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产业经济
上海:产业升级说易行难
作者:章玉贵    发布:2004-10-17    阅读:2122次   
    上海,这个在20世纪90年代初还有点老气横秋的经济中心城市,如今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有活力,更有抱负,也更为自信。其新一届领导班子甫一上任,就以胸怀全国放眼世界的姿态,围绕建立世界级城市的目标,谋划新一轮的发展。市委书记陈良宇多次强调,今后5年,上海要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瞄准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的建设目标,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在实现新的发展中更好地服务全国;市长韩正也表示,上海将加强新兴产业体系等四个体系建设,加快实现新的发展。
    透过上海新一轮的发展规划,可以发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被置于非常突出的地位。据悉,未来上海将以增强产业整体竞争力为目标,以科技进步和信息化为推动力,加快建设与世界级城市功能相适应的新兴产业体系,使加工业和服务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具体说来,上海的中心城区将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建成国内外金融机构的主要聚集地和资本营运中心、资金调度中心,以及跨国公司的总部和研发、营销、服务中心;郊区将形成以现代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先进制造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而且这些基地大多是世界级的,如东部的微电子产业基地要成为世界级的集成电路产业集群,张江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要具有世界级影响,南部的化工区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一流水平的化工区,西部的汽车产业基地和北部的精品钢材基地也瞄准世界级水平。此外,上海还要在纳米技术若干领域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建成世界上最先进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光源之一,建成国内最先进的与国际接轨的综合性检验检测和基础试验基地,并将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飞机制造业,等等。可以说,上海正铆足了劲,力图通过产业结构升级,为最终成为与纽约、东京相比肩的世界级城市创造条件。
    不过,仔细分析上海新一轮的产业结构升级计划,可以发现这其中既有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的驱动,也是外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产物。
 
面临周边小兄弟挤压
 
    长期以来,上海坐拥长三角的龙头老大地位,对周边地区发挥着一定的辐射作用,因而一直拥有一种优越感。但近年来,上海在阔步前进的同时,周边地区也在飞速发展,而且由于上海与周边地区在产业结构上并未形成层级分工,因而存在同质竞争,并有愈演愈烈之势。上海近年来明显感到周边的小兄弟尽管对自己依然相当尊重,却在不动声色地动摇自己在某些领域的领导地位。上海发现,自己不再是所有跨国公司在长三角的投资首选地,苏州的外商投资环境在某些方面甚至已经超过了自己,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苏州去年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金额已与上海不相上下;而在产业竞争力方面上海尽管整体上仍居领先地位,但这种领先优势有逐渐缩小的趋势,目前上海除了在金融、汽车和成套设备制造以及宇航等领域拥有一定的领先优势以外,在其他产业领域与苏锡常杭等地基本上处于同一发展水平,而且由于上海的商务成本近年来直线上升,导致不少投资者把资金转投到周边地区,到上海消费,上海本地的专家由此惊呼,上海快要变成周边地区的“后花园”了;另一方面,商务成本的上升还直接导致上海本地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竞争力的减弱。在这种情势下上海感到如果产业结构不能及时升级,将大大削弱自己在长三角的龙头地位。
 
来自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的压力
 
    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与上海所处的长三角并驾齐驱的还有华南的珠三角以及环渤海经济圈。在这三大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中,尽管上海在产业的综合竞争力上稍占优势,但远远称不上是鹤立鸡群。如上海尽管号称已建成国内金融中心,但其拥有的金融资源相较北京和深圳并无多少优势,在某些方面甚至还有一定差距,它的金融辐射力也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而非全国性的;而在对外贸易方面,上海在全国所占的份额大概在7%左右,而深圳的这一比例则高达13%;在加工制造业领域,上海已被珠三角甩下一大截;此外在高科技产业领域,上海在技术上与北京相比仍有一定差距,上海尤其欠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高科技企业。所以尽管把上海建成为“四个中心”之一是国家的既定战略,但上海如果在未来几年拿不出令人信服的发展成绩,不仅会辜负中央的厚爱,也将使自己在全国面临尴尬的经济处境。
 
