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观点 -> 论坛成员
灵活就业群体面临的困难和政策建议
作者:刘世锦 等    发布:2023-01-10    阅读:14319次   


 刘世锦等 中国经济时报 2023-01-09 16:20 发表于北京





核心观点



  建议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落实、做细各项稳就业举措,将救助政策、社保政策与就业政策衔接起来,加强对灵活就业群体和失业群体的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和民生兜底保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刘世锦 王子豪 姜淑佳




  灵活就业成为当前应对就业压力和解决就业难题的重要渠道,但行业间的结构性分化特征较为突出。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6-11月,全国16-24岁人口调查失业率持续下降,由高点的19.9%下降至17.1%,但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呈先降后升趋势,由低点的4.3%上升至5.0%。虽然青年人失业率连续下降,但青年群体的失业问题仍突出。对此,建议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进一步落实、做细各项稳就业举措,将救助政策、社保政策与就业政策衔接起来,加强对灵活就业群体和失业群体的动态监测预警机制和民生兜底保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当前灵活就业群体

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2022年6月末,课题组通过支付宝线上平台定向发放专题调研问卷,定期监测和分析灵活就业群体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回收的2.6万份有效问卷中,有工作的占比为79.3%,没有工作正在找工作的比例为14.1%,没有工作也不找工作的比例为6.6%。这三类群体分别对应的是就业群体、失业群体和非劳动力供给群体。

  灵活就业群体占全部就业样本的比例接近三成,其中多数从事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样本灵活就业人员以制造业、建筑业和生活性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传统产业从业者为主,近年来,新经济、新业态的发展带动了平台从业者(如外卖骑手和网约车司机)等新型灵活就业群体规模快速增长。传统行业从业者平均年龄相对较高,直播和在线客服等新兴行业则更为年轻化。

  灵活就业群体受教育水平偏低,工作时间偏长。与全职工作者相比,灵活就业群体大部分学历水平在高中/中专/职高及以下,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比例仅有19.9%,低于全职工作的52.3%。灵活就业的特点之一就是工作地点和时间选择的灵活性,但该群体工作时长要显著高于全职工作者。38.9%的灵活就业人员每周工作超过60小时,尤为明显的是接单提成模式的平台从业者。

  超过六成的灵活就业人员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但普遍存在就业不稳和社保不足的问题。由于灵活化的就业模式和非固定的劳动关系等特点,该群体缺乏稳定保障,受疫情冲击更容易陷入困境。在未来预期方面,灵活就业群体普遍希望在子女教育、父母赡养和医疗保障等方面得到改善。
  

灵活就业群体就业、

收入和消费景气指数变化分析



  课题组基于调研问卷数据,参照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编制方法,构造了反映灵活就业群体就业、收入和消费现状及预期的系列景气指数。指数以50%为荣枯分水线,数值越高代表有更多的灵活就业人员认为其所处行业的就业景气度在变好、收入状况在改善或消费支出在增加。

  作为对经济波动边际感受更为敏感的人群,灵活就业群体的就业状况在经济见底回升的过程中改善更加明显。大家普遍认为,“疫情冲击影响减弱”是就业形势和收入状况好转的主要原因,而消费支出增加更多是由于“物价上涨”。

  分行业看,灵活就业群体中,采矿业和建筑业人员的就业、收入和消费景气程度均处于较高水平,相比之下制造业和服务业仍处在恢复阶段,指数扩张程度较弱。不同职业间存在一定分化,企业管理人员、建筑工人、生产制造工人和平台从业者的景气程度更高,销售人员、财务人员和物流运输人员的景气程度相对较低。

  当然,疫情所带来的一系列不确定性仍然对消费者预期产生较强抑制作用。

加强灵活就业群体的政策建议



  短期内,应扩大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项目的给付面,提高社会保险可得性和领取方式的知情度。要把救助政策、社保政策与就业政策衔接起来,在保障和救助上该扩围的扩围,应保尽保、应兜尽兜,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

  中长期内,要加快推进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逐步将职业教育培训作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加以提供。继续推进并扩展义务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随人员流动可携带的政策,打通农村社保、医保和城镇社保、医保的衔接。全面加强职业教育培训,适应市场需求,促进劳动力市场供求有序衔接。鼓励各类技工院校、职业学校、就业训练中心等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鼓励企业对员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并在财税、信贷等方面有必要的激励措施。

  此外,应充分利用数字化平台和数字技术的优势,建立重点关注人群监测分析、岗位匹配、技能培训、电子认证等线上就业辅助机制。一是加强对灵活就业人群和失业人群的定期监测和预警分析,二是增加就业信息获取的广度和就业岗位匹配度,三是通过线上方式更为灵活和精准地开展技能培训,四是通过电子手段完整记录灵活就业人员碎片化的工作经历和工作技能。

  (作者单位:刘世锦,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王子豪,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姜淑佳,北京腾景大数据应用科技研究院)