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教育大跃进
作者:宋国青    发布:2004-09-28    阅读:9047次   
 高校教师平均每人负担的学生数,1982年和1983年只有4.0,2003年上升到了15.3。好在各种类型的扩音器很方便,可以上大课。只靠增加教师的讲课时间来解决问题,医院和大学办一起算了,可以同时扩招,互相创造供给和需求。
  从统计数据看,大学急剧扩大招生始于1999年,以后每年上一个大台阶。高校每年新招收的学生数,1990年为61万,以后和缓上升到1997年的100万,2003年达到了382万。高校新毕业的学生数,2003年达到了188万,再过几年就要有400多万,接近每年全国净增加的就业人口数。
   这是通货紧缩的一个结果。1998年~1999年,通货紧缩严重,实际的失业率非常高,政府很着急。当时有人提出了发展教育的建议,实质内容一是扩大大学招生,二是教育收费。
  四年之后,大学生就业问题来了。从全面的经济情况看,去年到现在的就业形势应当是多年来最好的。在粮食价格上升以后,有些地方还出现了多年少见的“民工荒”。但是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妙,不少人一直在找工作。
  增长经济学对人力资本非常重视,那些逻辑上严密的漂亮模型很招人喜欢。但是一到计量检验方面,问题就来了。首先,究竟是因为多念书使人富裕还是因为富裕了才去上学,拿简单的统计数据看不出答案。但更重要的问题是怎么度量人力资本。在简单的分析中,常常用平均受教育年龄这些指标,在一些情况下偏差是很大的。
  第一点可以从工资结构上得到部分答案。几年以前,当那些MBA班将学费定到十多万元的水平上时,我以为来上学的怕是公款报销居多吧。后来发现情况不是这样。现在大部分企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比较灵活,不同学历职工的工资差别相当大。由此推算,花高价上学在很多情况下是一项不错的投资。
  拿平均受教育年龄来度量全社会的人力资本水平,说轻了太简单。范进受教育包括自修的年龄应当很长了,那是破坏社会资源。我们这一代人念中学的时候,经常不上课,上课也是主要学政治。后来评法批儒,报纸上天天都有关于孔子如何杀少正卯之类的长篇文章,还动不动就开大会学习。这样的事情,全国有8个人关心就够了吧,那个时候是硬给8亿人的耳朵里头灌。不知道这样的知识对社会有什么用。
  来自农村的就业者在城里呆几年以后,知识结构和平均收入与同等学历而在农村务农的人有很大的差别。知识是多方面的。对于来自农村的城市就业者来说,了解城市人的生活细节包括爱好文化等等都是很重要的知识,是人际交流沟通和许多工作的基础。显然,农民进城最困难的事情不是挤火车,而是找到对城市的感觉。本来这些知识可以通过多方面的渠道来学习,比如说看电影电视读书读报。过去这些方面的假东西太多,从这里学到的知识与真实情况相去甚远,不亲身经历很难找到感觉。现在的情况有些变化,真实生活的细节慢慢得到了反映。
  我想,大学扩招的贡献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了学生在学校学到的知识,这一点能够通过统计数据反映出来。另一个方面是相对降低了找工作的成本进而农村人口进城的成本。大学毕业生的期望工资比中学毕业生高不少。期望收入提高了,找工作的成本就相对降低了。事实上,来自农村的中小学毕业生到城里找工作,求职成本是一个很重要的门槛,稍微高一点就挡住了很多人。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即使找工作很难,也没有多少人会回到家里去种地。从全社会的角度看,处于找工作状态的人口毕竟只是一小部分。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学扩招为中国的城市化打开了一扇大门。
  2003年,按三个产业计算,平均每个就业者生产的增加值依次为4677元、38024元和17734元,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人均增加值分别是第一产业的八倍多和近四倍(第三产业增加值低估的情况可能比较严重)。这里肯定有一些不可比因素和流动人口的统计问题,但是差别非常大这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么大的差别?人均物质资本拥有量是很重要的,但是中国不缺储蓄。除了制度上的一些问题外,剩下的也是主要的原因就只能理解为人力资本的差别。现在的情况是,人力资本积累正在加速。现在每年毕业几百万大学生,对于中长期的经济增长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