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世界经济变化中的中国产业发展──在东京“中国世界工厂化”国际研讨会的发言
作者:杨伟民    发布:2004-07-12    阅读:10409次   

       分析中国产业的发展很有意义。中国产业发展的实践,在一些方面甚至可能会改写发展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的定理。这里主要从国际背景的视野探求中国产业发展的动因。

 
一、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


    出口的多寡是检验竞争力的标尺。众所周知,香港、日本、韩国以及美国、欧盟的投资者在华创办的企业,是中国近年来出口增长的主导力量。外资企业出口占中国出口的份额,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只有10%,目前达到55%,今年以来外资企业出口又比去年同期增长39%。到今年10月底,中国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到4915亿美元。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跨国公司是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和经济竞争的主角。目前全球有6.5万家跨国公司,在全球有85万家子公司。这些跨国公司控制着世界GDP的40%到50%,国际贸易的50%到60%和对外直接投资的90%。 “没有坚定的中国战略,就无法实现全球化”,通用公司总裁瓦格纳的这句话,表明了跨国公司对华投资的真谛,即在华投资设厂,是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重要一环。只有在华投资,才能更好地实现其全球战略,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目前跨国公司500强中已有400家在华投资,100家在华设立地区总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中国会成为“世界工厂”的话,也不过是美国人、欧洲人、日本人和韩国人在中国创办的“世界工厂”。

    这里要纠正一个观念,包括中国国内的许多人都认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主要是为了抢占中国市场。毫无疑问,中国是一个大市场,但至今仍是一个潜在的、尚待时日开发的大市场。中国现实的市场有限。消费不足特别是8亿农村居民消费不足仍是制约中国经济增长的一个大问题,尽管我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已经五年,但消费市场的起色仍很有限。尽管经济增长很快,但这种增长主要是靠投资和外需带动,增长最快的是钢铁、水泥、化工、发电设备等投资品以及汽车等少数消费品。所以,跨国公司进入中国,不管原动机如何,实际效果是,与其说是占领了中国市场,不如说是更好地占领了全球市场。跨国公司掌握着管理、技术、品牌、组织、销售的优势,加上中国的劳动、资源、土地的优势,二者相结合,就形成了全球竞争优势。

二、国际分工的新变化


    近代世界经济的腾飞得益于越来越细化的社会分工。我们知道18世纪英国作为世界工厂的情景是,从印度进口棉花,在英国本土制成棉织品或服装销往全球,或者如日本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样,从澳大利亚或巴西进口铁矿石和煤炭,冶炼成钢铁或制成轿车销往全球。发达国家不仅拥有先进的技术,而且在本土拥有各种各样的生产设施,一件最终产品完全在本土完成所有的生产制造过程。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主要依靠本国丰富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或者利用外国公司建立的资源开采企业,在本土加工初级产品和技术相对较低的产品。在过与国之间,社会分工,特别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的分工,是产业之间的分工。走上发达国家的路程是由农业、资源开采,到纺织、食品、服装,再到钢铁、化工、汽车、机械制造、电子信息的漫长结构演进过程。日本可能是这一路径最佳的实践国。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与国之间的社会分工,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产业之间的分工,已经演变为在产品生产制造链条的某一个生产过程之间的分工。国际分工的细化导致一件产品由多个国家生产制造加工。波音747飞机的450万个零部件,来自10个国家,1000多家大企业,1.5万家小企业。中国也为波音公司制造和交付了4亿美元的飞机平尾、垂尾、舱门等结构件。英国的汽车,发电机来自瑞典,控制设备来自德国,底盘来自美国,车身来自意大利。不仅如此,这种生产过程的分工,已经从制造业延伸到服务业。通用汽车是在韩国装配的,零部件和配件商是日本、新加坡和中国台湾,汽车设计是德国的,广告宣传是英国的,汽车策划是在底特律、金融服务是纽约的等等。制造企业甚至只掌握一两个核心技术、拥有品牌,不再拥有无论是本土的或海外的制造工厂。美国耐克公司的耐克牌运动鞋,大部分是在中国生产的美国人负责耐克鞋的全球销售、产品开安放和设计等属于服务业范畴的业务,中国负责耐克鞋的属于工业范畴的生产制造。

    在这种分工格局中,中国完全可以不再像当年的日本那样,走“雁行”产业结构演进的道路。中国产业的发展不再完全遵循资源产品、轻纺工业、原材料工业、机械工业的轨迹发展。在所有产业,中国都可能发挥生产过程分工的优势。既可以生产耐克鞋,也可以为波音提供机翼,为IBM装配手提电脑,为摩托罗拉组装手机。所以,尽管中国整体上产业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但最近几年高技术产业发展迅猛,高技术产品对出口的贡献份额大幅度提高,目前已占出口总额25%。整个高技术产业65%的产值是外资企业创造的,高技术产业出口的85%是外资企业实现的。

