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对我国宏观经济的评论(2003年)
胡鞍钢
2003年月12月24
一、对实现2003年宏观经济目标的简要评价
2003年中国政府提出宏观经济调控主要目标预期有四个
[1]:
——经济增长率在7%左右;
——新增城镇就业岗位800万个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4.5%;
——居民消品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左右;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7%。
2003年国民经济发展实际情况是: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预计,全国经济增长率达到8.5%左右。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提供的资料,2003年东部地区GDP增长率达到12.07%,西部达到10.23%,中部达到10.13%,均比国家统计局的全国GDP增长率数据高出1.5-3.5%之间;
——城镇新增就业岗位800万人以上(2002年为84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3%(2002年为4.0%),比原计划低0.2%左右;
——居民消费品价格水平上涨1%左右(2002年为-0.8%),但是到11月份达到2.4%;
——外贸进出口增长率在35%左右,突破8400亿美元大关(而2000年为4743亿美元),增长了近1倍,居世界第四位,排在美、德、日三国之后;其中进口为4100亿美元,出口为4300亿美元。1-11月份进口增长39.1%,出口增长32.9%,大大超过原定计划。根据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弗朗索瓦·布吉尼翁估计,2003年中国占世界出口总额比重达到6%,与日本持平。1-11月份实际利用471.5亿美元,比上半年增长0.2%。2003年11月底外汇储备突破40.0亿美元。
此外,中国政府2003年的宏观经济目标还有: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广义货币供应量(M2)和狭义货币工业量(M2)均增长60%左右,现金投放不超过1500亿元;中央财政赤字控制在3198亿元内;社会商品零售总额9%,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发行长期建设国债1400亿元,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预期增长6%和4%(曾培炎,2003)。
预计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近30%(1-11月份为29.6%),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32.5%;1-11月份现金净投放1162亿元,广义货币(M2)比上年增长21%左右,新增贷款将达到3万亿元左右,远高于2002年1.8万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9%;发行国债1400亿元;1-11月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9.0%和3.8%。到 2003年11月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额达到10.2万亿元,新增1.5万亿元,高于新增GDP。预计财政收入突破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20%。
预计2004年中国政府提出宏观经济调控目标为:
——与经济增长率7%的预期相衔接;
——新增城镇就业岗位900万个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在4.7%左右;
——居民消品费价格水平上涨2%左右;
——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
此外,还有其他的目标,如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为12%,
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避免经济大起大落。
中国正在经历着建国50多年来的第四次大跃进。1958年毛泽东发动的大跃进;第二次1978年是华国锋发动的洋跃进;第三次是1992年邓小平南巡引发的经济过热。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中国正在发生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跃进”,突出表现为部分行业、地区投资过热,形成新一轮的盲目投资,低水平生产能力扩张,在建规模过大,未来生产能力大大超过国内市场需求。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提供的资料。
汽车:2003年1-10月总产量增长34%,其中轿车增长80%;预计当年总产量为420万辆,比上半年增长20%,中国汽车年产量在世界排名,2001年为第8位,到2003年上升位第四位。今后5年各地方汽车投资达2000多亿元,到2007年预计全国汽车总产量将达到1100-1200万辆,但需求量仅为700万辆。
钢铁:2002年中国钢铁产量为1.9亿吨,接近于美国和日本钢产量的总和(1999年美国和日本钢产量分别为10740万吨和9920万吨,合计20160万吨)。2003年1-10月份钢铁产量增长22%,钢材增长20.5%,进口钢材增长48.7%,预计全年超过2.1亿吨,钢材产量超过2.2亿吨,全年钢材表观消费量将达到2.5亿吨(若扣除重复材则为2.3亿吨)。2003年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连铸比将超过95%,超过世界评价水平。2002年钢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704亿元,比上年增长45.9%,今年上半年,钢铁工业完成投资同比增长133.8%,预计全年可完成投资1600亿元。从1亿吨增长到2亿吨,只用了7年时间,我国钢产量增加第三个1亿吨将只用3年时间。到2005年在建规模达到3.3亿吨钢。
