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打掉小城镇的大门坎
作者:温铁军    发布:2004-12-20    阅读:1908次   
 小城镇建设有一个问题相当关键:我们提出了鼓励农民进城的政策,但是农民进去以后到底干什么?这里恐怕有一个相当大的门坎问题。从实践情况看,卖户口的比较多,进城的农民主要是原来在村一级从事个体工商业的农民。乡镇企业进城,真正形成乡镇企业团体的成功的例子不多。过去那种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状况下的村以下工业,基本上没有非农就业门坎问题。而要进城,进入工业团地,首先要征地三通一平,除了建厂房以外,还要建职工宿舍,这样农民进入工业的门坎陡然一下子提高了。从表面上看,乡村工业村村点火、处处冒烟的状况在规模效益上是非常不合理的。但是,农民之所以这样选择,是因为进入的门坎几乎等于零。到目前为止,在农村改革试验区范围进行的工业团地建设试验之所以不能说很大程度上是成功的,就在于工业团地的进入门坎比较高。
  这个经验或者说教训与现在提出的小城镇建设问题有直接关系。这个问题要解决。温州模式对于多数传统农区未必是一个可取的选择,因为多数传统农区最大的一个问题是私营个体工商业高度不发达。虽然农村财产存量不小,但高度分散。在财产关系上,比如说地产、农业生产资料,基本上是属于产权两极构造。村这级作为农村社区的财产所有者主体,实际上掌握的不仅是所有权的受益而且掌握着产权的处置。在这种产权结构下,传统农区实行劳动力向小城镇的大规模转移是不可能的。因为劳动力必须和一定比例的其他要素相配合,比如说货币资本和其他的物化资本结合在一起,这种转移才能实现。所以我认为,农民进城的最大障碍不在城镇体制目前的弊病,而在于目前没有其他可供转移到城镇的要素和劳动力这个要素配合。
  到现在为止,农村的状况是两个85%。一个是主要农产品的供给有85%是农民自给自足的供给结构,其根本原因是小农经济条件下的农业生产。另一个85%是:有50%的小农户土地总产出的商品率为零,他们完全以土地为自己安身立命之本;有35%的小农户土地总产出的商品率低于30%,也就是说这35%只是维持简单再生产。只有15%的小农户土地总产出商品率高于30%。
  这个问题对小城镇建设的影响是什么呢?如果85%的农民永远是自给自足这样一种结构,即便有小城镇,也不可能从第一产业中转移出一块可供转移的资产进入。如果不从根本土改变这种状况,其他问题就不能相应得到解决。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小城镇建设中就有一个关键性问题要讨论,就是拿什么东西和劳动力要素配合?我在大连试验区调查时曾提了一个想法,就是“以地滚地”或叫“以地换地”。我觉得农村小城镇建设惟一可资利用的过剩资源就是劳动力。土地是稀缺资源,但是就目前这85%结构来看土地也不能算是高度稀缺资源,因为它可以转移。真正属于高度稀缺资源的是货币。农村既然存在土地撂荒的现象,就说明土地这个资源价格并不是很高的。如果能够按照我们现在的方法以地换地,即无论是县级或乡级城镇周围规划中要发展小城镇范围,待圈的土地不要再圈了,离城镇比较远的村里无论是办企业还是干什么也好,批地就批在县级或乡级城镇周围。再一种方式就是把农民在村里承包的土地按照一定比例递减,然后滚到镇边上来,滚到镇边上来后又不进镇。这样搞的话足可以使进镇成本大幅度降低。同时,成立一个饮业发展公司,把让出来的土地调整成规模,搞规模经营,使土地规模相对扩大,土地的负担相对减轻。这样一种制度安排,有可能在短时期促进小城镇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