产业结构升级与路径依赖
 
    如何升级上海的产业结构,上海上下已形成共识,即以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为动力,走通“华山天险一条路”,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一方面,要运用新技术改造已有的支柱产业,巩固和扩大现有的竞争地位,另一方面,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用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幼文的话来说,就是上海要发挥自己的比较优势提升产业竞争力。而所谓的比较优势,是指上海在科技领域拥有的相对优势。
    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上海要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在短期内绝非易事。
    先看制造业,上海制造业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欠缺核心技术与自主品牌。以汽车制造业来说,尽管它在上海的产业布局中占有非常突出的位置,并在全国保持领先地位,但上海汽车业长期以来仰赖国外的技术,也未创立自主品牌,因而一直没有摆脱寄人篱下的局面。近年来上海汽车界认识到没有整车开发能力,没有自主品牌只能处处受制于人,因而正谋求在这方面有所突破,但以上海的科技实力,在短期内是很难有太大作为的。至于被寄予厚望的支线飞机制造业,尽管上海已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决心也很大,而且新型支线客机计划已正式启动,但这种新型支线客机一方面没有多少技术含量,它的核心部件如发动机和航电系统来自欧美,上海承担的主要是组装工作,而且这种飞机即使能够上天,届时能否取得适航证以及能否获得足够的市场份额依然是个未知数。
    再看金融业,上海在这方面的雄心很大——要做国际金融中心。但就连最乐观的金融界人士也承认,上海至少在未来10年之内还不具备成为国际金融中心所必须的软硬件。上海虽然拥有货币市场、金融市场、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但与纽约、东京和伦敦相比还显得相当稚嫩,即使与香港和新加坡相比也还有一定的差距;另一方面,作为金融市场主体的金融机构,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方面明显落后于金融中心的发展要求。而制约上海金融业发展的三大瓶颈至少在短期内是难以克服的,一是政策与法规瓶颈,在人民币资本项目下可兑换尚无时间表的情势下,在相关的金融监管体系和法制体系尚待完善的背景下,将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只能是一种良好愿望;二是人才瓶颈,上海目前拥有金融从业人员近10万人,其中称得上高素质人才的不足万人,尚不及纽约和伦敦的零头,上海尤其缺少既懂国内金融又懂国际金融规范运作的银行家和金融家。这个问题若不解决上海是谈不上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三是中介瓶颈,国际金融中心的建立离不开金融资信评级、金融经纪等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撑,而这方面恰恰是上海的软肋。
    至于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等新兴产业,尽管是上海进行产业结构升级的突破口,但上海在这些领域的技术积累比较薄弱,原创性研究还不多。上海的微电子产业近年来发展很快,不过核心技术依然掌握在外方手里;上海的软件产业尽管已有一定规模,但人才与技术创新的不足仍是面临的最大问题;在生物制药领域,上海已把攻关重点锁定在中药现代化上,但以美日韩等国已在这方面构筑了一道厚厚的壁垒,无论在专利技术还是在市场份额上都大大领先于中国,这就大大限制了上海的发展空间。
    此外,上海在产业结构升级中还要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产业结构调整必然涉及到就业结构的调整,而上海的产业大军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低技术素质的工人,他们的流向问题是产业结构调整中不能不考虑的。
出路何在
 
    其实,如果仔细分析亚洲新兴城市的经济发展历程,会发现产业结构升级几乎是它们共同面临的最大难题。无论是香港、新加坡还是台北,在经过一段时期的高速发展后要更上一层楼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艰难。如香港尽管已是亚太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但它的经济现在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产业结构升级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是难以实现的,新加坡也大体如此。其中原因当然很多,但很重要的一点是这些新兴城市从起飞时期就欠缺纽约和东京那样的技术环境。纽约和东京之所以成为世界超级城市,其背后是有全美国和全日本的资源为支撑的(当然也离不开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技术和人才流动),而香港和新加坡等亚洲城市尽管受益于美日欧产业结构的转移,但由于其本身并未建立起高端的技术储备,而外来的技术虽然成熟,但绝大多数是二、三流的,这就使他们始终无法摆脱对外来技术的依赖,因而要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就不是自己所能左右的了。
    当然,与香港和新加坡相比,上海所处的技术环境要宽松些,它本身拥有一定的技术实力,又有全中国以及海外华人的技术资源可以利用。但上海现在面临的问题是,由于国内人才流动渠道的不畅通,加上自身在创业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使之尚不能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上海始于几年前的人才高地建设是一项富有战略眼光的决策,不过迄今取得的成绩与上海的期望仍有相当的距离。另一方面,上海的产业结构升级目标定得较高,战线拉得较长,而技术的供给又要受到现有技术储备及潜在实力的限制,这样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某些领域进展较慢的情况。
    因此上海在产业结构升级过程中既要看到自身的潜力与优势,更要认清面临的约束条件。依笔者的观察,上海这一轮的产业结构升级至少需要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上海可以把目标定得高一点,战线拉得长一些,步伐走得快一点,但不要指望在短期内就可以赶上纽约和东京,上海的产业结构应该在整体推进的基础上力求局部突破。未来一段时间,上海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要整合自身拥有的资源尤其是技术资源,构筑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争取更多的技术专才参与上海的产业结构升级与改造;其次,要推动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建设,理顺相互间的利益关系,发挥各自的优势,实现区内产业的合理分工与协作,力求形成金字塔型的产业分工体系;第三,加大原始创新力度,可以在有望实现技术突破的重点领域加大投入,催生更多的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并形成产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