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 宏观经济
几个值得研究的经济现象
作者:think    发布:2004-07-14    阅读:2240次   


  自发形成的市场秩序的有效性和奇妙性比比皆是。稍微观察一下身边的现实,就会发现这方面的例子。以下就是我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的几个值得研究的市场经济现象。对这些经济现象作深入的调查和分析,应当会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市场经济。
  一、建材市场的销售方式
  一般来说,销售商与制造商之间的合作关系无非有经销和代销两种。经销指的是销售商直接付款从制造商那里购进商品,然后加价售出。而代销指的则是制造商把商品交给销售商销售,过一段时间结算售出的商品,未能售出的商品由制造商收回。这两种方式的区别主要在于承担风险的主体不同。经销使得销售商承担大多数市场风险,而代销则使制造商承担大多数市场风险。
  显然,经销和代销的共同缺点是把原本应由双方分担的风险过分地压在了一方身上。商品的成功售出需要制造商和销售商双方的共同努力。制造商要尽可能生产出市场需要的商品,而销售商要尽可能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由于经销和代销这两种方式把大多数风险压在一方身上,另一方的行为就会激励不足,从而导致努力程度不够。
  现实中,双方合作到底选择哪一种方式是由双方的实力对比和在市场中的地位决定的。以图书市场为例,由于新华书店的网络优势和正统地位,出版社与之合作基本上都是代销。出版社承担退货责任。而对于民营书店,出版社一般都坚持现款经销方式。新华书店和民营书店所以会在服务质量、竞争意识上存在差异,这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那么,如果双方的实力相差不多,都是身处充分竞争之中,他们会选择哪一种合作方式?
  国内目前的建材市场,无论是制造商,还是经销商,基本处于充分竞争之中。于是,我在建材市场买东西时就顺便向那里的销售商提出了这个问题。
  结果我就了解到了一种合理分摊风险的合作方式。
  这种合作方式看上去和代销差不多。销售商从制造商那里选取一批商品,并不付现款,拿到市场中销售。但“建材市场方式”和代销的关键不同在于,对于未能售出的商品,销售商不能简单地退回生产商处,而只能从生产商那里换回等额的其他商品。
  这样一来,合作双方就必须,且只为自己是否努力工作负责。这是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如果商品很适合市场,但销售商不努力,他将不能摆脱对制造商的债务。可如果商品不符合市场需求,销售商无需负责,他只要从制造商那里换得其他适销的商品就可以了。制造商将为自己生产了不适合市场需要的商品负责,并承担相应的风险。
  这种合约方式,实在是非常高明,在风险分担及激励方面建立了有效的平衡机制,很值得深入研究,明确许多细节问题。比如:制造商是如何与销售商建立联系的?怎样防止销售商卷货逃跑?建材市场负有担保责任吗?销售商怎样预防制造商的倒闭?发生倒闭怎么办?退换商品时有什么条件?谁来承担运费?大包装的商品拆包后是否还能更换?计算价格时是否有折扣?折扣由什么决定?
  这种合约方式不过是市场自发演变出的多种灵活有效的合约之一种,如果深入研究一批这样真实的合约方式,可能会彻底推翻有关“外部性”的种种论调。
  补记:本文写完后,我把这种合作方式说给一位搞图书发行的朋友听,那位朋友告诉我,图书业的二渠道也有类似做法,称为“调货”。看来是我少见多怪了。
  二、顽强生存的小店
  沃尔玛广为人所诟病的一点就在于它以低成本的优势吞噬了周围的中小店铺,破坏了社区文化。那么,面对连锁商业,中小店铺真的就没有生存的机会了吗?连锁商业真的是无往而不胜吗?
  两三年以前,我家附近新开了一家顺天府连锁超市。该连锁超市在北京已建有十几家分店,平均每家的营业面积都在一两千平米左右,经营的商品种类十分齐全。顺天府的效率虽然不足以与沃尔玛相比,但相对于中小店铺,成本优势还是十分明显的。果然,这家顺天府开张不久,四周原有的中小超市、店铺就纷纷倒闭。可是,紧挨着顺天府,几乎是一墙之隔的一家小副食店却始终坚持了下来,而且看上去生意还不错。这是怎么回事?
