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应邀专家
着力培育农民消费需求(2002.04.25)
作者:邱晓华    发布:2004-06-23    阅读:9555次   

着力培育农民消费需求

邱晓华

  (50人论坛·北京)近年来,消费需求相对不足的矛盾一直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口的大部分在农村。巨大的农村市场没有盘活,这是不是消费需求长期上不去的一个重要环节?记者日前就此问题采访了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
  邱晓华首先谈到,农村消费问题实际上是农民“买不起”问题。这个问题不是原来意义上农民的缺吃少穿,更多的是表现在收入增长慢,经济负担沉重,城乡差距悬殊。
  
  记者:统计表明,2000年农民人均货币收入只相当于1990年城镇居民的水平,整整落后10年。
  邱晓华:问题的严重性还在于,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还在日趋强化。从价格因素看,目前主要农产品国内市场价格已经高于国际价格,继续上调空间相对有限。在不提高生产效率的前提下,靠价格上调增加农民收入,在加入世贸后将变得更加困难。从发展非农产业看,目前国民经济正处于由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型阶段,且国际化趋势加快,对劳动者素质、生产技术和资本数量要求更高,而现有农村劳动力素质和资本积累状况与之相比存在很大差距。这种状况,势必影响农民进入有市场竞争力的非农产业领域。从进城从事劳务活动看,由于城镇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许多地方限制农民进城,加上城乡劳动力市场还不统一,城市劳务市场还没有完全开放,农民进城的难度也不小。
  
  记者: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邱晓华:我认为,农民增收缓慢导致“买不起”问题的直接表层原因是“农业弱,农村穷”,农民负担重,深层原因则是农村改革滞后。
  “农业弱”,不仅反映在农业的基础弱,更表现在生产的增长速度持续减缓,对农民增收的贡献逐步减弱。生产的减速,加上市场供求环境变化,农产品价格下跌,农产品卖难,势必带来农民务农收入的相应减速。
  “农村穷”,集中反映在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消费环境相对城镇而言太差。目前多数农村地区交通、通讯、能源、商业、医疗和文化体育设施依然落后,既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制约了生活水平的提高。
  农民负担重,是长期影响农民收入的一个“痼疾”。过去在旧体制下,更多表现为国家以工农产品价格的“剪刀差”形式从农民手上强制获取一部分积累基金,用于发展工业生产和城市经济。随着农产品价格的提高,“剪刀差”问题逐步弱化,但农民负担并没有因此而降低,除了各种农业税负外,各种收费、摊派负担接踵而至,且名目繁多,随意性大。目前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和维持、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开支、计划生育、城镇建设等费用大多数需要由农民来负担,成为农民头上的巨大经济压力。
  农村改革滞后,农民利益缺乏有效制度保障,是农民“买不起”的深层原因。农民收入增速递减的势头至今未能扭转过来,农村“货往哪里卖,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走”三个难题迟迟难以解决,除了受整个国民经济大环境的制约外,症结主要还在于目前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滞后,难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要求,农民收入增长和农业投入缺乏持续的动力机制。
  
  记者:农民“买不起”问题,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要有紧迫感,更需要作好持久战的准备,要标本兼治,多管齐下,综合治理。
  邱晓华:我认为当前必须要做好四个方面的工作:首先一点,继续深化改革,切实消除妨碍农民增收致富的体制性因素。如果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农村改革的第一次制度性飞跃,那么,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建立农民权利保障机制,实行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生产,就是农村改革的第二次制度性飞跃。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内,应当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着力解决农民权利缺位问题。我们应当抓住加入世贸的契机,还给农民一些最基本的权利。
  这其中加快户籍管理体制改革,开放城市劳务市场,是实现农民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当看到,逐步打破我国实行长达40多年的城乡分割的户籍管理制度坚冰,既有利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也有利于增加对农产品和工业制成品的消费需求,刺激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业发展,还有利于促进我国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加快国民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步伐,可以使我国农村改革突破传统的相互封闭的城乡关系,为农村经济在更为广阔的空间内进行生产要素的重组创造条件。对于很多农民来说,几亩土地只能解决温饱,不能让人致富。
  从当前形势看,实行户改也是条件具备,势在必行。一是农产品供求平衡,丰年有余,工业生产能力普遍过剩,能够满足农民进入城镇的各类商品需求。二是在农村中已经有大量从事非农产业的就业人数,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希望长期稳定地居住在城镇,享受现代城市文明。三是如果不及时改革现行的城乡分割体制,提高城镇化水平,将会受到更多现实成本因素的制约。另外,户改经过多年的试点,已经取得了比较成熟的经验,有利于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和展开。因此,应当抓紧由点到面的推进,由包括县级市市区在内的全部小城镇向中小城市和省会城市推进。
  第二点,就是要积极发展经济,切实拓宽农民收入来源。未来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是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发挥富余劳动力资源的作用,而这又有赖于经济的持续发展。现阶段促进中小企业和中小城镇的繁荣,是扩大生活在县域中的10余亿人的就业空间和收入来源的最现实途径。
  