目前我国铁矿石对外依存度2002年为42%,进口铁矿石1.1亿吨,到2003年分别上升为50%和1.4-1.5亿吨,2010年估计达到65%,进口量达到2.2亿吨,而国际市场的铁矿石贸易量仅为2.4亿吨,无论石国内还是国际市场铁矿石资源严重不足。
中国炼钢企业从80年代的114家上升目前的280家,其中200余家企业钢年产量不到10万吨。中国钢铁产量占世界总量的20%,2002年进口钢材2450万吨。目前在宁波正在建设150万吨板材项目(规划达600万吨),广东南沙、山东青岛正在建设1000万吨级钢厂。
电解铝:2002年全国电解铝产量为435万吨,增长了33%;2003年1-10月份增长了26.5%,目前在建项目47个,规模为500万吨,预计到2005年产能可达到1000万吨。
水泥:中国是世界上生产水泥第一大国,预计2003年产量达8亿吨,增长16%以上,相当于1990年水泥总产量(2.1亿吨)的近4倍,相当于美国1999年水泥产量(1.07亿吨)的近8倍。其中75%是立窑等落后工艺生产的,污染严重、能耗大、资源浪费十分严重,石灰石矿山利用率仅为40%。
纺织业:2001年增长了12%,2002年增长了15%,2003年1-10月份增长19.5%,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出口国。2002年纺织纤维加工为1750万锭,占世界总量的30%。2002年全国棉锭达5000万锭,比1999年增长45%,在建产能还有1000万锭左右,目前棉价上涨5000元/吨,比国际市场高出1000多元,纺织业是中国主要就业部门,从业人员有1800万人,其中65%为农民工,为纺织业提供原材料的农户近上亿人,经济大起大落不仅影响就业,而且还会影响农业。
能源:2003年前三个季度全国电力生产同比增长15.6%,大大超过1979-2002年的年平均增长率(8.1%),但是由于电力需求大幅度增长,电力供给严重短缺,全国有19个省市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拉闸限电。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电力生产国,也是世界上电力生产增长最快的国家,在投资过热的情况下,势必出现这种不正常的电力全面紧张,而不因为电力供给不足。这种情形非常象1958年的大跃进,当年发电量增长率为42.5%,1959年又增长了53.8%,1978年“洋跃进”时,电力增长14.9%;1992年和1993年经济过热时,电力增长11.3%和11.4%。
全国大量占用农用地特别是耕地。据统计,2003年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32.2万公顷,其中占用耕地21.5万公顷,分别高于计划指标43.2%和31.6%,占用耕地比重位66.8%,各地区也在大量占用农用地、耕地(见表1)。据国土资源部提供德资料,2003年全国共清理各类开发区(园区)6015个,规划面积3.45万平方公里,现已撤消2426个,整合294个,共计撤并开发区2720个,占总数德45.2%。全国共查处土地违法案件16.8万件
[2]。
表1 各地区建设用地情况(2003年)
地区 |
占用农用地(公顷) |
占用耕地(公顷) |
占用耕地比重(%) |
江西 |
33300 |
15000 |
45.0 |
广西 |
28000 |
10300 |
36.8 |
河南 |
27600 |
24300 |
88.0 |
安徽 |
19555 |
15857 |
81.1 |
浙江 |
19064 |
13154 |
69.0 |
福建 |
17333 |
8000 |
46.2 |
湖北 |
16328 |
8589 |
52.6 |
江苏 |
16200 |
14300 |
88.3 |
山东 |
16000 |
14000 |
87.5 |
广东 |
12000 |
8000 |
66.7 |
资料来源:《管理信息》,2004年第2-3期,第59页。
粮食: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粮食连续5年下降,由10246亿斤减少为8600-8800亿斤,粮食平均亩产由600.3斤下降为584.7斤,下降了15.6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少于700斤,是22年来最低水平;全国国有粮食系统10月末总库存4007亿斤,比去年减少811亿斤。
尽管从整体上看还没有表现为经济过热,即没有出现经济增长明显超过长期增长趋势(在9.2-9.5%之间),但是投资增长率已经大大超过了长期增长趋势(为10-11%之间),已经属于投资过热,这就形成了现实的、潜在的多方面的风险,如果不重视就会使发展良好的态势失去机会。对此,2003年中国经济政策的主题是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特别要防止经济大起大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地提出了24字方针:“稳定政策、适度调整,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握全局、解决矛盾,统筹兼顾、协调发展”的思路。温家宝总理特别提出要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避免经济大起大落,要把握好、引导好、发挥好各方面加快发展的积极性。
从历史经验教训看,在每次发生经济扩张、经济过热、甚至发生经济大跃进时,领导者总会遇到悖论,到底是继续扩大投资还是缩小投资规模?到底是继续“踩油门”还是“踩刹车”?面临上述两难的选择,实质上是涉及到如何处理宏观经济稳定和增长的关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地提出了不同于前三次经济大跃进,此次“大跃进”地方政府成为发动“大跃进”的主导力量,全力支持本地搞圈地运动,以极大优惠的条件和政策吸引私人投资和外国直接投资。目前采用的生产型增值税石激励地方政府大上各类生产项目的主要诱因之一。例如电解铝项目,每投资1亿元,投产后每年可增加工业总产值2.5亿元,增加工业增加值0.7亿元,大幅度增加本地税收。“大干快上”、“投资过热”的后果是什么呢?显然此次经济大跃进是典型的增长数量扩张,主要发生于那些资源消耗大、污染排放高、技术说破低、安全条件差、附加值低的产业,这些产业的盲目扩张又会形成新一轮的生产能力过剩,加剧我国经济增长与资源短缺、生态脆弱、环境污染的矛盾,形成大量的银行呆坏帐,破坏过去7-8年所形成的宏观经济稳定、经济健康成长的局面。
