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国青:贫与富的度量
(50人论坛·北京)城市居民财产的基尼系数为0.51,而城市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2。这两个数字,显示出从财产分布方面看贫富差别比从收入方面看更要大得多最近公布了一项城市居民财产情况的抽样调查,显示城市户均财产近23万元。我们原来估计,去年底城乡居民私人财产总值约32万亿元(不包括住房装修和耐用消费品)。从城市家庭调查结果来看,这个估计偏低了一些,一个原因是对个人生产性净资产的估计太低。
根据该调查结果计算的城市居民财产的基尼系数为队引,而城币居民收入的基尼系数为0.32。基尼系数是度量收入或者财产分布情况的一项指标,它的值在0和1之间,越小意味着收入分布越平均,而越大意味着贫富差别越大。现在的 0.32和0.5两个数字,显示出从财产分布方面看贫富差别比从收入方面看更要大得多。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情况。
财产和收入的统计口径可能不一样。在财产统计中,住房是最大的一项,但是很多房子不是通过市场购买得到的。比如说,家庭从单位“购买”分配给自己的住房,所付价格远低于市场房价。在计算财产时,这套住房应按市值计算,而相应的收入和买房支出可能是另一些数字。所以,在遇到这些情况的时候,应当对收入和支出加以调整,加上相应的差价。但是,这样的情况对两个基尼系数的差别是否有影响或者有多大影响并不清楚。感觉上应当不很大,因为不同家庭住房和其它财产的比例应当差别不很大。
另一个要考虑的因素是储蓄率的差异。如果穷人和富人的储蓄率一样,那么财产的分布情况应当与收入的相对分布情况一样。大致上说,城市中等家庭的总财产相当于年收入的7倍左右(调整后收入)。如果不同家庭的储蓄率相同,财产与收入的倍数也应当相同。在这样的情况下,从收入方面看贫富差别和从财产方面看贫富差别是一样的。如果富人储蓄率高,那么富人的财产与收入的倍数就大一些,从而财产方面的贫富差别就比收入方面的贫富差别大。
富人储蓄率比穷人高是一个很有诱惑的假设,也是宏观经济学长期研究的一个问题。从统计看,“横截面数据”与“时间序列数据”给出的结果大不相同。在一个时点上考察一个社会或者一个地区的家庭收入和储蓄,结果通常是高收入家庭储蓄率较高。但是从动态过程来看,尤其是从一个国家的长时期看,储蓄率并不随收入提高而上升。国际比较的结果与时间序列的结果大致上是一样的。考虑到预期寿命的不同和“退休收入”等方面的复杂情况,穷国与富国的储蓄率并没有统计上的显著差别。事实上,美国近年来的个人储蓄率非常低,而中国却要高得多。
就~个家庭来说,在不同的时期收入也不同,大部分人在中年时期收入最高。另外还有不确定因素如就业状况的变化引起收入的波动。家庭通过储蓄来平滑消费,也导致了在收入较高时期储蓄率较高的结果。这样的情况和其他一些情况可能是导致横截面数据中富人储蓄率较高的重要原因。从这样的角度来解释问题,就是生命周期理论。按这个说法,富人和穷人一样,一生的消费大致上等于一生的收入,而富人和穷人都在相对收入高的时候多储蓄。
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高收入阶层低报收入和财产。家计调查的一个普遍问题是一些家庭不如实申报,尤其是在涉及非法收入时。这样的情况在各个国家都不同程度存在。就收入和财产两项比较来说,隐瞒收入可能更加容易,而住房和汽车这样的实物财产不太容易虚报。从隐瞒收入来源和税收等方面考虑,低报收入的动机也更强一些。确是这样的话,高收入家庭隐瞒的收入相对要大于隐瞒的财产,这显然会导致两个系数的差别,因此收入调查得到的基尼系数可能严重低估了贫富差别的程度。
银行存款实行实名制,抑制了通过在银行开假户头来隐藏财产的情况,但是隐藏金融财产和其他财产的情况仍然难以避免。所以财产的抽样调查也会低估贫富差别的实际程度。至于一些巨额的非法收入,可能更多是通过所谓洗钱来转移出境,这样连收入带财产都在统计中漏掉了,而这部分收入和财产可能对贫富差别有很大的贡献。
(财经杂志, 宋国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