三、中国的大国优势


    中国作为大国的最大优势是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足、价格低。技术是竞争的关键,但技术的产业化,廉价的劳动力,包括廉价的科研人员、制造人员、分销和服务人员,则是必不可少的。在全球化的情况下,先进的技术与低廉的劳动力相结合,才能形成有效的全球竞争力。再高的技术也要有人来干,信息产业也有劳动密集型的数据处理和软件制作。庞大的、低廉的劳动力资源以及城乡二元结构是中国独一无二的优势。一个旅行包,在墨西哥的制造成本是13美元,在中国制造并运到北美,总成本才10美元,中国制造业每人的年平均收入只有1200美元,包括工资、奖金和社会保障支出,只相当于美国的2.2%。这就是为什么劳动密集产品都到中国贴牌生产的根本原因。目前中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是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农民工”。他们每天的收入大约只有20元人民币。深圳的人均GDP已经达到5000美元,是中国最高的地区。但这个城市700万人口中,500万是农民工。10年前他们的工资就是每月800元人民币,如今仍是这个价钱。农民工跨地区流动就业是最近十几年开始的,他们在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力很强。这是最近10年多来中国产业始终保持低成本运行的根本原因,也可能是未来20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的重要动力,因为今后20年,每年还将有数以亿计的农民工进入劳动力市场。跨国公司实施本土化战略,向中国转移研发中心,目的也是利用中国廉价的科研人员、试验人员。哪便宜就在哪生产,这是市场经济的法则。制造业转向中国,是全球化下的市场法则作用的必然结果。

    中国作为大国的优势还表现在幅员广阔。由于幅员广阔,可以在相当长的时期,保持相对低廉的土地成本,即使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的空间占满了,还有更为广阔的中西部地区。在不规范的土地转让机制和招商引资竞争中,许多开发区以每亩几万人民币甚至零低价的方式出让土地。这虽然是中国体制不健全的表现,但恰恰是因为这种不规范导致的低价,对外资极富吸引力。

    此外,中国产业的发展,也得益于宏观环境、体制环境、政策环境的不断改善。从宏观环境上看,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总体上是成功的,我们有效地抑制了1988和1993年的通货膨胀,成功克服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带来的困难,针对今年以来出现的局部过热问题,我们采取了保持经济政策的稳定性,既不加油门,也不踩刹车,局部微调的政策。从体制环境看,我们坚持致力于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在各个方面不断深化改革,对国有企业实行了股份化改造,如今混合所有制经济已经占到GDP的40%。我们采取了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加快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统一市场,完善财税体制等措施。从政策环境看,根据不同时期的不同问题,适时调整产业政策的方向和力度,先后实施了优先发展轻纺工业、充实基础设施、淘汰落后过剩生产能力、鼓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服务业等产业政策。这些产业政策,虽然也有很多不成功的地方,但对促进中国建立产业门类比较齐全的经济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中国既可以使卫星上天,也生产袜子和纽扣。我想,这也是外资愿意进入中国的一个原因,产业的配套能力较强,在中国可以找到生产任何产品及其零部件的工厂。

四、中国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经济增长很快,但付出的资源代价、环境代价、生态代价太大。中国某些地区的经济增长,是“不惜一切代价”换来的。今年以来出现的电力紧张、柴油紧张,尽管有供给方面的原因,但根本上说,是不顾及资源环境和各方面支撑能力,盲目追求GDP、盲目投资的结果。中国是一个资源十分短缺、空间很不宽裕、生态特别脆弱的国家,再靠拼资源、拼地价、拼生态的方式换取增长,最终是难以持续的。

    第二,经济增长很快,但不协调的问题十分严重。经济增长过于依赖出口和投资带动,过于依赖工业带动,过于依赖东部地区带动,过于依赖大企业带动、过于依赖城市带动。这带来了就业压力大、地区和城乡差距加大、消费需求不足、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带来了能源和运输等基础产业绷得过紧。这种增长方式,当某一环节断裂时,将带来产能过剩、企业关闭、职工下岗、银行不良资产增加、金融风险加大等问题。

    所以,从保持持续发展的要求来看,目前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方式是不适合的,有些产业的过高增长不是发挥比较优势的结果,许多产业已临近甚至超出了约束条件。中国不可能在所有的制造业行业都成为世界工厂,在某些产业、某些产业的某个生产链条,或许可以成为世界工厂。但如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世界工厂,许多国家都可以称为世界工厂。

2003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