  记者:发展中小企业和中小城镇,不仅是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更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所创造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必将为我国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续的增长动力。
  邱晓华:所以我们必须花更大的力量来研究中小企业和中小城镇的发展,尤其是要解决好对中小企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问题。今后应当继续大力发展为城市大工业配套、以农产品深加工为特点的乡镇企业,加快城乡经济的有机融合。在当前的市场竞争中,乡镇企业处于相对较弱的地位,各级政府必须继续扶持乡镇企业的发展,对乡镇企业不宜简单关闭了事,要积极引导。金融市场的改革方向,也应该满足乡镇企业的融资需求。
  
  记者:发展经济,农业的专业化、社会化水平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综观世界各国农业发展史,我们会发现农业并非必然就是一个弱势产业。在当今的美国、法国、荷兰、新西兰以及北欧诸国,农业都是同工业部门一样具有竞争力的重要产业。
  邱晓华:目前我国的农业还是小商品生产型农业,它与发达国家专业化、社会化的大规模商品农业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如何加快小商品型农业向专业化、社会化大规模商品农业的转变,就成为我国农业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要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发展专业化协作和社会化服务。比如现在正在积极推广的“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方式就很好。
  我要讲的第三点,是要抓紧调整经济结构,切实强化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农业是弱质产业,建立农业支持保护体系,保护农民利益,增加农民福利,是政府在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世界农业发展的历史经验。
  因此,需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适度向农业、农村倾斜。积极的财政政策应当进一步加大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力度。国家财政对农业的投入重点应是改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的基本条件和生态环境,大力支持劳动密集型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的发展。要运用财政补助、贴息、奖励等措施,引导工商业资金、信贷资金和外资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要重点支持农田水利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支持良种及新技术的研究、应用和推广,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市场体系和支持保护体系的完善,支持扶贫开发,支持农民培训。
  在调整利益分配格局的同时,应当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总结各地农业结构调整的经验,有三个方面需要关注:一是依托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二是大力搞活流通,促进产销衔接;三是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记者:在调整结构中,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应是关键一点。加入世贸,提升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迫在眉睫。这既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也是提高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低水平教育是影响农民收入的重要因素。
  邱晓华:最后一点,我想强调,大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切实拓展农村市场。目前我国农民的家用电器拥有量低,除收入因素外,农村基础设施十分落后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必须尽快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其内容包括农村电网、有线电视、自来水、农村道路等方面的建设。同时,要加快农村流通网络建设。当前农村市场的流通网络残缺不全,销售网络和服务网络很不完善,农民购物很不方便,影响农民购买力的实现。因此,一定要合理布局农村商业网点,构筑适应农村市场特点的流通网络,拓宽销售渠道,在县城和农村乡镇逐渐引入连锁经营、代理配送制、直供等新型营销方式,并且定期到农村进行产品促销宣传活动,增设家电、农机维修服务网点。
  再就是要改善金融服务,积极发展农村消费信贷。近年来农村信用社存贷差逐渐增大,大量资金流入城市,农民不得不依靠民间借贷,承受很高的利息,既阻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也制约了农村消费的增长。因此,银行应当从贷款方式、利率、期限等方面开发出适应农村特点的消费信贷品种。例如,对有较稳定收入来源的农户,可适当发放住宅贷款;农民子女上学,可以推出教育助学贷款;还可以在农村推广农业机械和家电的消费贷款。
总而言之,对农民问题用一句话概括起来就是:重视农民问题,理解农民疾苦,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农民权利,提高农民素质,减少农民数量,改善农村环境,发展农村经济。(《经济日报》 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