  我去那家小店买过几回东西,通过简单的观察,发现小店至少有这样一些生存理由:
  1.价格与顺天府虽有差距,但相差不大,尚可接受;
  2.某些商品由于没有包装甚至更加便宜,比如散装的腐乳、糖蒜、馒头、卫生纸。而且,顾客在小店可以以换瓶的方式购买啤酒、酱油、醋、桶装水之类,而顺天府是不提供这种服务的。
  3.购物方便,一手钱一手货,不用像在超市那样排队交款。这一优势在少量购物时尤为明显。
  4.店员亲和力强。几个女店员似乎和周围的居民十分熟悉,真有宾至如归的感觉。而周围的居民正是小店最重要的顾客。
  相信如果进行深入了解的话,还能更发现更多的生存理由。在连锁经营大行其道的今天,人们往往倾向于夸大连锁的优势,但传统商业形态是否还有继续发展的空间呢?还是别那么轻易下断言为好。
  三、中国的麦当劳——到处可见的“成都小吃”
  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到处可见名为“成都小吃”“重庆小吃”或“杭州小吃”的小吃店。门前一般摆上一个内装煤气罐的大桶,上面蒸着几个笼屉。也有条件更好的,设有专门的操作间,店堂装修也好一些。
  这些小吃店之间没有什么业务上的联系,更不属于连锁经营,但提供的商品种类都差不多,大致有包子、蒸饺、茶鸡蛋、各种面条、简单的汤类、粥,价格也差不多,店与店之间价差不了一块钱。店面招牌也大同小异。
  在这种小店里如果一个人吃早点,花费大致不会超过5元钱(我吃一次早点的标准花费是3块5,一屉蒸饺2块5,一碗馄饨1块),如果是午餐和晚餐的话,要多一些,但也很少会超过10元。这种相对价格应该和美国人眼里的麦当劳差不多,几块钱吃顿饭。
  虽然每家店的销售额不会很大,但由于店铺数量众多,几乎北京每条稍微重要的街道上都有,相信销售总额应该会超过麦当劳什么的洋快餐,在顾客总人数方面更是会大大领先。可见人们不应该只看到洋快餐的成功。不显眼的不等于不重要。
  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小吃店目前这种分散经营的模式好呢?还是麦当劳式的连锁经营好?或者说,目前小吃店这种分散经营的模式是最好的选择,还是由于受某种因素的制约而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处于向未来连锁经营发展中的过渡阶段?
  我倾向于认为目前的方式就是最好的选择。对于这种规模很小的小店,连锁起来的管理费用很可能导致连锁经营的不经济。比如统一配送原料很可能不如各店分别就近采购便宜。监督费用也会很高,而且灵活性也会受到损害。一般小店中都有茶鸡蛋卖,但我常去的那家虽然原来曾有,但后来取消了,因为买的人少。这种调整的灵活性股怕是连锁经营难以达到的。
  当然,小店自然不具备连锁经营的质量管理和统一服务,但就市场的实际反应来看,顾客好像并不太看重这些,而且,如前所述,这些小店通过实际经营也有着逐渐趋同的效果,顾客好像对此已经满意。
  这些小店的存在看来表明,连锁经营似乎有着某种条件,单个点的规模要达到一定程度,这样才有连锁的必要和效益。真的是这样吗?要研究一番才能肯定或否定。
  四、北京的废品回收业
  北京的废品回收业是一项极有效率的行业。现在在北京,能够被弃置不顾的塑料饮料瓶恐怕很少,我甚至经历过在街上喝饮料时被人盯着手中瓶的事情。街边的垃圾箱,每过一会儿就会有人来细心的翻检,找出可回收之物带走。
  我家楼前,过不到半小时就会有吆喝收废品的人来。一拨一拨络绎不绝,虽然有些扰民,但也实在是方便。这些人一般登个三轮车,男女老幼都有,虽然斤斤计较于价格,但服务极佳,爬楼梯上门收货、自行搬运是不用说了,且态度和蔼,主动积极。
  可是在我小时候,如果家里有废品要卖,要自己拿着去到废品收购站,到了那里还要排队。那种地方一般都污秽不堪,收购人员都高门大嗓,呼来喝去的。那时哪能想到今日这样惬意,只消通过窗户喊一声,余下就等着数钱好了。
  必须说明的是,这个行业受到的政府管制极少,几乎完全是自发形成的。原有的国营废品回收系统已基本消失殆尽。这种自发形成的行业秩序产生的效率是极高的。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优质的服务,而且解决了大量进城农民的就业问题。当然,在物资回收方面的作用就更为惊人了。相比较那些受到政府管制或保护的行业,废品回收行业中的大多数人都可以成为被保护行业的劳动模范。
  这个行业为研究自发的行业秩序提供了极好的案例。从业者彼此间的利益是如何协调的?外来的人如何加入?行业上下游的分工是如何确定的?彼此间的冲突怎样协调?研究几个类似的自发行业秩序,也许会使人对市场的自我演变有较为清晰地认识,破除许多政府干预的迷信。
  与废品回收行业类似的还有手机销售和计算机及配件销售行业。这些行业的共同点是:政府很少干预,结果导致激烈竞争,消费者得益颇多,不仅服务周到,且价格低廉,但从业者依然不乏获利丰厚者。由于政府没有对这些行业作“舆论保护”,因此媒体上经常会有对这些行业的批评。但是,批评这些行业的人往往见木不见林,只看到行业中某些局部的欺诈、低质现象,但忽略了行业整体的高效率。假如没有这种自发的行业秩序,而是由政府处处安排、干预,其实并不能如政府许诺的那样避免欺诈、低质现象,但价格一定会远远高于目前的水平,服务一定会远远低于目前的水平。可是,由于人们的想象能力一般不够,那时往往并不能意识到政府的干预使他们损失了什么。
  假如只有国营的废品回收站,李素丽式的人物为了提高服务水平,毅然决定不辞辛劳,定期到居民楼前收废品,每周一次,笑容服务,你还有什么可抱怨的?难道你能要求人家一天来六趟,每次到爬到六层楼上去收你那点儿废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