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产能过剩:中国经济的潜在威胁
作者:阿铭    发布:2004-10-17    阅读:2060次   
  今年2月,中国政府认定钢铁、电解铝、水泥三大行业投资过热,并开始实施紧缩政策。
  2002年以来,中国国内钢铁价格大幅攀升,平均上涨20%以上,并出现了1994年度以来的首次全行业盈利。于是,大量资本急速涌入,新一轮“大炼钢铁”之风乍起。据了解,2003年国内在建和即将开工的钢业产能,达到1.5亿吨。而官方预测,2004年中期以后,钢价会出现高位震荡,产能过剩问题可能在2005年暴露.
  而一个新的经济命题是:3―5年后,中国会否出现第一次全面的生产过剩危机?
  产能空前扩张
  2003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2004年一开局,中国经济依然保持了这种高增长的惯性。但令人担忧的是,这其中的增长大部分来自于投资,而不是消费。
  2003年,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一度超过35%,投资占GDP的比重超过了48%。尽管在下半年央行调高了存款准备金率,政府宏观调控部门一再示警,但是投资势头未见明显减缓。据中国政府官方估算,2003年名义固定资产投资上升了26.7%,比2002年加快9.8个百分点。这不仅是1995年以来的最高增速,而且投资占总需求的比例也高达47.2%。
  今年首季,投资冲动丝毫未有减缓,并导致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106亿元,同比增长9.7%,增幅远超中央拟定的7%左右的增长目标。
  巨额投资使一些行业的产能成倍增长。今年首季增长最快的产品有:粗钢(26.4%)、钢材(29.5%)、水泥(23.8%)、平板玻璃(20%)、水泥设备(59.2%)、冶炼设备(51.5%)、矿山设备(43.7%)、轿车(36.9%)、移动电话机(42.1%)、数码相机(92.8%)、录像机(30.2%)、笔记本电脑(64.7%),电热水器、空调和电冰箱等(30.9%-38.2%)。
  钢铁、房地产、水泥等行业的投资增长和产能膨胀尤其明显。以钢铁业为例,2002年,钢铁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约45%;2003年固定资产投资却比2002年增长1倍以上。2003年底,中国钢铁生产能力达到2.5亿吨,预计到2005年将达到3.3亿吨,大大超过市场预期需求。电解铝和水泥也同样存在这个问题。低水平的扩张建设到时将导致严重的供大于求,降低全行业的盈利水平,不仅浪费资源,而且会污染环境。
  另一个值得一提的迹象是,上海大众开始赊销!迫于1.8万辆、超过20亿元库存的压力(主要是两种车型:GOL和POLO三厢),上海大众采取了从未使用过的压库存手段。不仅上海大众与其参股子公司、一级经销商上汽大众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之间有赊销协议,上汽销售公司与代理商之间也有赊销协议。对于大型汽车集团而言,赊销可能是一时的救急办法,但由于高库存而引起的赊销开始像瘟疫一般蔓延并波及上下游产业的时候,轿车业是否快要进入恶性竞争时代了?中国经济最“亮”的一个行业都出现了这样令人不安的迹象,其他行业又将如何呢?
