持中华民族亿万民众的生计是至关重要的;中国中西部海拔的普遍较高与山脉纵横以及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人员文化技术素质方面的相对劣势,决定了中西部的绝大多数地区从事工业生产制作所要付出的各种代价以及商品流通运输成本都会很高,难以产生期望中的经济效益。
      所以,基于上述的一系列原因,当我国政府在很短的一个时期内,先后推出诸如:“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工业基地”以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时候,人们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
    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十分重要的,均衡全国各地经济利益和经济发展也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均衡发展,统筹兼顾,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对于我们社会主义中国的广大民众来说,是一个梦寐以求的理想和崇高目标。
    目前,摆在我们中国人面前的一个十分关键的问题是,我们在大力推动“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工业基地”以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三个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的时候,一定要有科学务实的全面考量;一定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努力做到因地置宜和因人置宜,要充分利用和发挥各地的比较优势;要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和本位主义的狭隘思维,同时,全国民众务必牢固地建立全国一盘棋的协作观念;务必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长远发展和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对我国的产业进行科学合理地布局。
    任何盲目地贪大求洋,任何脱离中国实际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任何教条虚伪的荒唐“政绩观”,都是十分有害的,也是必然会失败的。
    当前,中国的经济发展已经到了一个非常关键的历史时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到了一个重大机遇和巨大风险并存的非常时期,对于我国政府近几年来推出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工业基地”以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设想,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在积极响应和参与的同时,必须避免将东南沿海和和环勃海湾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所出现的错误,特别是在环境保护方面,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工业基地”以及“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过程中,再犯一次相同的错误。
    中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经济问题,但是,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仅仅只是经济问题。所以,中国政府在带领民众努力实现了东南沿海和和环勃海湾地区经济先行快速发展的时刻,提出经济快速发展的地区应当扶持中西部以及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是非常正确的,但是,我国政府和民众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所有良好的愿望必须建立在科学务实和有利于中国整体经济健康发展的基础之上,盲目地克隆先行经济快速发展地区的成功经验,或者不顾大局致力于将本地区发展成各自为政的诸侯经济都是十分错误的和非常有害的。
综上所述,人们不难就中国大陆目前的经济发展以及开发归纳出以下一个结论:
    即:“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工业基地” +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 东南沿海和和环勃海湾地区进一步发展=中国大陆各地经济全面大发展=各地经济不断重复建设+必须不断地进行宏观调控+需要中央政府的不断地进行行政干预=全国经济发展没有重点+什么地区大开发或崛起都不是。

    仅此而已。不难预见,如果我国真的出现全国性的各自为政的区域诸侯经济的格局,那么,为了本区域经济利益以及在占有和配置各种发展资源中势必出现的区域利益搏弈,直接会引发各地政治势力间的较量,届时,中国离被分割成“七大块”的破碎格局就为期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