首先是工农业发展比例进一步失衡。1998-2002年农业增加值平均增长率为2.9%,工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率为9.2%,大体是1比3.17;2003年前三个季度,农业增加值增长率为2.8%,工业增加值增长率为16.8%,大体为1比6。
其次是轻重工业比例进一步失衡。过去5年中国工业增长又出现了重工业化趋势。1997年重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为51.0%,到2002年迅速上升为60.9%,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
[3]。者与50年代末期的大跃进很相象,1957年重工业比重为45.0%,到1959年陡然上升为58.5%,1960年又进一步上升为66.6%。
第三、投资与消费比例进一步失衡。从支出法GDP构成看,2000年最终消费率为61.1%,到2002年下降为58.2%,资本形成率由36.4%上升为39.4%。从国际比较看,根据世界银行提供的数据,2001年全世界总资本形成率(gross capital formation)平均为22%,其中低收入国家为20%,中等收入国家为24%,高收入国家为22%,而中国高达38%;全世界私人最终消费率(household final consumption expenditure)平均为58%,其中低收入国家为68%,中等收入国家为59%,高收入国家为61%,而中国仅为46%,这表明中国经济增长是靠投资驱动。双驱动投资与消费驱动,经济增长结果不能到来相应的消费增长,投资与消费在国民经济中比例出现与全球发展趋势相反的情形。
附:
专栏1. 温家宝总理提出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3年12月24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经济运行情况,研究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措施。 会议认为,当前经济形势总体上是好的。经济较快增长,效益继续提高,改革开放有序推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得到加强,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社会保持稳定,年初确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可以实现。同时,经济运行中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是投资规模偏大,部分行业盲目扩张、低水平重复建设未得到有效遏制,一些地区煤电油运供求矛盾突出等。对这些问题必须高度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会议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真正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工作部署和政策措施上来。要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切实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深化改革、调整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上来,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坚持从实际出发,按经济规律和科学规律办事,不要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增长速度,及时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防止经济大起大落。 会议指出,为了保持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当前必须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大对某些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行业的调控力度。采取经济、法律手段为主的综合措施,严格市场准入、严格控制用地、严格项目审贷。(二)加强经济运行调节,努力缓解煤电油运的瓶颈制约。在保证安全生产前提下,增加煤炭、电力供应,加强科学调度,切实保证居民生活和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需要。石油企业要合理安排生产。交通部门要搞好粮食和煤炭、化肥、成品油等重要物资运输。要建立健全煤电油运和大宗农产品监测预警和协调机制,并根据市场供求变化适时进行调控。保障供给,保持物价的合理水平。(三)加强农业特别是搞好粮食生产和流通。努力增加粮食播种面积,扩大良种补贴范围和规模,实施降低农业税率并向粮食主产区倾斜的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强越冬作物田间管理,搞好春季备耕生产,组织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并控制价格上涨。完善粮食市场调控机制。(四)确保元旦、春节期间市场供应。积极组织商品货源,开通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丰富城乡市场。加强市场价格监管,近期各地一律不得提高政府定价的公用事业、公益服务等价格。(五)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切实做好对城市困难群众、农村五保户和受灾群众的救济救灾工作,组织开展送温暖活动。继续抓好安全生产,防止重大事故发生。
(全文完) |
[1] 曾培炎:“关于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报告”,2003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