  资本逐利而来
  从2002年底以来这一年多时间内,钢铁、水泥、有色金属先后涨价,行业内各企业的盈利水平大幅上升,在追逐利润心理的驱动下,企业扩大产能、增加固定资产投资的欲望空前高涨。据标准普尔估计,中国2003年下半年的经济增长超过10%,远超过中国官方预计。经济增幅这样大,但没有带来通胀压力,这主要反映了中国拥有充足的劳动力,以及在上一个投资周期积累了过剩的产能。
  但这轮钢价飙升从2002年露出苗头,起初对产能的影响并不明显,因为它主要消耗了以往几年来的过剩。而从2003年8、9月开始,汽车、房地产、机电出口、路桥架设等钢材需求量最大的领域全面启动,钢铁总需求集中爆发,不仅拉动钢价上涨了约10%,而且开始强力拉动产能的扩张。2003年以来,矛盾并没有缓和,目前钢价已累计上涨了20%。
  而先人一步介入钢铁行业者,已成功掘金。如宁波建龙是一家中外合资钢铁企业,国外资金来自香港和美国,公司中方的股东是河北省钢铁大户唐山建龙集团和上海复星集团。其中,唐山建龙从1999年涉足钢铁业,已经成为河北省民营企业第一纳税大户,入选中国企业500强。
  宁波建龙占地面积3000多亩(约合2.5平方公里),计划生产规模600万吨,总投资160亿元人民币,预计2004年5月开始陆续投产。据了解,宁波建龙预算的吨钢投入为1800元/吨,同行业当前平均水准是在2000元以上:实现人均年产钢1300吨,这个数字高于亚洲钢铁三强中的韩国浦项制铁的1000吨。
  与之相关的另一组数字是:中国当前年人均消耗钢铁170公斤,而美国最高峰数字为650公斤,中国的170公斤再翻一番是可能的。从抛物线上看,中国是处于上升期的初始阶段,因此增长空间也非常大。2003年中国消耗了2.4亿吨钢,按照翻一番来测算,就是5亿吨。2004年国内产能预计是3亿吨,但扣除淘汰的产能部分,应该不足3亿吨;2005年可能出现轻微的产能过剩,但长远一点看,产能并不过剩。
  目前的资本进入,着眼的也许就是这些预测中的赢利机会。而从总体上看,中国目前大量的投资可能在未来几年后造成产能过剩,形成另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据预测,中国的汽车、铝、铜、铁、手机、乙烯、纺织等产品产量在未来3年可能翻一番,将对中国甚至全球市场形成另一波通缩压力。
  经济学家樊纲也认为,如果今年中国GDP增长超过10%,那么,2005年后中国有可能再次陷入深度通货紧缩。具体而言,就是说中国经济已经进入了重化工业发展阶段,这个阶段是中国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这一轮的投资增长主要是在重化工业领域,而重化工业投资生产链条比较长,投资者如果过高估计消费需求,拼命投资,拼命生产,第一轮是投资需求,第二轮就可能形成投资供给,从而形成紧缩。他的预计是,如果这种趋势继续,那么在2005年到2006年,生产过剩的局面就会出现。
  同时,高速增长的投资带动了能源和原材料全面紧张:2003年,中国进口铁矿石所炼成的生铁占全年生铁产量的54%。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数据,铁矿石2002年世界贸易量5.12亿吨,可是供自由贸易部分除了长期合同以外只有2.4亿吨,而我国进口1.1亿吨,基本占一半,2004年的进口量预计将接近1.5亿吨。国际市场上,氧化铝价格在过去1年中上涨了近300%;而且,中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拉闸限电情况,而今年缺电形势无法缓解,预计仍将有超过一半的地区采取拉闸限电措施。
  企业获利艰难
  进入2004年,尽管经济仍可以保持高速增长,国内需求依然强劲,但企业的生存压力将大增。首先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将使中下游企业生产成本大增,而由于最终消费品市场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并未改变,消费品价格上涨空间极为有限。2004年5月,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了5.2%,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7.1%,生活资料价格同比上涨1.7%。2003年以来,上游原材料价格与下游产品价格背离已经成为经济运行中一个日益突出的现象。这已经导致一些地区部分下游产品生产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和利润的明显减少,个别企业不敢满负荷生产,甚至出现半停产、停产的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工业企业利润大增的同时,工业企业产成品库存、应收账款迅速上升。2004年4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成品资金占用比上年同期增长18.9%,应收账款净额比上年同期增长17.7%。这表明工业企业利润未来的增长已经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库存和应收账款的增加最终将会反映到2004年的企业利润上面。
  此外,2004年上游产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将进一步凸显。毫无疑问,上游产业是2003年的大赢家。2003年工业企业新增利润的一半以上都来自石化、黑色金属、交通运输、电力等产业。不过,近两年大量新上的汽车、钢铁、石化等项目将在2004年下半年陆续投产,届时,相关产业的产能将迅速放大,产能扩张速度将超过需求增长速度。在供求格局逆转的情况下,上游产业的处境也将恶化。
  因此,无论从上游产业,还是中下游产业来看,2004年企业的生存环境将更为恶劣,成本压力和激烈竞争将使企业利润大幅减少,企业破产倒闭现象可能在2004年下半年出现。
  好在针对投资过热的苗头,中央政府动手较早,而且比较实事求是。一旦看准了,该出手时就出手。这对通过前瞻性的宏观政策,将经济推回可持续的轨道发展至关重要。
  标准普尔信用评级去年12月11日警告说,在中国炽热的经济发展中潜藏着不容忽视的风险。“对中国企业信用质量最大的威胁,仍然是来自制造行业的生产能力的过剩。”标准普尔董事总经理顾国麟说,“中国企业在上一个投资周期出现了不理性的投资和低价值产品过度生产的情况。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下去而得不到适当的控制,企业的利润将会受损,进而导致银行出现新一轮的不良贷款。”眼下佐证标准普尔说法的例子可以是手机,或许明年就是汽车了。
  信贷调控不易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今年2月10日举行的央行工作会议上宣布了2004年的货币政策预期调控目标:狭义货币供应量M1和广义货币供应量M2分别增长17%左右,全部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6万亿元左右。
  一些学者认为,这是一个温和的货币政策信号。即使如此,控制信贷对于银行也是一本难念的经。银行的为难之处在于,既要控制规模,又要保证企业活下去,也要保证放出去的贷款不至于变成新的不良贷款。而中国银行行长助理朱明说:“如果第一笔放、第二笔不放的话,企业死掉了,钱也死掉了。”
  就紧缩信贷而言,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所长陈东琪认为,控制要适当,要掌握好力度,注意针对性,不能“踩急刹车”,不能下药太猛;在刚刚走出通货紧缩不久的时候“踩急刹车”、下猛药,可能会促使经济“硬着陆”,造成激烈的市场震荡,损害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和增长的持续性,加大调整成本,最终可能引发生产过剩危机。
  周小川也在央行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表明,央行不大可能在短期内采取进一步的紧缩政策。他表示,既要防止通货膨胀和金融风险,又要支持经济增长,防止经济出现大起大落。
  即使如此,中国继去年8月份以来央行三次调整存款准备金率,采用经济手段进行调控,中国国务院2月初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强调“严格控制部分行业过度投资”。4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坚决遏制部分行业盲目投资;27日,国务院适当提高钢铁、电解铝、水泥、房地产开发资本金比例;接着常州的“铁本”钢铁项目受到严肃查处。种种迹象表明,中国显示出了加强宏观调控、适度控制货币信贷增长过快的坚定决心。
  是容忍暂时的产能过剩,还是坐待?
  将来的供需失衡?或许在调控的方式上有某一个点,可以巧妙地解决这两个问题。那就是在加强宏观信贷调控的同时,运用市场调节来给局部过热的经济降温。而强调运用市场化调节方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过热行业的投资资金大部分来自于银行贷款,如果通过限制银行贷款来降温,那么目前的在建项目将使银行无法收回贷款,2003、2004年的投资高峰期极有可能形成2006-2009年的不良资产高峰期。
  有迹象表明,中国日益重视发挥市场调节在投资降温中的作用。中央日前批准了发改委起草的《投资体制改革方案》,决定扩大企业在投资方面的决策权。这显示了当局使企业成为市场投资主体的决心。
  与此同时,正确把握经济周期的内在特性对于出台利于协调短期经济目标和长期经济发展之间的政策尤为重要。同样,正确认识经济的惯性增长和政策的时滞效应也非常关键。
  值得注意的是,左右政策时滞效应的还有一些非经济因素。如目前出现的政策与实施效果之间、国家与地方预期判断之间的反差现象,部分反映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地方政府在预期紧缩政策的前提下,大干快上,造成了越调越热的局面,这其实反过来影响了国家对于经济形势的判断,从而导致更大力度紧缩政策的出台。这实在是中国特色。
  最后必须指出的是,今天中国的过度投资,从本质上看,和90年代初东南亚的经济扩张并无区别。两者都是在投资回报下降的情况下,通过信贷扩张加速经济和投资增长。重读克鲁格曼预言亚洲金融危机的书,令人汗颜。确实,高投资低回报,房地产泡沫,固定汇率,外资涌入,货币发行与信贷失控,许多方面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前车之鉴,不可不察。如果说防范金融风险,这就是最大的金融风险!
  当然,两者之间也有不同。首先,东南亚当年的信贷扩张基本建立在外债之上。当外国银行撤资,本国经济便出现“猝死”。中国今天的投资以国内银行贷款为主。即使是外资贷款,也大多是直接投资。这就给政府在调控时机及力度上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和自由度。其次,中国这轮投资热,除了房地产外有相当一部分是可贸易产品(指当本国市场无法容纳时,可以出口海外市场的产品)。这有别于东南亚当年的纯房地产投资。韩国当年复苏较快,靠的就是可贸易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